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在回母校参加同学会的飞机上,我打开电脑新建文档,敲出了“寻味中国”四个字。7月16日,《寻味中国1兰州牛肉面》发布,那时候并没想到,这原以为可以轻松散漫书写的饮食游记,竟能写到今天。
其实不止百篇。算上没编号的哈工大特别篇等,冠之以《寻味中国》的文章计有篇。如果加上记录了新马泰中式料理的《寻味中国海外篇》系列15篇,本系列实为篇(不包括本篇),总字数近二十万,由作者拍摄并后期处理的饮食、风土类照片近幅。
绝不在别处摘抄大段文字,亦不重复自己,是我坚持的写作风格。除论述饮食文化的文章——如《哈尔滨的啤酒》——会使用网络图片并特别声明外,《寻味中国》系列,图文原创性经得住任何检验。
作为饮食游记,这个系列大多数篇幅,介绍的是笔者品尝某一特色饮食的经历,都是在其原产或邻近地区。在第一篇中,我找来了一张全国地图,在兰州位置上画了个圈。当时想,只要一篇篇写下去,足迹就能布满中国大地。两年过去,看地图似乎还不理想,其实也有了80多个圈圈,覆盖了除宁夏、吉林外中国大陆全部省市自治区。
这些特色饮食,多是寻常百姓吃的廉价简餐、小馆子里的家常菜,最多的是面条、包子、米粉,平均价格15元左右,实难登大雅之堂,一看就是穷酸写的东西。
其实,筹划本系列时,准备选择的就是这类家常菜和小吃。多年前开始走遍中国的旅行时,我要求自己只踏进当地餐馆,找传统饮食,无论口味是否习惯,因此,全国各地特色饮食照片也积攒了不少。以现有的照片继续写下去,两三百篇也不成问题。
随着写作的继续,我愈发认可这一方向。《寻味中国》所表达的不仅是吃,我本人不算好吃,在家也不算讲究,和朋友聚餐也很少点菜。加之自己味觉不够敏感,难以体会烹饪的细微之处,像老饕般生动地描绘饮食之欲的释放与满足,我也真是力所不能逮。
《寻味中国》偏重于对各地风土文化的探索与解读:食材从何而来?为什么采用这种烹饪方法?大约在那个年代诞生?受到了多少外部的影响?本地人为什么喜爱这个口味?更深一步的是这一饮食与当地文化相互作用的关系。
传统且大众的饮食由当地可获取的食材决定,是生物地理、商业贸易与运输、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也是生物地理学与地理经济学等人文与地理学研究的范畴。
所以说,传统饮食也是探索一个城镇百年来经济文化发展变迁的切入点,更是一个城市市民性格、市井文化的体现。因此,充斥于各个城乡大街小巷的那些全国连锁和沙县、鸭脖、鸡排、米线、川菜、火锅之类,在旅行中实不值得踏入。除非是在它们的原产地,那些商业区里Shoppingmall、某某广场的美食城里所谓的本地菜,多是中心厨房支撑的现代化餐饮产品,已难接地气。传统的饮食,最好去传统的居民区和老店中寻觅,无论那些百年老店如何傲娇和变味,总有骨子里的东西。
遗憾的是,由于很多时候是独自一人在外旅行,不能经常涉足这类老字号、大饭店,不仅花钱太多,也是暴殄天物。这又是本系列最大的缺憾,大众小吃和家常菜,仅能展示当地饮食文化的某个方面,绝非全部,就如观察一个城市不能仅看老街坊,城市广场和博物馆也要走走才是。然而,文化是多元的,肚量是有限的,荷包是干瘪的,若能在有限的旅行期间内去体会各类饮食,那我就是一头有钱的猪。
《寻味中国》系列和其它文章一样,以前只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