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用镜头讲好民族故事民族非遗类纪录片的
TUhjnbcbe - 2023/3/18 19:56:00

我国各民族非物质文化丰富多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民族非遗文化的遗产地利用影像手段记录非遗文化,让更多的人欣赏到了非遗的无穷魅力,激发了民众对保护传承非遗的责任心与使命感。非遗类纪录片不仅是民族地区保护与传承非遗的必要手段,其本身也构成了非遗的一部分。

纪录片《纳西鹰猎》资料图片

影像记录是保护非遗的必要手段

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年,我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其中少数民族代表性传承人74名。年,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55个少数民族均有项目在列,其中少数民族代表性的口头传统及歌舞艺术就有藏族的藏戏、热贡艺术、格萨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蒙古族的长调、呼麦,侗族的大歌,朝鲜族的农禾舞,维吾尔族的木卡姆艺术等。

国家对少数民族非遗保护逐渐从个别保护向片区保护过渡。自年至年底,文化部先后颁布了两批共计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其中有28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共涉及14个少数民族,苗族和维吾尔族各3家、黎族2家,彝族、土族、白族、侗族、壮族、回族、羌族、土家族、朝鲜族、哈萨克族各1家。

我国少数民族非遗项目构成了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家底,但也面临着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等浪潮的冲击,有些非遗项目亟待抢救式保护。而通过影像数字技术来保护、传承非遗项目成为不可回避的时代任务。本文结合纳西族非遗类纪录片的发展历程,总结了非遗类纪录片创作的叙事策略,为用镜头讲好民族故事提供了相应的学术支持与学理思考。

纳西族非遗类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年以来,丽江纳西族先后有东巴画、东巴造纸、热美蹉、白沙细乐、黑白战争先后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并有东巴舞、创世纪、鲁般鲁饶、东巴象形文字、东巴祭天仪式、丁巴什罗传、谷泣、丽江凉粉、丽江粑粑等列入省级非遗名录。这些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了鲜明的丽江文化。文化立市,保护、传承好非遗文化对于丽江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

以影像手段记录纳西族非遗文化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经历了从录音到录像、从书斋到田野、从学者到社区、从个体到团队、从单一学科到跨学科的记录手段及方法论的诸多变迁。活态演述特征是影像记录的独特优势,当下的民族文化影像文本逐渐从传统文本向融文本、智文本转型,这对民族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意义深远。

自美籍奥地利探险家约瑟夫·洛克于年在昆明第一次使用摄影机录制东巴舞以来,以影像手段记录丽江非遗,距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其后,新中国成立之初,在进行民族识别过程中,也拍摄了一些反映纳西族文化特点的纪录片,其内容涉及到了东巴文化、丽江古乐、传统饮食、服饰、建筑、岁时习俗等。

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的逐渐恢复,影像纪录片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也慢慢呈现出紧密合作态势。其中,具有文化独特性的东巴文化成为最突出的拍摄对象。东巴文化研究所、东巴文化博物馆成立后,借助影像手段全程记录保存的传统东巴仪式,对东巴文化的传承、整理、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参考价值。

除了本土力量参与到丽江非遗的影像记录外,国内外的许多学者、机构也参与到这一进程中。其中规模较大、影响较深的有三份代表性资料,分别是《署明求寿仪式》《纳西印象》《云之南》。

《署明求寿仪式》由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所与日本国文部省合作于年4月举办并拍摄,仪式由大小不等的22个子仪式构成,共耗时7天、耗资10多万元。拍摄团队对整个仪式过程进行了全面的拍摄记录,由此保存了一批不可多得的仪式资料。

《纳西印象》是由台湾影视人王艾瑞于年至年在丽江摄制的一部纪录片,此片共24集,每集时长25分钟,总时长分钟,较为真实、全面地展示了纳西族的歌舞艺术、东巴文化、丽江古乐、手工艺等非遗类文化。

《云之南》是由英国BBC导演菲尔·阿格栏(PhilAgland)于20世纪八十年代末在丽江花费5年时间拍摄,此片通过讲述生活多元文化小城中的四个家庭的故事,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缩影。《云之南》展现了丽江凉粉、丽江粑粑、丽江铜器、岁时习俗、针灸治疗等非遗文化,丽江独特的文化传统、生活习惯、人情来往正如空气般弥漫于整个纪录片中,以细腻深沉的丽江故事感动了世界。

轰动一时的《云之南》还影响了一大批本土的纪录片制作者及其作品,其中一些作品还成为纳西族非遗文化记录的重要部分。年,由纳西族导演和照制作的《聆听中国:东巴文化》通过一个东巴在纳西族地区的考察经历展示了纳西古村落、东巴仪式、东巴声乐、东巴舞乐和节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中共丽江市委宣传部、丽江市广播电视台和云南秘境影视公司联合摄制的6集文化纪录片《纳西纳西》,重点介绍了纳西族的东巴文化、丽江古城文化、丽江洞经音乐、白沙细乐、热美蹉等;年,由云南著名纪录片人冯晓华执导的《纳西鹰猎》于年列入省级非遗名录。

非遗类纪录片创作的叙事策略

既不同于天马行空的虚构故事片,也不同于情景再现类的历史类纪录片,真实客观、完整地展现非遗传承现状、特点、价值是非遗类纪录片的根本特征。但纪录片特有的故事性与可看性同样不容忽略。因此,如何让非遗类纪录片拍得既真实又耐看,直接考验着拍摄者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做好叙事策略的能力。

一是全面真实展现非遗技艺为主的叙事策略。非遗与技艺密切相关,如丽江凉粉、丽江粑粑、丽江火腿的制作过程,一幢纳西族传统建筑的建造过程,一件七星羊皮服饰的制作过程都需要如实地影像记录,但如何将技艺与其背后的文化传统、乡愁记忆、家族历史有机融合是能否拍摄好非遗类纪录片的关键。《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第五集记录了丽江古城名厨肖*制作传统名菜江边辣、尝试新菜品香橼菜肴的过程,并融入了做菜过程中的友情与亲情,深刻诠释了该片的主旨:“中国人的生活是有温度的,中国人的命运更是有味道的。酸甜苦辣咸不只是舌头上的那份触感,更是对生活的投射与品味。我们从来不愿分清人生与饮食之间的界限,就像二者生来就是圆融贯通,百味杂陈。”

二是以传承人为主线的叙事策略。非遗的背后实则是传承人,拍摄非遗类纪录片,切忌见物不见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森林既是指一代接一代传承至今的传承人群体,也是当下苦心孤诣留住传统根脉的传承人群体,这两个来自不同时空维度的传承人是非遗类纪录片的主角。表演类、口头传统类的非遗项目更适合以传承人为主线进行创作。如黑白战争、创世纪两大东巴史诗都需要在仪式中进行吟诵,传承人实际上是仪式主持者,他除了主持仪式外,还需要与现场的东巴助手们、村民等相关在场者打交道,仪式由此具备了事件性,传承人的活动过程最大程度地彰显仪式的文化体量与深远的文化影响。和照拍摄的《聆听中国》通过在云南丽江、西藏盐井、四川俄亚等地的寻找纳西文化为线索,串联起了纳西语、制盐技艺、东巴文字、东巴仪式、东巴舞、东巴画、节日习俗、纳西传统服饰、传统建筑等多元类型的纳西族非遗文化,并把壮观美丽的自然景观、奇特古老的民族传统与血浓于水的民族认同情感相交融,深刻揭示了非遗并非是冷冰冰的遗产,而是鲜活的、感人的、有生命力的旧时生活。

三是多线交叉融合式叙事策略。这种叙事策略适合于记录大场景、大事件类的非遗项目,如大型民族节日、歌舞展演、超级仪式、文化空间,等等。三多节就属于这类项目,包含了三多神东巴祭祀仪式、歌舞展演、民间商品贸易、民众踏青、赏茶花等多元活动,如何体现这样大场景的节日内容?显然,一个机位式的单线记录是不可能到位的,这就需要针对不同场景进行相应的人员、机位、重点对象的定位、跟踪拍摄,或通过一个家庭的老中青三代人参加同一个节日,老者感叹今昔变化突出了时代及文化变迁,而年轻人对节日能否满足他们的休闲娱乐需求的考虑说明了节日在不同时代面临着调适性的挑战。这一叙事策略对纪录片制作者要求更高,难在纪录片制作者如何在现场发生的场景中捕捉到故事情节,敏锐地预见到事件发生、展开的可能性,以直接记录代替预设式的记录,避免了说教式的叙事。

毋庸讳言,当下非遗项目的影像记录也存在着诸多不可回避的问题,如思想观念与技术能力不对称、影像数字化保护体制机制不健全、影像数据库模型应用价值不高、传播方式单一、低水平重复作品多、外部投资少、成本与收益不对等,等等。而民族非遗类影像记录主要存在着对民族文化的整体性把握不足、满足他者的文化猎奇心理、制造文化泡沫、储存技术普遍落后、共享性欠缺、研究力量严重不足等问题。

纪录片精品需要组建跨界跨学科的精英团队,购置一流的硬件设备,而且需要长时间的跟踪调查,制作周期长、资金投入大。因此,解决纪录片面临的困境,不仅需要影视人自身的努力与付出,更需要*府、学术机构、民间组织、企业等不同力量的通力合作。如何让民族非遗故事达成现代性的国际表述,已经成为时不我待的时代命题。

(作者杨杰宏,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民族教育》杂志年第9期)

1
查看完整版本: 用镜头讲好民族故事民族非遗类纪录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