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讲究民以食为天,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有一百七十万年之久。中国的饮食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延续至今的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现在衍生出中国著名的八大菜系,各有各的地域特点与文化烙印。它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实,中国饮食早在唐朝就已经和诗词有着紧密的联系。
唐朝诗歌文化兴盛,大诗人白居易诗歌近三千首,白居易的诗歌对研究唐代的饮食文化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白居易迁居多地,诗歌注重写实,白居易诗歌中描绘了大量的饮食结构,一方面,我们可以从中探寻唐朝的饮食结构,另一方面,还可以研究唐朝饮食文化的地域区别。
一、唐代饮食文化与白居易诗歌
1、唐朝的饮食文化——丰富多样
唐朝国力强盛,经济发达,外商来华贸易者络绎不绝,形成了独特的唐朝文化。唐朝国力强盛,统治者又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所以,造就了唐朝独特而又繁荣的饮食文化。唐朝时期,多民族融合,汉民族的传统饮食与外来民族饮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唐朝多样性的饮食文化,多样的饮食文化也丰富了诗人的诗歌体裁。
唐朝时期的饮食文化,是我国古代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学者对此有深入的研究,比如:《唐代饮食》中介绍了唐代的主食有米饭、面食;而蔬菜、水产品已成为唐朝的主要辅食,书中认为唐朝的饮食文化继往开来,推出了不少的新食材。
另外,还有研究唐朝诗歌中酒文化的《从唐诗看酒的命名方法》等历史文献。总之,唐朝饮食文化丰富多样。
2、现实主义诗人的浪漫生活——白居易与他的诗歌
唐朝的大诗人白居易,在中国百姓来说,已是妇孺皆知。白居易是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公元七七二年出生于现在的河南新郑,祖籍是山西太原。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语言通俗易懂,比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白居易往往喜欢用这种平易近人的语句,描写出深刻的道理来。白居易在公元八四六年在洛阳去世,葬于洛阳香山,白居易又称为香山居士。
作为一位现实主义大诗人,白居易的诗词中记录了大量的社会场景,这对研究唐朝的社会风貌有很大的帮助。唐朝空前繁荣的社会经济,带动了饮食文化的兴盛,在白居易的诗中,描写了大量的关于饮食的句子。
其实,虽然唐朝饮食文化兴盛,但当朝的人并没有对饮食结构进行专门的研究。因此,唐诗成为记录这一时期饮食文化的重要载体,像《陆游饮食诗歌研究》、《杜甫饮食题材诗歌研究》等后世通过唐诗研究唐代饮食文化的著作颇为集中。作为现实主义诗人,在白诗中研究唐朝饮食结构,将更有意义。
二、白居易诗词中的主食
作为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著作颇丰,思想深远,诗词歌赋深受百姓爱戴,是不折不扣的大诗人,同时,他也是一位凡人,为“一日三餐”的生计奔波。白居易一生做过翰林学士、江州司马、杭州刺史,晚年又官居都城洛阳。
纵观白居易的一生,他出生于中原,任职在江南,青年进学于长安,可以说,白居易一生游历了大半个中国,因此,白诗中也记录了大量的唐朝饮食结构。
1、白诗中的主食——小麦食物
小麦粉作为主食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唐朝时期成为社会中重要的主食之一,根据白居易诗歌中出现的主食,小麦制品主要有粉饼和蒸饼等食物,大概唐朝时饼类是当时人们重要的口粮。
“午斋何俭洁,饼与蔬而已”;“甘鲜新果饼,温暖旧衣裳”。根据这两句诗词,我们可以看出,饼类也是白居易家中经常使用的食物,“饼与蔬而已”,作为诗人午饭的菜谱,仅仅是使用饼和蔬菜,其中也可以看出诗人平时非常注重节俭。这种饼和蔬菜的搭配衍生除了现在的饼夹菜的零食小吃,也可以看出主食与辅食搭配是中国人长久以来的饮食习惯。
唐朝时期,对外交流频繁,外国客商来朝经商者也络绎不绝,这些商人在经商的同时,也打来了他们的传统美食。白居易诗词中有记录的一种称为胡饼的饼类,“胡麻饼样学京都,麺脆油香新出炉”,胡麻饼是当时胡饼的重要代表,油香饼脆的特点估计在当时的长安城应该深受消费者喜爱,这种油香酥脆的特征,有点类似于现在的油酥火烧。
2、江南风味——稻米食物
大米是由稻米经过脱壳制作而成,在现代的中国形成了南米北面的饮食结构。当然,北方食用米饭也是很普遍,只不过没有南方吃米饭的习惯重。在唐朝时期,由于京杭大运河的航运,北方吃米饭也是很普遍的。“净淘红粒窨香饭,薄切紫鳞烹水葵”。“炊稻烹红鲤”。可见唐人在食用米饭的时候往往配上几道荤素搭配的菜品,
“净淘红粒窨香饭”,这说的红粒是产于陆浑县的红粒米,白居易似乎很喜欢这种大米,在另一首诗词中这样写道:“红粒陆浑稻……饭热鱼鲜香”,另外还有“稻饭红似花”的诗句描写。稻米粥也是白居易喜爱的食物,“粥熟呼不起,口高安稳眠”,作为一种养生食物食用。
用稻米制作的糕点和粽子也是唐朝饮食结构中重要的食用种类。糕点使用糯米和粳米蒸熟制成,糕类口感粘糯,造型精美,常常作为节日食品,有祭祀的作用。“移座就菊丛,糕酒前罗列”,糕点和酒类成为唐朝重阳节重要的祭祀用品。重阳节登高时,人们有带着糕点酒类纪念亲友的习俗。
唐朝时期的粽子与现在的粽子用料是基本相同的。唐朝时期的粽子以糯米为主。唐朝时期的粽子不仅在用料上与现代的做法相同,但是在形状上已基本一致。
用菰叶包裹成三菱形,又称为角粽,清明和端午,是唐朝人食用粽子的节日,粽子特殊的香味,在平日里唐朝人也有制作和食用粽子的习惯。“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这是白居易回忆在江南苏州生活时所做的诗句。
三、白居易诗歌中的辅食
中国人是有种菜基因的,中国人非常喜爱种菜,也喜欢吃蔬菜。在白居易的诗词中,描写辅食的诗词也非常多,蔬菜瓜果是辅食中的大类。唐朝人的蔬菜种类不及现在的品种,但从白诗中可以看出唐人在饮食结构中是非常注重蔬菜的比重的,另外,南北方的水果也都很受社会欢迎。
1、唐朝餐桌重要的辅食——蔬菜
唐朝人蔬菜的消耗是非常大的日常饮食蔬菜占有很大的比重。白诗中“贫厨何所有,炊稻烹秋葵”。“禄米獐牙稻,园蔬鸭脚葵”,在唐朝人的菜园里,葵类植物占的比重最大,这主要原因在于古代的蔬菜种类相对匮乏,葵类植物类似于现在的青菜,是唐朝人食用最多的蔬菜。
葱姜作为调味品,在唐朝时广泛食用,白诗中描写大葱如羊角“葱垅收羊角”,还有描写姜的用途的诗句“鲂鳞白如雪,蒸炙加桂薑”,桂薑是红姜的一种,这里说在蒸鱼的时候加入红姜有去腥的效果。
另外竹笋、荠菜、蕨菜等野生菜品,也是唐朝人喜爱的蔬菜。这些野生蔬菜有很强的季节性。笋和荠菜往往多在初春时节食用,“宿雨林笋嫩,晨露园葵鲜……可以备早餐”。竹笋和葵子成为早餐必备的菜品。“满庭田地湿,荠叶生墙根”、“紫蕨行看采,青梅旋摘尝”这两句则是描写荠菜和蕨菜的,蕨菜与青梅同时,可见是是夏季常吃的食物。
2、唐朝水果,南北水果争奇斗艳
唐朝时期水果种类繁多,桃子、李。柑橘等水果是市场上常见的种类。桃、李是百姓园中常种植的果树,“应似园中桃李树”,园中自中果树,自然果子也是百姓常吃的水果。另外、枣、梨、樱桃等水果在唐朝也深受百姓喜爱。
“沤麻池水里,晒枣日阳中”这句诗描写了制作干枣的方法,枣是唐朝人主要的甜食之一,晒枣可以去除枣中的水分方便储存。“攀枝摘樱桃,带花移牡丹”,樱桃果形优美,气味诱人深受诗人的喜爱。
柑橘、荔枝,作为南方的水果,北方是不易吃到的,因此,也成为了朝中重要的贡品。白居易曾出任江州司马等职务,在江南生活的那段时间,充分品尝了这些北方不易得到的水果,“见果多芦橘,闻禽悉鹧鸪”。“荔枝生巴峡间……朵如葡萄”——《荔枝图序》。
四、总结
从白居易的诗词中我们可以看出,唐朝人是非常注重饮食健康,主食与辅食搭配,这种饮食结构一直延续至今。唐人注重蔬菜的食用,也在园中种植蔬菜,果树等植物,从中可以看出古人不仅注重饮食健康,而且勤劳的品性似乎是国人从古至今的优良传统。
从白居易的诗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古老的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在现在的社会中形成了著名的八大菜系,当然,除了这八大菜系之外,各地的传统美食也值得我们像诗人那样去品味,去解读。
参看文献:
1.《白居易诗词校注》
2.《东斋记事》
3.《太平御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