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国湖南乃至南方历史的探讨
TUhjnbcbe - 2023/4/8 9:55:00
罗地信期绣(长沙马王堆)

一、凯撒大帝爱绣品的故事

两千多年前的古罗马,凯撒大帝曾经对一种有着精美花纹的丝织品如醉如痴,这些美丽的织物让庞大的罗马帝国无数的贵族都为之目眩神迷,它们产自一个遥远的东方国度-----中国。久负盛名的中国丝绸通过丝绸之路,传到遥远的欧洲,给西方人带去了美丽、尊贵与荣耀。而那些有着精巧花纹的丝织物,洋溢着中国对那个年代的中国织绣人的种种遐想和敬意。

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古罗马的精美绝伦的丝织绣品,它发源于中国的何地呢?

长沙马王堆汉墓

二、长沙楚、汉墓遗址的诉说

年,在长沙烈士公园楚国木椁墓中出土了两件绣花绢残片,刺着一对活灵活现的游龙惊凤,其图案之精美,绣工针法之细腻,证明早在多年前,湖南地方刺绣就已有一定的发展。

年,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发掘让人们领略了中国古代织绣工艺无与伦比的精湛技艺。考古发现,墓主人辛追夫人是一位讲究穿着打扮的贵妇,她的随葬品中共有多件丝织品和衣物,丝绸、剌绣、织锦应有尽有,人们甚至把它称作"古老的时装秀"。它充分显示了远在2多年前的西汉时代的湖南刺绣艺术的成就。

从凯撒大帝爱绣品故事所发生的时空中,我们可以推理丝绣品来源于中国的南方地域,而湖南长沙是其中之一。

而这些色彩悦目,图案绚丽,构思巧夺天工的织绣品,又是怎样传承和流布下来的?

我们从汉、春秋时代继续上溯,就鲜有刺绣的实物和记载了。这时,只能从湖湘文化的角度来追寻织绣的踪迹了。

三、高庙和城头山文化遗存

高庙遗址

1、高庙文化

在湖南西部洪江市高庙文化遗址上,出土了大量工艺精美的陶器和宗教祭祀艺术品,其中陶器表面大都绘着类似兽面、太阳和神鸟的结合体,这些神秘的组合图案,诠释了年前中国古老纹饰的起源,是中国史前人类人文精神的精髓和聪明才智的汇聚。

城头山遗址

2、城头山文化

位于湖南澧县的城头山古文化遗址,是中国南方史前大溪文化至石家河文化时期的遗址。

城头山古文化遗址代表了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古文明的发展高度。对研究人类文明的起源,早期城池的建立以及阶级、国家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并改写了中国史前史。

两个遗址中虽然没有织绣实物,但我们可以从古老的文物中窥豹一斑,研究和探索出当时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与织绣文化紧密相联,且深深地植根于这些文化之中。

从两个遗址出土的文物中,我们又产生了新的念想,这些发生在----年前的远古时期的文明典故,又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原或其它地域传过来的?还是什么其它原因?但至今还没有这方面的推论和文字记载。

带着这些疑问,看能否从下面的故事中找到些许答案。

四、盘古与神农氏的传说

盘古

1、盘古就在沅陵

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之气也。此气化为开天辟地之人,即为盘古。化为主持天界之祖,即为元始。《历神仙通鉴》卷一。

中华民族的始祖盘古氏,被道家尊称为"元始天尊"。而湘西沅陵名字的由来,即与此称谓密切相关。前几年,沅陵还发现旧石器时代人类洞穴遗址-----盘古洞。洞内有一巨大的石锁和很多人工雕凿的生活用具,一张石床上有一钟乳石柱,高有数丈。专家推测,象这种大型钟乳石柱,其形成时间应该在一万年以上。

唐袁天刚《真源赋》言:"谓元始应世,万八千年为一甲子,荆湖南以北今以每年十月十六日为盘古氏生日,以候月之阴暗,方其显化之所宜,有以也。”

周游《开辟衍绎》附录《乱仙天地判说》云:"天人诞降大圣,日浑敦氏,即盘古氏,龙首人身,神灵,一日九变,一万八千岁为一甲子,荆湖南以十月十六日为生辰。有初地皇氏,初人皇氏。"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我国著名历史、民俗学家何光岳教授说:"盘古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它就在沅陵,这是谁也争不去的。"

宋代的《溪蛮丛笑》记载:"五溪之蛮,盘古种也,居落区分,各既随异,沅其故壤。"

《宋书》、《太平寰宇记》等众多古籍文献,也记载我国南方的人口,都是盘古的后代,他们的祖先都是从沅陵迁去的,这充分说明,沅陵的盘古,就是开天辟地的盘古。

沅陵民间传说盘古葬于当地,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座帝陵所在地,所以沅陵最早应为"元陵",意为一座陵墓。其次,年10月,考古人员在沅陵县境内,发现一枚官印----"元陵",由此,不少学者认为,沅陵之名源自"元陵"。后来,由于这里溪河纵横,就在元字边加了三点水,改为"沅陵",地方特色也就鲜明了。

盘古的传说在沅陵当地百姓日常生活中也一直留有很多深深的烙印。

炎帝

2、神龙生于黔中

黔中在战国时期属楚国,很多古籍文献中记载,炎帝是南方人,故里在今湖南会同县。炎帝神农氏又叫连山氏,而中国最古老的易书是炎帝首创的《连山易》,书名"连山"二字又与地名"连山"相同,现代易学家殷晶综合《世谱》、《书传》等群书,在《易经的智慧》中说:"《连山易》为神农所创,神农氏即为炎帝"。

又据《世说新语》引晋朝《伏滔集》载《习凿齿论青楚人物》略云:"神农生于黔中"。

楚国屈原《远游》一诗中"炎神而直驰兮,吾将往乎南疑"句,也有力地佐证了习凿齿的论述。

炎帝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制耒耜,种五谷,奠定了农工基础,为人类由原始游牧生活向农耕文明转化创造了条件。

他立市廛,首辟市场。

他治麻为布,民着衣裳。这是由朦昧社会向文明社会迈出的重大一步。

他作五弦琴,以乐百姓。

他削木为弓,以威天下。

他制作陶器,改善生活。对人类的饮食卫生和医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还立历日,立星辰,分昼夜,定日月,月为三十日,十一月为冬至。促使人们有规律的生活,按季节栽培农作物。

炎帝还是中国教育的始祖。他教民使用工具,教民播种五谷,教民医药,教民制陶、绘画,教民弓箭、猎兽、健身,教民制琴、音乐、舞蹈。他管理部落,治理天下以德为义,人民无不敬戴。

炎帝文化是传承几千年的中华民族文化之源,是凝聚炎*子孙的民族之*,更是激励华夏儿女不屈不挠,顽强拼搏,创新奉献的精神之光。

如果没有这些发生在湖南的民间传说,即盘古文化和炎帝文化在湖南长期而空前巨大的影响,那么高庙文化,城头山文化,马王堆文化等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反之,通过高庙文化、城头山文化、马王堆文化等的事实依据,也充分证明了盘古氏、炎帝在湖南的传说并非空穴来风。

不管我们认可也好,不认可也罢,事实胜于雄辩,这条远古中国南方人类社会发展史轨迹,基本上是不会错的。

参考文献:百度百科

图片来自网络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湖南乃至南方历史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