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以来讲究一个“食”字,《孟子》中讲“食色性也”,将食排在第一位,无论对王公贵族还是普通百姓来说,饮食都是天性,也是最基本的生存要素。
然而从古至今,不同阶层在饮食上的巨大差异让人触目惊心。魏晋时期兵荒马乱,处于最下层的难民为了生存不得不“易子而食”。与此同时,达官贵人奢侈成风,大臣何曾每天用于饮食的钱财超过万金,仍然感叹味道不好,无处下筷,留下了“何曾食万”的讽刺故事。
今天要谈的重点不是这种贫富差距,因为历史上的描述已经够多,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对此种状况赤裸裸地揭露。接下来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一些轻松有趣的话题——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当中的饮食情结。
四大名著作为中国的传统瑰宝,是一座座取之不尽的文化宝藏,被人挖掘出的内容已经不计其数。这次,就让我们从与“饮食”有关的视角切入,分别看看四大名著中那些有趣的细节。
《西游记》:披着神话外衣的西天取“食”之路
尽管四大名著内容各异,但无一例外都有很多贴近日常生活的画面,在有关“饮食”的内容上花费了不少笔墨。
《西游记》虽然是神话题材,可其中的神仙绝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之辈,如来佛祖在降服大鹏的时候就这样说过:“我管四大部洲,无数众生瞻仰,凡做好事,我教他先祭汝口。”
在师徒四人的取经路上,猪八戒贪嘴自不必说,就连孙悟空也经常开小差,去龙宫天庭的老友那里讨杯酒喝。
所有这些都和饮食息息相关,更重要的是,饮食在《西游记》的情节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孙悟空大闹天庭的一个原因就是偷吃蟠桃搅乱了蟠桃会,后来还偷吃人参果惹恼了镇元大仙,就连孙悟空自己也多次被妖怪当食物吞进了肚子,让人忍俊不禁。玉皇大帝曾经因为凤仙郡糟蹋了自己的供奉大发雷霆,各路妖怪更是对唐僧肉念念不忘。
这些情节大家耳熟能详,但很多人可能没有注意到的一个细节是,取经路上有一个屡试不爽的套路也和“饮食”有关,就是孙悟空经常为了给唐僧化缘,暂时离开以后唐僧不听劝告,给了妖怪可乘之机,从而引出了后面的遇险。
由此可见,饮食这条暗线贯穿着整个取经历程,从一定程度上说,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之路叫做西天取“食”也未尝不可。师徒四人大部分时间都是风餐露宿,像极了吃不饱饭的普通百姓,所以偶尔遇到一顿美食后会风卷残云:
前面是五色高果,俱巧匠新装成的时样。第二行五盘小菜,第三行五碟水果,第四行五大盘闲食。般般甜美,件件馨香。素汤米饭,蒸卷馒头,辣辣灶灶腾腾,尽皆可口,真足充肠。
《三国演义》:饮食“以小见大”,为塑造人物性格创造了条件
如果说《西游记》里出现的饮食部分大多是为了情节需要,那么《三国演义》中的饮食则很好地体现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像《三国演义》这类背景宏大的历史小说,其实在人物形象方面很容易陷进千篇一律的俗套,因为在气势恢宏的背景当中很难使用太多的笔墨描写琐事,这时候只能以小见大,和饮食有关的部分就成为了塑造人物性格的首选。
《三国演义》中最能彰显曹操性格的一场误会就是因为食物引起,吕伯奢一家热情招待被通缉的曹操和陈宫二人,就在准备杀猪做饭的时候,性格多疑的曹操误杀了吕家男女老少七口,而知道是一场误会之后,曹操毫不犹豫地将吕伯奢杀死,留下了那句千古名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刘备落寞期间,猎户刘安因为没有食物招待而杀掉了自己的妻子,作者本意是想以此来说明刘备仁厚,深受百姓的爱戴。但是今天看来艺术效果适得其反,将人肉当食物在任何时代都是不道德的事情,难怪鲁迅会感叹“刘备之长厚近似伪”。
有趣的是,曹操和刘备的一次正面交锋也和饮食有关,就是大家津津乐道的青梅煮酒。试想一下,如果曹操和刘备两人在正式场合正襟危坐,谈论天下各路英雄,这种情形难免会显得高高在上。
而将两人这种暗地交锋设置在一场贴近生活的“酒局”当中,不仅让读者感到亲切,更能将暗涛汹涌的紧张感和看似平和的外表形成强烈反差,之后刘备借惊雷掩饰自己的紧迫更是神来之笔,艺术效果十足。
《水浒传》:好汉们对饮食的迷恋和崇拜
和《西游记》《三国演义》相比,《水浒传》中的食物被赋予了更深层的含义,好汉们大都不近女色,但他们对食物有一种偏执的迷恋,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是他们理想社会的宣言。
他们不怕天,不怕地,不怕官司。论秤分金银,异样穿绸锦,成瓮吃酒,大块吃肉,如何不快活?
《水浒传》大体上可以看做是一部“男人”的戏,所以书中的饮食多了几分粗犷和豪迈,好汉们吃饭时往往都是狼吞虎咽,而作者对饮食的有关描写非常见功力,就如这段对鲁智深的吃相描写:那庄家连忙取半只熟狗肉,捣些蒜泥,将来放在智深面前。智深大喜,用手扯那狗肉,蘸着蒜泥吃,一连又吃了十来碗酒。吃得口滑,只顾要吃,那里肯住。
这里对食物没有过多的渲染,但是仅凭“吃得口滑”几字就把鲁智深大快朵颐的形象表现得活灵活现,同时彰显出了人物性格的豪爽。
类似的还有吴用和阮氏三雄的一场吃喝:
小二哥道:“新宰的一头*牛,花糕也似好肥肉。”阮小二道:“大块切十斤来。”阮小五道:“教授休笑话,没甚孝顺。”吴用道:“倒来相扰,多激恼你们。”阮小二道:“休恁地说!”催促小二哥只顾筛酒,早把牛肉切做两盘,将来放在桌上。阮家三兄弟让吴用吃了几块,便吃不得了。那三个狼餐虎食,吃了一回。
阮氏三雄身上的江湖气息是梁山好汉性格的代表,而智多星吴用则是梁山上为数不多的“读书人”,两类角色形象和性格的反差体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食物也是《水浒传》中崇尚武力的一种象征,是好汉们快意恩仇的资本,吃得越多意味着力量越大,所以好汉们在斗勇之前通常要先饱餐一顿,武松打虎和打蒋门神之前都是酒足饭饱,鲁智深在饿着肚子和吃饱以后的战斗力判若两人。
有趣的是,《水浒传》还给后世留下了一种很有特色的小吃——“武大郎炊饼”,在今天的大街小巷上经常能看到武大郎打扮的身影。
《红楼梦》:锦衣玉食背后的梦幻泡沫
之所以将《红楼梦》放在最后,是因为相较于其它三部,《红楼梦》最贴近现实生活,《西游记》的浪漫神话、《三国演义》的群雄逐鹿、《水浒传》的快意恩仇都只适合存在于想象之中,而《红楼梦》,是对社会生活全景式的刻画。
与《西游记》中的各路神仙相比,林黛玉更具有不食烟火的气质。与《水浒传》这部“男人书”也不同,《红楼梦》表现得是儿女情长,贾府中每逢佳节都会大摆宴席,所以对饮食的描写也更精致、更细腻。
当然,这种锦衣玉食的生活只存在于大观园这种世外桃源里,外面的世界同样凄凉,就连刘姥姥这类在当时算的上是“富农”的阶层也只能对大观园的奢侈望洋兴叹。
在《红楼梦》第五十回“怡红院劫遇母蝗虫”里,贾府内关于茄子的做法就让刘姥姥大开眼界。事情的起因是刘姥姥吃到贾府的茄子后觉得味道甚好,于是问这道菜的做法,王熙凤这样回答:
这也不难,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刨了,只要净肉,切成碎丁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磨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
刘姥姥自然对这种做法闻所未闻,不禁感叹难怪如此美味,吃个茄子竟然要十多只鸡来当配菜,这种锦衣玉食的生活岂是一般人家所能企及,而这只是大观园再普通不过的菜品,其奢侈程度可想而知,与后文大观园的没落埋下了伏笔。
众所周知,《红楼梦》后四十回是高鄂续书,后四十回的风格和原书有很大反差。经常被人诟病的一点就是前书对食物的描写非常精致,而后书一向“不食烟火”的林黛玉居然吃起了五香大头菜和火肉白菜汤,使得这个角色形象大打折扣,让人哭笑不得。
结语
四大名著中和饮食有关的内容还有很多,上述这些不过是冰山一角。除了四大名著之外,其它古典文学中有关饮食的记载也是层出不穷,《汉书》中的食货志、宋代林洪的《山家清供》、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明代高濂的《饮馔服食笺》,凡此种种,都说明了饮食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特殊地位。
现在临近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热闹的节日,美食当然也是必不可少,在品尝了各种美食之后,不妨欣赏一下四大名著,会别有一番风趣。如果你还没有完整地读过四大名著,不要再犹豫了,四大名著本身就很有年味儿,何况书中还有无尽的宝藏等待你去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