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中国小朋友的午饭在国外受追捧,看到孩子被
TUhjnbcbe - 2023/4/11 8:22:00

文丨福果妈妈

短视频平台的兴起,让很多人都能在上面用视频形式分享自己的生活,尤其是一些有着特殊经历的人,比如在国外生活的人,他们在那边的生活模式,中外一些非常有趣的文化差异,都让国内的人们很感兴趣。

最近手机上经常可以刷到一些居住在国外的中国爸妈,他们用自己的视角记录了好玩儿的事儿。

一些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洲生活的父母,都提到一个点,就是他们给孩子带的便当,和当地小朋友中午吃的便当非常不同。

其他小朋友带的都是各种各样的三明治,而中国孩子的午餐就丰富多了,很多菜都是色香味俱全的,勾引出了其他小朋友的馋虫。

有位在澳洲生活的老爸分享说了给孩子做的一道土豆炖排骨,认真的说:“大家要相信,太好吃的东西我都不好意思让他往幼儿园带,主要是怕他们欣赏不了,就现在这些基本款已经把他们肚子里的馋虫勾出来了。”

这位爸爸还分享了一下孩子幼儿园吃午餐那个好玩儿的场景,每个小朋友拿出饭盒之后原地坐一圈,第一件事就是眼巴巴的看着他家孩子今天吃的啥,再低头看看自己饭盒里形状不同味道相同的三明治。

不过,大家都只能给吃自己碗里的,不能蹭吃蹭喝,因为外国小朋友们过敏的比较多,所以孩子们的午餐是不能分享的。

果然,这又是一个中国美食征服世界人民的故事,作为中国爸妈,内心应该老骄傲了吧!

给孩子制定食谱,根据季节和孩子的身体情况定下要要做的菜,每天到菜市场挑选食材,回来再做各种准备,第二天早上起那么早给孩子做早饭午饭,毕竟每道好吃的菜背后全是功夫。最后再精心给孩子打包,这些付出,都是为了孩子的一日三餐能够吃的健康,吃的开心。

而每天吃三明治土豆泥的小朋友,却享受不到这些丰富的美食,听说其他小朋友都很羡慕我们的美食,作为中国人,作为妈妈,怎么会不开心呢。

不过,在另一个博主那里,她用另一种视角解读这个现象。

一位居住在伦敦的中国妈妈,从她婆婆身上发现了中外教育观念之间的差异。

在中国父母的观念中,家里的好东西应该是优先提供给孩子的,为了让孩子吃得营养健康美味,大人需要全心全意的去给孩子准备一日三餐,这才是一个合格的父母。

但是在英国却不是这样。

即使妈妈是全职主妇,也没有义务早上起来给上学的孩子准备早餐和午餐,孩子们都是需要自己给自己找吃的,然后带带学校去,中午吃冷的三明治和沙拉,而且没有人觉得这不对。

父母带着孩子去餐厅吃饭,也只会给孩子点一些汉堡,薯条,土豆泥,而大人在一边吃着牛排喝着红酒,因为他们认为,小孩子的味蕾品味不了这些美食,给他们吃也是浪费。

对中国父母来说,让孩子吃凉的食物,这简直就是在把孩子往每天拉肚子的方向上培养,而且中餐中美食那么多,每天只让孩子吃一些快餐,孩子也太惨了……

英国父母这种带娃方式,真的很省力。

做饭的时间直接可以减少到忽略不计,孩子什么都能自己干,自己偶尔烤一点小蛋糕孩子就感到很幸福了,一个人带三五个娃不成问题。

这就是不同地区人民文化之间的差异。

当然,不同国家有不同国家的饮食文化和教育方式,而且因为这份不同,有的孩子遇到的是称赞和包容,但有的孩子也会遇到不理解和排斥。

美剧叫做《初来乍到》讲的就是一个华人家庭在美国生活的故事,反应的就是华裔家庭在美国感受到的文化冲突。

妈妈给孩子带到学校的食物,遭到的就是同学们的嘲笑,而不是追捧,这让孩子开始感到自卑,他开始瞒着妈妈,不希望妈妈给自己带家里做的饭。当然,复杂的文化冲突问题,在经过一些戏剧性的情节之后,得到了妥善的处理,父母和孩子都都更成熟了。

当然,在网上分享自己国外生活的宝爸宝妈们,也只是分享自己能看到体验到的事情,不能代表全貌,大家理智成熟围观一下就可以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小朋友的午饭在国外受追捧,看到孩子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