6.探访古代文明
第一课时早期文明发祥地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多样文明多彩生活”,第6课“探访古代文明”话题一、话题二的内容。(2课时)(第六课“探访古代文明”中话题一是早期文明发祥地,话题二是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
本课是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内容。本单元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年版)》中“我们共同的世界”。第2条“比较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生活习俗,传统节日、服饰、建筑、饮食等状况,从不同的角度,尝试探究差异产生的原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第3条“初步了解一些人类的文化遗产,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本单元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人类早期文明的成就,形成尊重、欣赏人类文明的思想态度,培养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同时,本单元也旨在让学生感受人们生活自然环境的千差万别,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地区人们生活方式的多样性,进而认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尊重差异、平等相处的观念。
1.通过谈话交流、小组讨论等方式,运用地图和图表,说出古代早期文明发祥地位于大河流域。
2.通过讲故事、图片展示的方式,通过河姆渡、半坡文化遗址,会说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生活情况,写出古代中国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
3.通过情景模拟、合作的方式,交流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等文明古国的灿烂文化,能够说出各国成就,人类文明史是世界人民共同创造的。
1.找一找,在世界地图中找到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恒河流域、长江*河流域;用图表写出各大流域相对应的文明古国。(检测目标1的达成)
2.开展小小“考古学家”活动,能从“住、食、用”中选择一个话题,介绍给小组同学。(检测目标2的达成)
3.查资料,小组交流,说出各文明古国的医学、数学、建筑、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现。(检测目标3的达成)
学习逻辑顺序:总览早期文明发祥地——聚焦*河流域的半坡文化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感受早期文明发祥地创造的灿烂文化。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所以课前的准备是课堂交流的重要过程。学生通过了解早期文明发祥地,知道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位于大河流域,包括我国的文明发祥地在*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在文物故事的搜集过程中,无论是古埃及文明还是古印度,都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生通过交流文物故事,在故事中感悟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为此,确定以下教学方法。
1.教法:媒体辅助法、启发式、小组合作探究
2.学法:探究学习法、分析讨论法、比较归纳法
课前学习:
1.前置学习任务单:对古代早期文明进行了解.(指向目标1)
2.小调查: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课中学习
学习任务一:畅谈发祥地
(一)出示河姆渡人生活视频,揭示课题
1.河姆渡人,位于长江流域,,与位于*河流域的半坡人一样,早就开始了定居生活.他们的房屋如何建造的,使用什么工具,又是怎么生活的呢?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人类早期文明发祥地。
2.板书课题:早期文明发祥地
(二)看图发现规律。
1.观察“大河流域文明发祥地图”。说说:人类早期文明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请你在世界地图中找到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恒河流域、长江*河流域。
2.用图表写出各大流域相对应的文明古国。
文明古国文明发祥地
3.老师评价:各小组都能快速找到古代文明古国及对应的文明发祥地,文明源自野蛮,最开始的文明都是直接从原始社会产生的。
学习任务二:小小“考古学家”
(一)教师:*河和长江是我国最主要的两条河流。被称为“母亲河”,我们的祖先在河两岸居住。
1.阅读课本45页图文材料。
2.想象与思考:在中国历史上,位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距今约年和位于*河流域的半坡人(距今约年。)早期开始了定居生活。他们的房屋是如何建造的,他们使用什么样的工具,他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3.考古发现:课前我们布置了探究任务,各小组收集了更多的资料,从住、食、用等方面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话题,尝试去做个小小“考古学家”吧。
(二)开展小小“考古学家”活动,你能从“住、食、用”中选择一个话题,介绍给小组同学吗?
1.小组交流,派代表上台为全班同学进行介绍。
2.学生互评:资料搜集是否充分,阐述是否条理清晰等。
学习任务三:查资料,我最行!
1.查资料,小组交流你能说出各文明古国的医学、数学、建筑、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现吗?
2.小组交流:医学、数学、建筑、文化、艺术等方面的贡献。
3.比一比:你还有哪些发现?
我发现这些早期文明区域都有文字的出现,他们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4.教师汇总发言内容并进行补充。
5.课件出示:甲骨文图片。
除了中国的甲骨文,其它的古文明也有他们相应的文字,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出示课件:楔形文字和象形文字图片资料。
古代中国的甲骨文
文字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6.讨论交流:哪一种是楔形文字,哪一种是象形文字,并说说为什么?
楔形文字写法简单,表达直观;而象形文字是一种以图像表达意思的文字。
四、小结
人类的文明史是由世界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华文明为世界做出了很大贡献,我们要珍视祖国和世界的历史与文化。
一、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人类的文明史是由中国人民创造的。()
2.*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3.文明古国创造的文明只有文字。()
二、填空
1.早期文明都位于()流域。
2.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灿烂的()和勤芳智慧的()。
3.()流域和()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样地。
三、简答题
文明古国创造的灿烂文化有何意义?
1.谈谈这节课的学习收获?
6.探访古代文明
第二课时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多样文明多彩生活”,第6课“探访古代文明”话题一、话题二的内容。(2课时)(第六课“探访古代文明”中话题一是早期文明发祥地,话题二是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
本课是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内容。本单元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年版)》中“我们共同的世界”。第2条“比较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生活习俗,传统节日、服饰、建筑、饮食等状况,从不同的角度,尝试探究差异产生的原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第3条“初步了解一些人类的文化遗产,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本单元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人类早期文明的成就,形成尊重、欣赏人类文明的思想态度,培养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同时,本单元也旨在让学生感受人们生活自然环境的千差万别,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地区人们生活方式的多样性,进而认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尊重差异、平等相处的观念。
1.通过搜集资料和交流,了解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在世界的地位以及对世界文化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2.通过分享交流,感知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宝藏,勇于探索未知奥妙。
1.殷墟对于中国和世界有哪些重要贡献?(检测目标1的达成)
2.知道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有哪些?(检测目标2的达成)
学习逻辑顺序:感受震惊世界的中国文化遗产的魅力——探究文明古国留下的众多宝贵文化遗产——认识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所以课前的准备是课堂交流的重要过程。学生通过了解早期文明发祥地,知道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位于大河流域,包括我国的文明发祥地在*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在文物故事的搜集过程中,无论是古埃及文明还是古印度,都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生通过交流文物故事,在故事中感悟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为此,确定以下教学方法。
1.教法:媒体辅助法、启发式、小组合作探究
2.学法:探究学习法、分析讨论法、比较归纳法
课前学习:
1.前置学习任务单:搜集中国和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指向目标1、2)
2.小调查: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课中学习
一、图片激趣引入
1.观看老师本人曾经旅游过的一些文化遗产地的照片。
2.老师介绍。
3.说说你去过哪些世界文化遗产。
4.生:自由表达
5.师揭示课题: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
二、新知探究
学习任务一:历史文化百科讲堂
1.观看视频《一分钟了解中国世界遗产》
2.出示数据明确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地位。
中国世界遗产总数,世界第一!
3.小组探究:为什么中国世界遗产总数会居于世界第一?如果仅仅因为我们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话,那么为什么其他三个文明古国为什么没有这么大成就呢?
(中国大河文明历史悠久、地大物博自然遗产丰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学习任务二:探秘《三千年前的帝都——殷墟》
1.课件展示殷墟遗址的世界地位和考古价值。
师:下面我们通过一视频深入了解——殷墟遗址
2.观看视频再次解读——殷墟遗址
3.深入学习殷墟“甲骨文”“青铜器”两大宝藏
(1)课件展示甲骨文图片并解释甲骨文的含义。
(2)欣赏甲骨文字,说一说对甲骨文的认识。
(3)课件展示甲骨文发现的历史意义。
(4)课件展示青铜器图片并进行讲述。
师小结:“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这是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郭沫若对殷墟的评价。可见殷墟遗址重要的考古研究价值,那么我国还有哪些震惊世界的文化遗产呢?
学习任务三:我是小导游
以“我是小导游”展开活动,通过小组自学向同学们简述中国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1.将学生分为四组进行自主学习活动,分别向它们发放《故宫》《敦煌莫高窟》《秦始皇王陵》《长城》等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学习资料。
2.由小组代表以导游身份结合课件进行展示和讲述。
3.同学们:想一想除了老师跟大家准备的学习资料外,你还知道哪些闻明世界的中国文化遗产。
师:在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中,中国的文化遗产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世界历史文化的研究起到了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过渡:在距今年前的尼罗河畔也出现一个文明古国,同学们还记得是哪个国家?(古埃及)那么你知道这个国家最著名历史标志吗?(金字塔)
学习任务四:聆听金字塔的神秘传说
1.课件展示金字塔图片并欣赏
2.介绍“金字塔”“法老”“胡夫”
金字塔:古埃及国王的坟墓。
法老:古埃及国王的尊称也是一个神秘的名字,意为“大房屋”
胡夫:全名胡尼胡夫,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位法老,希腊人称他为奇阿普斯,是埃及历史上最残暴的一位法老,埃及最著名的胡夫金字塔便是他用10万奴隶花了20年时间建造的。
3.视频学习——埃及金字塔
4.展示关于金字塔的各种神秘传说。(不给于解答,只为了调动同学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秘欲望)
师: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四大文明古国的存在,然而这四大文明古国都有着自己代表性建筑,分别是什么呢?
课件展示并介绍——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瑰宝
(1)中国——故宫
(2)古巴比伦——空中花园
(3)古印度——石窟
(4)古埃及——金字塔
总结:中华文明的延续传承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保护文化遗产,传播博大精深。(让学生明确对于文化遗产要注意传承和保护)
1.和家人一起观看世界文化遗产相关的电视节目,谈谈彼此的感受。
2.对于世界文化遗产你有什么自己的想法?
1.谈谈这节课的学习收获?
2.除了前面提到的古代文明成就外,你还知道哪些古代文明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