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统计:字预计阅读时间:约6分钟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全球创意城市网络”项目,在世界范围内评选“文学之都”“电影之都”“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音乐之都”“设计之都”“传媒艺术之都”“美食之都”,以此打造“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截至年,全球有50多个国家(包括地区)的个成员城市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
与此同时,经过15年的不断努力,我国已有12个成员城市成功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分别是具有“设计之都”称号的上海、北京、深圳、武汉,具有“美食之都”称号的成都、澳门、顺德,具有“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称号的杭州、苏州、景德镇,具有“电影之都”称号的青岛,以及具有“传媒艺术之都”称号的长沙。在此之前,中国的全球创意城市类型唯余“文学之都”尚付之阙如,年10月31日,南京、扬州分别入选“文学之都”与“美食之都”,至此,我国集齐了七大类全球创意城市。
什么是“文学之都”?创意城市视野下的“文学之都”是涵盖高校、社会化写作工坊、公共文化活动空间,乃至文化出版产业园区等文学场境链条的统称,它通过培育文学写作人才,整合文化创意资源,举办创造性文化活动,来激活城市文学氛围,继而使得创意城市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精神推动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将提高文化创造力确定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手段之一。
“文学之都”是以文学性场境组成城市的功能单元和空间载体,以印刷和新媒体传播组成创意城市的技术支撑,以个体创作和产业化的内容生产组成创意城市的底层核心:
一、城市里有大量的、高质量、多元化的编辑出版项目以及出版机构;
二、从初等教育到中等、高等院校,需要有大量的、高质量的国内或国外文学教育项目;
三、有允许文学、诗歌、戏剧等艺术发挥其整合作用的城市环境;
四、具有主办各种文学活动和文学节的丰富经验,促进国内外文学的发展与交流;
五、有图书馆、书店、公共的或个人的文化机构推动国内外文学的保护、发展与传播;
六、在翻译和出版多种语言或外国文学方面有一定的成果;
七、有效运用媒体、新媒体来推动文学发展,并扩大原有文学作品的市场。
文学之都的建设实践表明,文学作为现代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创意母源,可以在城市这个高度活跃的空间中来审视自身的发展可能性,它从文学审美的个体空间,融入城市创意空间和公共文化空间,这对于一座城市的创意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年,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和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联合发布了《南京建设全国重要文化创意中心城市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南京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从年的亿元,增加到年的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2%,比同期GDP增速高出3个百分点左右。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年的5%,提高到年的6%,国民经济支柱地位更加巩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口径,南京近3年GDP总量均超过万亿大关,在中国大陆各城市GDP中排名第11,属于新一线城市行列。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较排名前十的城市,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占比GDP排名全国第5,创意与设计类文化产业年均增长39%。国外来看,根据全球知名城市评级机构——全球化及世界城市研究网络(GAWC)年发布的《世界城市评级报告》,南京在全球排名从年的位升至94位,首次进入全球前位,跻身国际二线城市。
南京能够入选“文学之都”,在文化创意经济的推动之外,更得益于自身的深厚底蕴。尽管南京的文化创意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文学之都”的申请评定,是要考察包括文脉,出版,城市的文学氛围,外国文学的传播与译介,国际间文学艺术交流等整体状况。此外必须承认,南京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城市之一,其文学自成体系,本应很难受到西方主流社会的认可,但这次南京成功申请“文学之都”,则体现了其媲美已有“文学之都”的硬核特征:
第一,南京保留着悠久的文学创作传统。
作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南京自六朝文化到民国文化再到新中国文化蜿蜒以降,已有0年的文学传统。回溯青史,南京曾涌现出大量的文学名家,在诗词、戏曲、小说多个领域创造出无数的经典作品,《诗品》《文心雕龙》《昭明文选》《红楼梦》《桃花扇》等均出自南京。正因如此,我们能够理解那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与大江东去浪淘尽,虎踞龙盘兴亡处与年来肠断秣陵舟,雨花台、栖霞寺、玄武湖,还有王谢燕子的乌衣巷和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在历史钩沉的生花妙笔下,南京散发出独特的东方美学意味。
近现代以来,鲁迅、巴金、朱自清、俞平伯、张恨水、张爱玲等文坛巨匠也都与南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国作家赛珍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代表作《大地》就是在南京创作完成的。当代南京同样名家辈出,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一代南京作家们集体发声,对当代文坛产生了重大影响,也成为当代文学史中举足轻重的南京作家群。这些作家包括韩东、苏童、鲁羊,还有叶兆言、毕飞宇和周梅森等。
南京作家群的出现,一定得到了《钟山》《山花》《雨花》等文学刊物的鼎力协助,也不能缺失众多文学社团交往所形成的文学集聚效应。这些刊物和社群所构筑的文学场境,加强了南京作家之间的联系,也实现了与其他城市作家的互动,从而使得南京对当代文坛产生重大影响,也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上引人瞩目的作家群体。
第二,南京培育了浓厚的传播与阅读氛围。
据考察,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南京不仅将超过种的世界名著翻译成中文(影响深远的《追忆似水流年》首个中译本便源自南京),也将诸多中国文学名著传播到全世界(一直以来,南京出品的全本翻译《红楼梦》《儒林外史》被认为是该书最好的英译本)。
在南京,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共图书馆(江南图书馆)即设立于此。现在,南京除却南京图书馆(省级图书馆,中国第三大图书馆)和金陵图书馆(副省级图书馆,曾获文化部“一级图书馆”称号),活跃着近家读书会,还有上千家文学社群和协会团体。
其中,先锋书店被人们热切地称为“南京文学客厅”,它如同古根海姆博物馆般拉动了南京城市形象与旅游经济(古根海姆博物馆是一次著名的城市品牌决策案例,即一个博物馆拯救了一座城市),并数次被CNN、BBC等评为世界“最美书店”。
第三,南京以众多高校形成了规模庞大的文学教育矩阵。
根据教育部第四次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显示,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排名第五(戏剧与影视文学排名第四),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排名第十二,南京艺术学院戏剧影视学学科排名第八,并且,还有东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晓庄学院、南广学院等数十所高校的中国语言文学、戏剧影视文学、哲学、新闻传播学等学科专业共同组成的教育队伍。此外,南京高校具有多处办学空间。
近些年,南京诸高校纷纷入驻江宁大学城(15所高校)和仙林大学城(10所高校),再算上老城的校区,每所大学的办学空间和办学资源都获得了巨大提升。
第四,南京以大量的历史建筑赋予城市瑰丽的文学想象。
无论是明孝陵、朝天宫、中华门、阅江楼等古代文化建筑,亦或是美龄宫、大华大戏院、汇文书院钟楼、江南水师学堂等民国建筑。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南京将其丰富多样的历史建筑点缀在无数文学作品中。就民国建筑而言,它们不仅数量繁多,并且规格极高、种类完全,是20世纪前半叶城市规划与建筑的艺术结晶,成为今天南京申请“文学之都”的重要文化资源。
以浦口火车站为例,它作为中国唯一完整保存旧时风貌的火车站,成为中国第七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如今已被建成一座“民国风情特色小镇”。提起浦口火车站,它就是朱自清《背影》中的那个火车站。每当人们游到此地,书本中描写的场景也许便跃上眼帘:父亲迈着蹒跚的步子,爬上月台去给儿子买橘子。想到这里,游客是否会像朱自清一般潸然泪下。无论如何,这座百年老站,像是今天的南京城一样,带着文学的历史风尘,向着世界整装待发。
总之,南京不仅是一座具有丰厚文学遗产的城市,他在城市文化创意发展水平,文学传播与氛围建设、文学教育普及程度,城市建筑风貌等诸多方面足以媲美任何一座已有的“文学之都”,并无愧于“天下文枢”之誉。朱偰先生曾言,“此四都之中,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宏伟,以及与民族患难相共,休戚相关之密切,尤以金陵为最。”相信这是对南京能够成功申请“文学之都”的最好评价。
部分资料来源:刘赛,“创意”能力提升与城市文化品格塑造——南京“文学之都”建设问题研究,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