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是历史文化名城,饮食文化也很有特色,最有特点的就是洛阳的汤。
洛阳有各种各样的汤,有羊肉汤、牛肉汤、豆腐汤、不翻汤、驴肉汤、丸子汤、胡辣汤、杂肝汤,并成为“洛阳八大汤”。洛阳的汤馆很多,每条街道都有几家。早上起来喝汤,已经成为无数洛阳人的习惯。
洛阳人喝汤喜欢就着饼,有烧饼、油旋、饼丝、油饼,还有酥脆可口的焦炸丸,泡在汤里绝顶美味。洛阳喝汤可以免费加汤,经常有人端着锅打汤,非常经济实惠。
洛阳人爱喝汤,这与气候有关,北方的冬天寒冷、干燥,喝完汤充饥又暖和;洛阳人爱喝汤,也与丰富的水源有关,境内有*河、伊河、洛河、瀍河、涧河,水好汤才好。
洛阳不仅是千年帝都,也是名副其实的汤都。
人们习惯使用当地出产的淀粉、莲菜、山药、萝卜、白菜等制作经济实惠、汤水丰盛的宴席,就连王公贵戚也习惯把主副食品放在一起烹制,久而久之逐步创造出了极富地方特色的洛阳水席,并逐渐形成“酸辣味殊,清爽利口”的风味。洛阳水席始于唐代,是中国迄今保留下来的历史最久远的名宴之一。
相传袁天罡早年夜观天象,知道武则天将来要当皇帝,但天机又不可泄露,就设计了这个大宴,预示武则天日后二十四年的酒肉光景。每道菜汤汤水水,即是暗指武则天水到渠成;干干稀稀,是喻指武则天二十四年的干系(稀)。“洛阳水席”的菜序是前八品(冷盘)、四镇桌、八大件、四扫尾,共二十四道菜,这正应了武则天从永隆元年总揽朝*,到神龙元年病逝洛阳上阳宫的二十四年。
有人说洛阳水席的汤,就像一段舒缓有致的音乐,开始时味道淡淡的,然后加进点麻辣,再加糖变成甜咸味,再来醋的酸……几碗之后只能用“爽快”来形容。洛阳水席以其独特的风味、精湛的技艺、逼真的造型、美好的传说、渊源的文化积淀而引起轰动,被称作有洛阳古都地方特色的一朵奇葩。
欢迎大家来洛阳,感受洛阳的文化,喝喝洛阳的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暖心在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