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炎帝之裔曰葛乌菟者,世雄朔陲,后为冒顿可汗所袭,保鲜卑山以居,号鲜卑氏。既而慕容燕破之,析其部曰宇文,曰库莫吴,曰契丹。之后契丹一族逐渐壮大,于公元前年推选耶律阿保机为第一任可汗,并在年于龙化州称帝建立辽王朝。
辽王朝建立后,其*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也发生了变化,由于辽代社会各个时期发展的不平衡,加之阶级、地域等方面上的差异,各时期妇女们的社会生活也在这些方面有所不同。辽代妇女的社会地位相对而言要高一些,这是由她们承担家务、参与社会生产劳动等活动所决定的。那辽代的妇女究竟如何生活的呢?在那个夫权社会她们又是怎样自处的呢?
一、马背之上谈天下的契丹一族——辽国建立者
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不以名乱之,其兴也勃焉。太祖神册六年,诏正班爵。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国制简朴,汉制由沿之风固存也。辽国官制,分北、南院。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虽然辽代分南北两官,但他们也讲究特治,也就是说,用国法治理契丹族,用汉制来对待中原人,即便如此,整个王朝的实权大度还是集中在北方。辽代的重要*治部门还是两方宰相府,以及南北大王院和契丹南、北枢密院。除却南北两个大王院是由耶律氏独自把权,其余皆由其和萧氏共同掌管,这种*治形式自然就构成了辽代*权中,皇族和后族共存的局面。
契丹是一个不同于其他中原地区的民族,其延续了东胡族凡事只从妇谋的传统,也就是说,契丹族的女人是有权利参与社会中的一切事物,而不单单只局限在家庭内院相夫教子、刺绣做羹。而作为后宫之首的皇后,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她们也会打好自己手中的权利之“牌”,尽心尽力辅佐好皇帝,所以,后宫妃子参*干*在其他朝代可能是不被允许的,但在辽代,这种现象非常自然,并且普遍存在。
而且光有家族的势力是远远不够的,后妃要想实权参*,其自身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条件。辽以鞍马为家,后妃往往长于射御,*旅田猎,未尝不从。由此可见,辽代后妃,尤其是契丹后妃,都是堪比男儿的骑射好手,这也就造就了她们果敢的性格,并在*治上取得一定的成就。
有了这些因素,契丹在*治、*事以及文化等领域都涌现出大量的女性能者,这对当时的辽代社会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活跃在辽代*治舞台上的贵族女性,在社会生产的方方面面都闪现着她们充满才能与智慧的身影。
二、尊儒尚佛,敬长从夫:辽代女子社会教育下的权利与地位
与中原文化有着明显不同的契丹一族,女性有着不小的权力与地位,甚至掌握国家命脉。那么,在这些女性的背后,究竟有着什么样的生活背景和文化习俗呢?这跟她们所接受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1、万事皆尊儒学:辽代女性也能享受儒家文化教育众所周知,自儒家教育出现之后,历朝历代乃至今日尊儒的文化依旧还在流传,所以辽代皇帝也采取了学习儒家文化并兴办儒家学堂的*策,而这项*策的颁布也有源来之说。太子耶律倍曾经建议,说:孔子大圣,万事所尊,宜先,太祖听后,十分高兴,于是即建孔子庙。这之后孔子庙、佛寺、道观等建筑兴起,开启了辽代尊儒的先河。
除此以外,辽代时期的家庭教育也是整个社会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家庭的出身对辽代妇女来说就显得十分重要,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有什么样的家庭就决定着妇女能受什么样的教育。但就有一点来说,贵族女性总是享有更多的受教育权,不论是其他朝代还是辽代在这个问题上还是比较统一的,所以辽代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妇女,大多出生于权贵之家。而良好的家庭教育背景,也给这个时代的女性更多的学习机会。
综上两方面的文化教育背景,辽代中晚期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一定文化的妇女,比如成就性最为突出的道宗宣懿皇后萧观音。而正是辽代*府对于儒学的重视程度之高,不仅促进了妇女学习文化的热情,也标志着辽代契丹一族妇女弃武从文的成功转型。
随着辽代儒学文化的不断传播,*府和家庭对妇道的教育要求更加注重。《辽史》中记载的五位妇女,没有一个不是辽代妇女的楷模,而这样的楷模之间的共性就是——遵守妇道。在这五位妇女当中,只有一位是中原女子,其余四位皆为契丹族女子,这足以证明辽代妇道教育对契丹等族妇女影响之大。
2、婚嫁自由,不受地域限制:妇女婚姻也有法律保护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无论是哪个朝代的婚姻,都要遵从其特有的风俗习惯,契丹族也不例外。辽代妇女的婚姻,不仅要遵从婚姻习俗,而且还要以辽代婚姻法律为主导。只有辽代*府承认的合法婚姻,才是有效的婚姻,而这种观念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着。即便辽代有女性参*干*的实例子,但这种例子毕竟还是少数,所以大多数妇女的家庭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
辽代女性的结婚年龄大多是在12至21岁之间,到了合适的年龄,就要开始为女子择取合适的门户。而在那个封建年代,门当户对是婚姻中最基础也最重要的一个条件,民族融合、离婚再嫁也是辽代婚姻中的两大特点,这也就是说,满汉四姓皆可通婚。但是就离婚再嫁这个方面来说,并不是始终自由的,而是受一定的影响,逐渐转化为保守。
3、侍奉父母,相夫教子:女性也可当家做主古往今来,家庭生活几乎是所有妇女生活的核心内容,而辽代妇女必须要在家庭生活中做到孝敬父母、生儿育女、相夫教子以及善于管理家业,才能算得上是一个“贤妻良母”。
明代皇帝明文规定,对孝敬父母进行奖励,并且皇帝本人也是以身作则,所以辽国境内形成孝敬父母的良好社会氛围。始女于室,以孝敬重奉父母;暨妇于家,以柔顺事舅姑。也就是说也就是说,孝敬父母或者其他长辈是辽代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责任。不仅如此,若妇人无所出,还会受到别人的讥讽嘲笑,所以说辽代对子嗣这一方面还是比较看重的。
不仅要孝敬父母、能够生育,相夫教子、打理家务也是辽代妇女的生活之重。这就能够看出,辽代女性之所以社会地位较高,是因为她们一个人承担了多种角色,大多数女性,除了不能上阵杀敌,各行各业几乎都能沾靠到。
4、多舍男女为僧尼:佛教文化对辽代女子影响除了*治经济文化上的教育,宗教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规范着辽代妇女的思想行为。就从辽国建国之初,大臣们极力提议将佛教建设作为第一要事来看,佛教在当时已经十分普及,而且*府将佛教列为合法宗教,统治者更是亲自拜谒佛寺,足以体现出*府对佛教文化的推崇。这种推崇让辽代的很多家庭允许还甚至鼓励子女出家,以致当时的僧尼人数倍增。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辽代的文化内容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更进一步的促进了契丹族的中原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辽朝传统的妇女社会风俗,对其服饰以及饮食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也由于佛教学说的驯化,辽代妇女与生活抗争的勇气也逐渐被削弱,让她们变得更加安于现状。
三、礼孝忠义、温谨恭顺下辽代妇女的真实社会地位
辽代统治的余年间,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也因其阶级的不同而有着天差地别辽代的妇女可分为婢女和其他妇女。婢女在辽代社会中是指没有人身自由的妇女,相反,其他妇女就是指辽代社会中具有人身自由的妇女。
婢女处于辽代社会的最下层,她们主要是为主人的日常生活服务,没有自由可言,可任由主人随意处置。所以在辽代社会中,达官贵族家庭几乎都会畜养和买卖奴婢。而这些婢女也基本上都是来自战俘、罪臣家属及奴婢、本家养育繁衍,以及因无力抚养而出卖自己儿女的家庭。
除了婢女,其他妇女的要遵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的规制。可以说,为人母的角色是妇女一生中地位最高的时候。此外,辽代妇女的地位还体现在法律*策、*府保障等方面。从这些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出,辽朝*府*府对妇女的保护仅仅建立在作为母亲的女性基础上,只对贵族阶层、寡居高年妇女以及阵亡将士的妻子予以奖励和抚恤,并没有涉及到所有的女性。
所以总体来说,即便辽代妇女的地位较之前有所上升,但实际上,辽*府对妇女的保护力度相对来说并不是太大。
结语
辽代从建国到灭亡,无论在疆域还是经济发展状况上,可以同中原王朝相媲美。但基于民族性质不同,*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也有显著的差异,妇女在辽代的历史舞台上也有着不一样的风采。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女性在辽代社会中还是具有一定的财产支配权,而本着对佛教的崇拜,女性在精神上也有所依托,甚至可以自费修建佛教场所,这是妇女除*治、文化上的地位之外,所占有的一定经济地位。但是即使辽代妇女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整个辽代的社会生活也并不讲究男女平等,她们的权利大多还是钻了夫权空隙。
参考文献
《辽史》
《契丹国志》
《梦椒录》
《辽代石刻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