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民族知识常识
TUhjnbcbe - 2023/4/25 18:44:00
                            

民族知识常识

1.什么是民族?

答: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2.我国民族识别的依据主要是什么?

答:民族特征和民族意愿。

3.我国有多少个民族?除汉族外,为什么把其他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答:我国有56个民族,由于汉族人口众多,占全国总人口的91%以上,所以习惯上把其他55个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4.截止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数是多少?占全国人口的比例是多少?

答:人,占8.49%。

5.我国人口最多和最少的少数民族分别是哪两个?

答: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最少的是珞巴族。

6.中国民族最多的是哪个省?哪个少数民族分布最广?

答:民族最多的是云南省,回族是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

7.什么是人口较少民族?总人口多少?

答:在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在10万人以下的民族有22个,统称为人口较少民族,总人口63万人。

8.我国人口在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多少个?

答:我国人口在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有18个,分别是蒙古族、回族、壮族、维吾尔族、藏族、苗族、彝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

9.什么是民族风俗习惯?

答:是指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相沿久积而形成的喜好、风尚、习俗和禁忌等,它表现在饮食、服饰、居住、婚姻、生育、丧葬、节庆、娱乐、礼节、生产等方面。

10.我国的少数民族有哪些特点?

答:(1)少数民族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2)各民族分布大杂居、小聚居:(3)各民族历史悠久,有不同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4)宗教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有比较广泛和深刻的影响。

11.民族团结进步四项教育是指哪些?

答:是指民族法律法规、民族*策、民族理论、民族知识的教育。

12.公民的民族成份是怎么确定和变更的?

答:公安部门在办理新增人口户口登记时,应当根据新增人口父母的民族成份,确认其民族成份。新增人口的父母民族成份不相同的,应当根据其父母共同签署的民族成份填报申请书予以确认并登记。公民民族成份经确认登记后,一般不得变更。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申请变更其民族成份一次。(一)父母婚姻关系发生变化,其民族成份与直接抚养的一方不同的;(二)父母婚姻关系发生变化,其民族成份与继父(母)的民族成份不同的;(三)其民族成份与养父(母)的民族成份不同的。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在其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的两年内,可以依据其父或者其母的民族成份申请变更一次。现执行的文件是《中国公民民族成份登记管理办法》(国家民委、公安部()2号令)。民族成份变更受理机关是公民户口所在地的民族工作部门。

13.中央*府和地方*府中有哪些主管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的规定,在中央*府设有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在地方各级人民*府中也设有民族事务委员会或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此外,国务院有关部委还建立了相应的机构,如国家教委设有民族教育司、文化部设有民族文化司等。

14.《民族乡行*工作条例》中对民族乡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是怎么规定的?民族乡人民*府在本行*区域各族人民中进行什么样的教育?不断巩固和发展什么民族关系?

答:少数民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30%以上的乡,可以按照规定申请设立民族乡,特殊情况的,可以略低于这个比例。民族乡人民*府在本行*区域各族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策、民族团结的教育,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15.目前,全国共有多少个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旗)?我国最早成立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分别是哪个?哪个自治区的地域面积最大?

答:目前,全国共有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个自治县(旗);最早成立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维吾尔自治区地域面积最大。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于哪年?

答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施行。

17.我国省级建制的五个自治区是以哪五个民族命名的?

答:回族、藏族、壮族、维吾尔族和蒙古族。

18.什么叫民族聚居区?

答:少数民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叫民族聚居区。如西藏、内蒙古、*、广西、宁夏、云南、贵州、青海等省区,都是我国比较大的民族聚居区。

19.什么叫民族散杂居区?

答: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民族交错居住的地区叫民族杂居区。在我国,由于各民族人民长期友好往来,共同发展,使各民族交错杂居在一起,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和交错居住的局面。

20.民族同化与民族融合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答:民族同化是部分或个别民族的消失,民族融合是所有民族的消失。民族同化是单方面的变化,民族融合则是互相转化的。

21.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一般特点是什么?

答:(1)地广人稀,人口密度小。

(2)多数位于边疆地区或靠近边疆地区。在中国漫长的2.2万公里的陆地边境线上,几乎都居住着少数民族。

(3)由于历史上多次的民族迁徙、屯田、移民戍边、朝代更迭等原因,各少数民族地区都有相当数量的汉族居住。

(4)地大物博。民族地区不仅地域辽阔,而且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森林资源占全国的51%;草原面积占全国的94%;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52.5%;矿产资源种类齐全,蕴藏量较大,有许多种居全国之首;经济作物,品种丰富,如橡胶、胡椒、咖啡、甘蔗、剑麻、香蕉、长绒棉、甜菜、烟草、茶叶、油菜籽等,都是民族地区的优势产品。此外,我国的珍禽异兽,名贵药材也大都产于民族地区。

22.什么是“清真食品”?

答:清真食品是指按照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我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10个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屠宰、加工、制作的符合清真要求的饮食产品。

23.清真食品的“四专”是什么?

答:指的是生产、销售清真食品的专用运输车辆、专用计量器具、储藏容器和加工(储存、销售)的专用场地应当保证专用,不得运送、称量、存放清真禁忌食品或者物品。

24.人民币主币上除汉文外,使用了哪几种少数民族文字?

答:4种,分别是蒙文、藏文、维吾尔文和壮文。

25.《阿凡提的故事》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民间故事?《孔雀舞》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民间舞蹈?

答:维吾尔族;傣族。

26.我国第一位登上珠峰的女登山运动员潘多是哪个民族的人?传说中的少数民族民间歌手刘三姐被誉为哪个民族人民的“歌仙”?

答:藏族;壮族。

27.中国三大名锦之一的“西兰卡普”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传统工艺?

答:土家族。

28.哪个民族被称为“马背民族”和“游牧民族”?

答:蒙古族。

29.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1)民族是个历史范畴,有它自身形成、发展到消亡的客观规律;

(2)民族和阶级是两个不同的社会历史现象,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是两种性质不同的问题;

(3)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只有在社会总问题解决进程中,才能得到解决;

(4)各民族平等的联合,反对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

30.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本*策是什么?

答: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本*策。

31.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答:新时代的民族工作必须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重大任务。

32.*章对*在民族工作方面上的任务是怎样规定的?

答:中国共产*维护和发展国内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积极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全面贯彻*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团结信教群众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33.*和国家民族*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1)坚持民族平等和维护民族团结;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3)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

(4)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5)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6)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

34.*和国家根据国情制定的民族*策主要有哪些?

答:(1)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策;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策;

(3)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速发展经济文化的*策;

(4)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策;

(5)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策;

(6)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策;

(7)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的*策;

(8)同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建立统一战线的*策;

(9)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民主改革的*策;

(10)民族识别*策;

(11)少数民族婚姻与人口*策。

35.我县共有几个世居民族?分别是哪些?

答:我县共有9个世居民族。分别是傈僳族、藏族、彝族、怒族、独龙族、普米族、白族、纳西族、汉族。

36.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成立于哪年?

答:成立于年6月。

37.维西县的自治机关驻地是在哪里?全县辖几个乡镇?

答:自治机关驻地保和镇,全县辖7乡3镇(保和镇、塔城镇、叶枝镇、永春乡、攀天阁乡、维登乡、中路乡、白济汛乡、康普乡、巴迪乡)。

38.每年的几月几日为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成立纪念日?全县干部职工放假几天?

答:每年10月13日为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成立纪念日,全县干部职工放假1天。

39.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各民族传统节日有哪些?

答: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傈僳族传统节日有阔时节、二月八(阿尼亥几)、端午节(念慈汁朵)、火把节(赛额)等,阔时节较为隆重,在每年的12月20-22日,全县干部职工放假3天;汉族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二月八、清明节、端午节、七月半、中秋节等;纳西族传统节日有春节、二月八、清明节、“色恩”等;藏族传统节日有藏历新年、春节、转山节、赛马节等;彝族传统节日有火把节、二月八、三月三等;普米族传统节日有吾昔节等。

40.我县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有哪些?分别是在什么时候?

答:我县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有傈僳族“阿尺木刮”和迪庆热巴(塔城热巴舞),分别是在年5月和年。

41.我县什么地方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答:我县康普乡岔枝村寿国寺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2.我县拥有几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答:目前,我县拥有3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分别是在年被评为“阿尺木刮”传承人的熊自义;年12月被评为“格萨尔王”传承人的和明远;年5月被评为“阿尺木刮”传承人的李碧清。

43.我县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和被评为“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的分别是哪里?

答:分别是叶枝镇同乐傈僳族村寨和叶枝村;叶枝镇,是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

转载自《维西县民宗局》

在看

1
查看完整版本: 民族知识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