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国美食溯源,古人的美食智慧,你了解多少
TUhjnbcbe - 2023/4/15 18:02:00

说到吃,中国美食无疑算得上世界之最。从饮食范围的广再到饮食的精,无一不讲究到极至。我国的饮食文化之所以如此丰富,和中国饮食发展历史密不可分。从《诗经》的“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到《论语》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都可以体现出我国美食的发展渊源。

01食物烹饪方法,从火候到调味,无一不体现出古人对吃的讲究。

你认为古人很落后,其实你低估了古人智慧,你看一下古人的烹饪方法就知道了。

古时候的烹饪方法要从饪开始,然后有割与烹、炙、蒸馏、脍等等。

饪是古人把生食煮成熟食的一种说法,熟而不过称着“饪”。从《礼记.文王世子》和《论语.乡*》有“失饪”之说看,那时候对食物煮熟的程度就有了精准的把握。《论语》有“失饪不食”,也就是说,火候没把握好,过生和过熟都不吃。不但如此,在公元前八九世纪,便有将食物进行精细的切割然后进行烹调讲究。

从《周礼.天宫.内饔(yōng)》所说“掌玉及后,世子膳羞之割烹煎和之事。”更可以看出,不但是烹饪,还有割,割就是分解,也就是现在的切。即把宰杀的牲畜按部位一一分解,然后再细切成达到可以烹饪的要求。

《史记》有载孔子“鱼馁、肉败、割不正,不食”。鱼臭了,肉坏了不吃可以理解,肉切得不正也不吃,可见当时对刀功的要求有着很高的标准。

烹饪肉的时候要讲究火候。先是大火煮是沸,反复几次,直至腍熟,再用文火煎煨,直至肉烂熟。剩下就是“和之事”,即调味,用甘酸辛苦咸调成符合口味的调料,然后才食用。对美味的追求从古至今,都是我们值得倾心的事。

说到炙,《礼记.礼运》有“以炮以燔,以亨(烹)以炙,以为醴(li)酪。”“炙,贯之火上也”,就是把食物近火烧烤而熟之。“炮”从“包”得名,用泥包而烤之。《说文.十上.火部》:“炮,毛炙肉也”,也就是说还有连毛一起包在泥里的烤肉。闻一闻,是不是感受到了最原汁原味的肉香?“燔”却是“加之于火上也”,不但要烤熟,还要烤干,就是我们现在的肉干。

蒸菜在我们的生活中已是家常便饭,这种方法也始于两千多年前。《说文解字.火部》释为“烝,火气上行也”,《尔雅》注和《诗经》释文说“一蒸为饙(fen),再蒸为馏”。《齐民要术》称馏为“均熟”,可见馏比烹要熟得更浑厚,也更彻底。利用水蒸气熟食,这需要有物理学知识,不得不为我们先人们的智慧点个赞。

脍(kuài),《释名》有“细切猪、羊、马肉使如脍”,脍需要把肉切细,并且肥瘦要分开。鲁智深要求镇关西切肉,瘦里不得一点肥,肥里不得一点瘦,虽是鲁智深为难镇关西,但说明的确有这种精细的吃法。并有《礼记.内则》记有更进一步的吃法:“脍,春用葱,秋用芥”,不同季节的脍菜的配料都有不同的讲究。

了解了古人美食的烹饪方法,是不是全是既视感,熟悉感?这就对了。我们现在烹饪技术虽然很先进,却基本是几千年前的烹饪方法的延伸和发展。不管是现代人还是古人,对美食的追求同样热情而执着。

02古人对于味道的追求,调味料的发明

中国古人制作美食的方法历史悠久,对味的追求也同样源远流长。中国有个成语叫五味具全,这五味就是酸甜苦辣咸。

在古代,把甜称为甘。“酸”和“辣”是从酒中体会出来,“咸”和“苦”是从盐中体会出来,这两组味道都具有刺激性,只在甜不带任何刺激,和其他两组味道相对立。

《春秋繁露》说:“甘者,五味之本也。《庄子.外物》说:“口彻为甘”。《淮南子.原道》说:“味者,甘立而五味亭矣”。意思是说其他四味经调和都会让口有刺激感,但只要用甘来调和,味道才会达到顺和,让人品尝出舒适的口感。

甘的味道能平和五味,在那时候就相当于现在的味精的作用。其实就是现在,甜的仍有味精的作用,只不过人们已习惯用味精罢了。

除了以上五味,还有葱和豉。葱在那时作为调味,也作药用,其辛辣本性被古人排在荤菜之列。

豉就是豆豉(chi),汉代以前就有豉,并且还能取豉汁,也就是现在的酱油。《齐民要术》说,作豉必室中温暖。也就是说,需要经过一定温度进行发酵,豆才能变为豉,这种方法沿用至今。那时候的豉往往和盐并提,是主要的调味料,可见应用范围之广。

03美食的主角,食材的革命。

虽然古代的食材没有现在丰富,但也不少,并且古代人吃东西不像现在的我们那么霸吃,而是讲究食物的食性,以及食材之间合理的搭配。

夏商周三代之前,米已有粗细之分。粗米古代称着“粝”,有《韩非子》“孙叔敖为令尹,粝饭,菜羹,枯鱼之膳”,说明孙叔敖节俭。粝米和现在的糙米是一个意思。我国很早就有黍(小米)、稷(高梁)、稻(大米)、麦之类的主粮。

《周书》就有“*帝始蒸谷为饭”,说明*帝时代谷已经作为主食而存在了。战国时代,人们已经可将粮食做成干粮,以便于携带。做成粥,便于老弱食用。为了提高食物的档次,把肉和米混煮做成羹。《左传》说:“大羹不致,昭其俭也。”其大羹就是我们现在的肉粥,在当时算是很高档的美食。

作为农耕民族,麦和稻是同等重要的粮食。对于面食的制作,可以追溯近三千年的历史。《周礼.天宫.醢人》记载,在祭祀时,除了畜肉海味菜蔬,还有一种就是“酏(yǐ)食糁食”,酏食就是发面饼。那时候的人已经知道用“起子”和“酵头”把面发酵后再做成饼。中国古人是不是太聪明了?

同样有记载的食用性肉类,多不胜数,如牛羊马猪鹅蟹蚌的食用性在很早文献里有所记载。且古人对食材的食性也早有研究并用于实践,以达到“和”的目的。

“和”其实就是和谐平衡之意。《左传.昭公二十年》里的晏子说:“和如羹焉。水、火、酰、醢(hǎi)、盐、梅以烹鱼肉。燀(chǎn)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也就是说,五味经合适的比例进行调和,让各种味道取长补短,调出适中的味道为止。这种调和的料还可以去掉食物腥臊之味,以达到一个最佳口感。

中国古人不但讲究食物的美味,更讲究食物的健康搭配。

从季节与食物的适应性到食物与食物的适应性搭配,都讲究以平衡为主,以和谐为美。《周礼.天宫.冢宰》所说:“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这是季节与食物的调和与平衡。该文献还记载了五谷与肉类的调和,有“牛宜稌(tu,指糯稻),羊宜黍,豕宜稷,犬宜梁,鸟宜麦,鱼宜苽”。这是荤素的搭配。那时候中国古人已经知道食物的相生与相克,要想身体健康,需要膳食平衡的道理。

对于吃不完又无法保存的肉类,古人同样找到了很好的保存方法。早在周代就有了脯腊,即干肉和腊肉。这些干肉和腊肉是由牲畜的肉类和打猎来的野味制作而成。吃野味的习惯古而有之。那是在中国成为农耕社会之前游猎社会残留的习惯,也是生存所迫。

《周礼.天官.腊人》:“腊人掌于肉,凡田兽豚之脯腊朊胖之事,凡祭祀,共豆脯荐脯朊胖凡腊物。宾客,丧纪共脯腊,凡干肉之事。”可见那时候不管是祭祀还是平常食用,腊肉已经登上了美食舞台。

04有了吃的,还要喝的,酒是中国人从身体到灵*的挚爱。

从帝王到平民,从文盲到文豪,无一不对酒钟爱有佳。没有记载酒的文献,不说没有,但少之又少。从《论语》到《左传》到《史记》到《北齐书》,从酒性到酒品到酒量,无一不有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史几乎是酒的演绎史。李白作为酒仙,狂放之作皆源于酒。李清照的愁绪里,也全是酒的味道。有《醉仙图记》:“凡醉有所宜,醉花宜昼,袭其光也;醉雪宜夜,消其洁也;醉楼宜暑,资其清也;醉水宜秋,泛其爽也。”可见酒对人类灵*作了怎样的建树!

至于酒的起源,都无法追溯,关于酒的记载,都是丰富多彩的传说。

05悠久的历史,从吃饱到吃好,吃出了独有的民族性。

食色性也,吃和对美的追求都是人的本性。从中国古人对食的“和”的讲究,可以看出中国人性情的端倪。中国人历来就以敦厚温和,谦逊内敛,作为做人的处事原则。食物以和为甘,做事以和为贵。所以,到现在中国人的性格基调即荣格说的“原始意象”仍以敦厚和和为主。

这种敦厚经常被张扬的西方人鄙视,因为这种敦厚温和的性格和软弱类似。看似很好欺负,但真到关键时刻,这种敦厚爆发的巨大能量,往往会吓坏很多人。就如病猫突然跳出来,等有人看明白却发现是一只凶猛的老虎时,其震憾力也会让许多狂妄之人相当的不适应。

但是现在很多人,基本都不太会去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美食溯源,古人的美食智慧,你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