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盐池在中国古代就是重要的食盐生产地,在明代盐业发展的基础上,清代运城盐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府对盐业的改革、盐商的发展壮大以及食盐销售,不仅极大地促进了运城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于运城的社会文化、人口、慈善事业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此,运城盐业在当地经济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清代运城盐业进行研究,对于充分认识山西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史学界长期对中国盐业史的研究,已经有了许多成果。其中有郭正忠的《中国盐业史》古代编,讲了中国古代盐业与国家的经济、*事以及文化的发展都有密切联系。还有柴继光的《晋盐文化述要》,其中对中国古代运城的城市建设、教育事业进行了详细阐述。
目前国内对于古代运城盐业发展的论文也比较多,学术成果也颇为丰富,如:山西大学阮莉的《明清时期运城盐业盐商与当地社会》,探讨了明清时期运城盐业的发展、盐商的成长与地方社会的关系。山西大学的王小燕的《清朝运城盐*盐税与地方社会》从社会史角度,探讨清代运城盐*、盐税对地方社会的影响。相对来说,运城盐业的研究仍可以有进一步发掘的地方。本文将从清代运城盐业的盐*改革、盐商的发展、食盐运销方面来描述清代运城盐业如何一步步发展到顶峰,以及在此过程中对运城地区产生的各种影响。借此我们可以对清代运城盐业、盐商以及运城本地社会有一山西运城的盐池在中国古代称之为河东盐池、解池,因此由它生产出来的盐称为河东盐、解盐,都是以地点命名的。
在运城市南部,有一块东西长约30千米、南北宽约3至5千米、面积约为平方千米的盆地,它南部为中条山、北部为峨眉岭、东部为安邑、西部为解州,在地形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一个四周高、中间低的天然盆地。河东盐池历来重要,它不仅为人们的日常饮食生活注入了新的能量、保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也是我国古代王朝重要的财*收入来源地之一。我国著名的研究盐业史的专家郭正忠先生说:没有哪一座盐池,像晋南解池那样,为华夏族的发祥作出长久而大量的奉献;也没有哪一座盐池,像晋南解池那样誉贯千古,并不断招来各方的瞩目与利害纠葛。”有许多神话传说来描述运城盐池的形成,主要有“麒麟造池说”“蚩尤血传说”。当然,这些都是古时候人们对大自然现象一无所知,再加上封建迷信的神*传说,人们想象出来的故事,以表示他们敬畏神灵,期望改变自己的生活。现在,我们对于河东盐池的形成有了比较科学的认识,它与运城盆地的地质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受到喜马拉雅山运动的影响,中条山附近大片的地面沉陷,波及范围极大,堆积了很厚的淤泥,就形成了盐池的雏形。之后经过多次的地壳运动,中条山北部发生断裂,形成了一条很长的凹陷区。每当山洪爆发,大量的钾、钠、钙、镁等成盐的元素随着洪水流入盐池,最后,盐层与池水融合,便形成了河东盐池。最初的运城盐业是依靠大自然的力量进行生产,池神保佑、太阳蒸晒以及风力吹拂,使得盐池内的盐自然结晶。但是有时发生一些暴雨,就会导致盐不能形成。古代人们不能解释盐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只能将盐的形成归结为是天上地下的神灵所为,这是早期运城盐业生产的状况。唐代开始形成“垦畦浇晒法”,具体做法为人们将地开垦为畦,再将卤水倒入,利用太阳、风力来制作食盐。这种方法和最初的天然结晶、集体捞采相比,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人为的干预使得食盐的形成更快,缩短了食盐形成的时间,晒制时有了一定生产流程,不再是过去完全依靠自然,并且加入卤水,极大提高了食盐质量。“日暴之五六日则成,盐若白矾石,大小如双陆,及暮则呼为畦盐。”[1]垦畦浇晒方法的出现,是我国古代盐业生产上的一大变革,是社会的重大进步。宋代继承了“垦畦浇晒法”,并进一步完善。宋代河东食盐的运销地区跟唐朝相比,也有了进一步的扩大。元代河东盐池的生产主要是自然生成,之后*府派遣民工下盐池捞采。这种靠自然的风吹日晒的方法早已过时,在夏天阳光充足的时候,盐池的产盐会多一些,但是一旦遇上阴雨天,食盐的产量就大减,而且元代官员派人捞取出来的食盐没有经过人为加工,导致质量很低,食盐变得非常难吃,这是一种历史的倒退。明朝统一以后,在*府的支持下运城盐业又恢复了“垦畦浇晒法”,食盐的产量也快速增长。但食盐销售区域缩小,主要销往山西、陕西、河南三个地区。运城盐业在生产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促使产盐量大大增加。唐代宗时期,河东盐池每年税收约占全国财*收入的八分之一,可见当时的运城盐业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是唐朝*府财*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唐德宗时期,*府开始划分河东食盐的销售区域,并且设立榷运使,掌管食盐的运销事务。在*府的控制下,河东盐业有条不紊地向前发展。在唐朝时期,河东盐池由生产到销售,先后实行过两种办法:一种是民制、官收、官运、官销;但是由于*府事事亲力亲为,各级官员中饱私囊,*府耗费大笔的开支,结果收入还不足以抵消财*支出,因此*府又改变了这种方法。而改变后的另一种就是民制、官收、商运、商销,*府将运销事务交给商人,不再自己操办,只需要派遣官员向商人征收盐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