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泉州先生刘德桓杏坛耕耘四十载妙手造福
TUhjnbcbe - 2022/10/14 16:34:00
自媒体短视频运营求职招聘QQ群 http://cgia.cn/news/chuangyi/1592773.html

刘德桓已从医44年

人物简介

刘德桓,男,年9月出生,籍贯洛江。年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中医系,医院主任医师,福建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泉州市第三层次高级人才。医院院长,泉州市中医药学会第五、第六届理事长;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常务委员、内科分会委员、继续教育分会委员。现任福建省中医药学会传承研究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名誉副主任委员、泉州市中医药科学学会联合会执行主席、泉州市中医药学会第七届监事长、泉州市中医药学会传承研究分会主任委员。从事临床医疗、教学、科研44年,中医基础理论扎实,临床经验丰富。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主编《高血压病中西医结合诊治研究》《刘德桓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临证经验医案集要》《中医养生与常见病健康指导》等专著3部,参与《中国民族民间秘方大全》《中国少数民族验方大全》《泉州民间偏方选编》《新编中国药膳学》和《新编泉州本草》等5部专著的编写。主持过省、市级多项中医重点科研工作,先后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15项。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第五批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年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建立“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同年被福建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福建省名中医”称号。

□记者吴拏云实习生吴雨凡/文木票/图

门诊中的刘德桓(右)

刘主任(指刘德桓)从事临床工作近40年,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治有独到之处,提出了“化瘀浊、益肝肾”的学术思想,在中西医结合理论、临床、科研、新药研发等领域有许多建树。更可贵的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刘德桓主任依然潜心岐*,笔耕不辍,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主编《高血压病中西医结合诊治研究》一书,并参与编写《泉州民间偏方选编》《中国民间实用验方大全》等多部专著。医院实习时与刘德桓主任相识,当时刘主任是我的带教老师,多年来交往甚多,我对刘主任的人品和学识十分钦佩。《刘德桓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临证经验集萃》分为医路篇、医论篇、医案篇三个部分。该书是刘主任诊治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理论成果和临证精华,其中有许多是第一手的临床经验和心得体会,尤为难得。

——《刘德桓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临证经验集萃·李序》李灿东(福建中医药大学校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

1.先生您年考入福建医科大学中医系,当时为什么选择学医?在中医系,您的主要导师有哪几位?

刘:我年9月高中毕业后回老家务农,年被推荐上大学。我们家也算得上是书香门第,我的太祖父、祖父、父亲、叔父都是读书人,一家子都很重视读书。我父亲是小学教师,叔叔是省地震局高级工程师,他们对中医学也多少有所了解和兴趣,家里藏书有不少是中医书,甚至有手抄的中医书。因此有机会上大学时,他们极力建议我选择医科。我有个表伯父是华侨大学中文系教授,他对中医情有独钟,更是力劝我报读中医专业。当时我对中医了解不多,就按家长的意见选择学中医了。

刚入学时,我被那些枯涩、深奥、抽象的中医理论如阴阳五行以及一大堆要背诵的医学经典如《汤头歌诀》《药性赋》《病机十九条》等,弄得晕头转向,有点后悔选择学中医了。但当时福建医科大学的老师们循循善诱,懂得针对每位学生的特点来教导,在他们的帮助下,我逐渐对中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校校址当时位于现在的华侨大学校区内。我们宿舍后面是一座小山丘,每天天刚蒙蒙亮,我就趁6点半早锻炼之前这段时间,拿着课本到后山背课文、歌诀;晚上吃完晚饭就拿起书包和同学到图书馆看书。

大学三年里,所有授课老师都是我的导师。但从中医角度来讲,对我影响最大的主要导师是肖熙、俞长荣、杨春波、周石卿、*荣忠、陈齐光、赖义初、戴锦成、李植延、陈雨苍等福建中医名教授。今天我在医学道路上能走这么远,实在是要感恩这些老师们的辛勤教诲。

另外,在大学里遇到初中的同学王秀宝,后来成为我的妻子和同事。

2.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医院、诊所其实并不多。毕业后,您是怎么就业的,顺利吗?

刘: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医院、诊所确实不多,很多医科毕业生,尤其是学中医的学生很难找到称心的工作单位。大学期间,我医院和福建医院见习、实习,当时心里就一直期望毕业医院的其中一家。年毕业后,我顺利地医院中医科工作,真是天如人愿,感觉非常幸运。医院工作时,有幸跟随张志豪、郭鹏琪、林金长、钟秀美等名医出门诊和查房。年又奉调至医院工作至今。

查阅医学典籍

3.医院的前身是泉州市第一中医诊所。年,医院中医药部分、市中医门诊部两方面的资源,医院。您恰好也是在那年进入该院的,能请医院初创之时的大致情况吗?

刘:准确地说,医院是创建于年。其前身可追溯到年由留章杰、傅铮辉、林扶东等7名中医成立的泉州市第一中医联合诊所,以及同年9月张志豪、朱希亨、蔡友敬等联合之前的7位中医共同组医院。医院、泉州市市民门诊部、医院合并医院。

年8月15日,医院中医药部分和市中医门诊部(医院)两方面的资源整合成立了医院,蔡友敬为首任院长。建院时编制人员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人。这批卫生技术人员中有医院的中医药人员,我是其中一员。

医院初创之时,工作条件是非常艰苦的。医院选址温陵南路,原规划用地45亩,先期征地17.5亩(后来用地面积未再扩大)。当年的温陵路还很荒凉,风沙很大,一下班诊室到处是土沙。医院建有四层门诊楼,设置内科、外科(附蛇伤科)、妇科、针灸科、痔疮科、儿科门诊等6个临床科室,检验科、放射科、心电图3个医技科室和中西药房等其他辅助科室。最初只有张病床,远远不够用,到年底实际开放病床张。全院医疗设备只有一台X光机、几台心电图机,检验科只能做三大常规。医院医院的坚实“后盾”,在那些年里给予了不少急诊、生化检查等方面的技术支持,碰到重病病人,医院还会派出主任医师来会诊、指导。当时一到值夜班,医院大多整夜不敢休息,尽心尽力地照料病患。虽然工作条件不如之前在市医院,但我和同事们的工作热情很高,毕竟中医人有了自己的家。

医院的发展很快,转眼到了年,泉州市*府投资6亿元建设位于鲤城区江南街道笋江路医院新院区,医院占地亩,年8月医院整体搬入新院址。医院医疗仪器齐全,设备先进,名医荟萃。回首当年,令人感慨,如果没有当时的艰难起步,又怎会有今天的辉煌。

4.在中医领域,很多医生学有师承。您在医术上有没有什么师承之说?

刘:回首从医44年来的风雨人生路,除了之前提到的福建医科大学多位名师的教诲外,还得到沈绍功、范德荣、杨春波、蔡友敬、张志豪、郭鹏琪等名医的悉心指导。这些名医中,张志豪老师和郭鹏琪主任在我从医路上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所以说,我虽然毕业于院校,但在医术上也是有师承的。

我毕业后在泉州市医院中医科工作,当时的科主任是郭鹏琪主任。上世纪80年代初,郭鹏琪主任率先开展了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病的研究。众所周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内医疗条件差,中风的死亡率非常高,郭主任潜心研究这块领域,可以说是给患者带来福音。正是在他的指导下,我掌握了中风病、冠心病等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方法和基本用药。

还在学生时代,每逢医院见习,随张志豪老师看门诊。张老师有个特点,就是记忆力超群,比如遇上伤寒病患,症状是医书上描述的哪一条,他可以当场脱口而出,给病患详细解释病因、病理等,赢得病患的信赖。我在一旁边听边记,耳濡目染之下,对于医学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大学毕业后,我医院工作,其间又跟随张志豪老师门诊和查房、听先生讲课。实际也是从那时起,我才真正成为张志豪老师的记名学生。张志豪老师在70多年的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较成熟的诊疗经验和学术思想,即“五脏并治、特重脾肾、和调阴阳、护阳为要、以平为期”的学术思想。我近年总结出运用“化瘀浊益肝肾”思想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就是秉承于张老的学术思想的。张老的用药风格就是“少而精准”,他开的药很少超过九味的,几乎都不开“大方子”。现在我用药也是学张老,尽量避免开“大方子”,每张处方大多是八九味药,很少超过12味。张老的教诲对我意义重大,说张老是我从医路上的“一盏明灯”,这是毫不为过的。

张志豪老师当年是《泉州中医药》编辑部副主任和《仲景学刊》编委。编辑部成员每周多会安排审稿会讨论对稿件的处理意见。因为我当时的宿舍刚好在编辑部隔壁,所以张老经常要我帮忙编辑部做些来稿登记或抄写一些改动后的稿件等工作。虽然忙一点,但我学了很多东西,诸如可以旁听和观摩编辑们是如何审稿、如何评价稿件质量和如何修改稿件等。张老师有空时还会结合某些稿件给我讲述医学论文的撰写方法及技巧,鼓励我将平时读医籍的心悟、跟师的心得和临床经验体会整理成文章。我试着写了几篇,张老从写作方法、内容、结构和标点符号一字一句地帮我修改,所以我在刚参加工作不久就有几篇习作在《泉州中医药》《仲景学刊》和《福建中医药》上正式发表,之后先后发表了70余篇论文和几本专著,多得益于当年张志豪老师的指教。

刘德桓(左)与老中医郭鹏琪交流医学心得

5.医院大门的年轻医者来说,可能要面对患者的不信任和冷漠,当初您是怎么处理这种情况的?

刘:刚毕业的医者,不管是出门诊或查病房,遭遇患者的冷漠或不信任对待,这是十分常见的事,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患者会担心你的阅历不够、经验不足等。遇上这种情况,当时的我虽然也曾苦恼,但并没有灰心泄气,而是采取以下几个方法:一是耐心、友善地对待病人,博取病人的好感;二是真诚地告诉病人自己对这个病的认识和治疗该病的把握性,让病人选择是否继续让我诊治;三是用患者和家属听得懂的语言和方式,向他们讲清楚该病的病情发展、预后及治疗方案,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四是主动争着为患者诊治,对危重患者,常不眠不歇待在病床前,观察病情;五是虚心向高年资和上级医师请教,常邀请他们和自己一起进行诊疗活动;六是更加努力钻研技术,及时更新知识,包括参加学术会议和进修,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这些都需要一个过程。多年求索,多年艰辛,我的医术精进了,也慢慢赢得了患者的信任。

记得年,安溪一位80多岁的吴姓患者,患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急性左心衰竭,医院,被告知不治,嘱之速回家“顺其自然”。其家属抱着求生的医院,我接诊后和科室同事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尽力抢救,终于使患者化险为夷。治愈出院后,该患者逢人便讲“这条命是刘医生给的”,介绍了好几位病患来找我看病。这也让我攒下了一定的口碑。所以说,取得病人的信任是很重要的。

年6月,医院进修,医院一个电话,把我从福州追回泉州,原来有一台湾同胞,因中风偏瘫,在中国台湾和美国、医院治疗无效,特地慕名到医院求治。我和同事们运用中医中药为其诊治,半个月后,患者生活能基本自理而出院。之后,这位台湾同胞又先后介绍了多位同类患者来求治,均获满意疗效。

6.高血压病可以说是一种常见病了,其治疗方案也是民众十分关心的话题。您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提出“化瘀浊益肝肾”思想,创制“瘀浊清颗粒”用于高血压病的治疗。能否简单解释一下“化瘀浊益肝肾”为何会对高血压病的治疗产生效果?

刘:高血压病多见于中老年人。这个病有个可怕之处就是患者常会忽视它,没能及时就医治疗,最后诱发中风、冠心病等更严重的疾病。高血压病目前依然存在“知晓率不高、治疗率不高、治愈率不高”的情况。高血压病患需要长期吃药,这对他们也产生了一定的心理负担。中老年患者正处于肝肾逐渐亏虚的阶段,而此时性腺机能也开始衰退,因此高血压病发生的核心病机是肝肾不足、痰瘀阻络,也就是多以正虚为主、兼夹痰瘀。常见头晕、头痛、失眠、性功能下降,甚至中风等症状;而服用西药降压可能伴有心悸、性功能下降等副作用。

我采用“化瘀浊益肝肾”治疗高血压病,对处于一期阶段的高血压患者,其处方用药侧重于调整机体的整体功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特别是可明显地改善患者的主观感觉、自觉症状、心理状态等,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这种生活质量包括睡眠状态、心理状态,甚至性功能等方面的状况。从我们中医的理论上来讲,这种疗法是“增效减*”,是可以起到比较良好的效果的。

年教师节,刘德桓、王秀宝伉俪(前排中)与部分学生合影。

7.您年就曾荣获福建省首届青年中医科技优秀奖。“中医科技”这几个字非常醒目,中医如何与现代科技并行发展,对于这个事情您怎么看?

刘:从事临床医疗、教学、科研40余年,我对中医如何与现代科技并行发展的认识是逐步加深的。年获得福建省首届青年中医科技优秀奖是个良好的开端。这些年,我承担或参与了多个省级、市级中医临床科研项目,15个项目获得了科技奖;还有2篇论文先后获得福建省青年中医论文大奖赛和福建省中医论文比赛一等奖,并由此研制了“瘀浊清颗粒”“健脑合剂”“中风康复丸”“中风再造丸”等药在临床上使用。

记得在医科大学学习时,我们老师就曾教导说:“作为一名好医生,除了会看病,还要会教学和科研。”其实说白了就是临床和科研要两手抓。张志豪老师就给我们做出了非常好的榜样。中医学科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临床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传统中医药中蕴含着丰富的医疗经验,需要我们不断深入挖掘,另一方面现代科技不断进步,中医人要持续坚持中医思维,以科学技术助推,这样才能让中医药得到更好的发展,走得更加长远。

中医药从诞生至今一直不断向前发展,尤其是在这几十年当中,中医药不但逐渐复兴,还逐渐走向了国际,如今中医药学已经成为被国际认可的医疗体系,具有很强的不可替代性。随着中医药的发展,未来中医药现代化是必经之路,也是中医药正在走的道路,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来推进中医药发展,科学地认识中医药、发展中医药很重要。

8.您从事临床医疗、教学、科研40余年,这期间经历的重要事件应该非常多,有没有哪些让您难忘的人或事?

刘:44年一路走来,风风雨雨、酸甜苦辣都有过。其间我经历的重要事件很多,让我印象最深的人还是早年的那批老中医,如蔡友敬、张志豪、骆安邦、吴光烈、钟秀美等人。他们术精德高,一生服务病患,初心如磐。除了临床治疗外,他们还切实做好“传、帮、带”,帮助年轻医生快速成长。当时泉州中医界还有“三老之说”,即指骆安邦、吴光烈、蔡友敬,他们是全国第一批老中医药学术经验指导老师,是值得钦佩的老中医。泉州中医药今天能发展到这个地步,跟这些老中医的辛苦努力是分不开的。现在这批老中医很多已经走了,但他们身后留下的宝贵财富,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泉州中医药事业发展太快了,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势头很猛。医院的发展也很迅速,目前是福医院、医院、医院。从业人员从建院之初的多人,发展到了如今的1多人。人员素质、技术水平、诊疗技术、医院环境均达到新的高度。这样的发展让我看在眼里,乐在心上。

*和国家是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的,3年国务院制定的中医药条例,对促进、规范中医药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9年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医药法》。中医药法第一次从法律层面明确了中医药的重要地位、发展方针和扶持措施,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中医药振兴发展确实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这些都让我印象深刻。

近年来,泉州中医在抗击SARS、禽流感和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尤其是新冠肺炎流行以来,我们积极开展中医药防疫工作,我和其他中医专家以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型冠状病*肺炎诊疗方案》为指导,结合泉州气候、地域、居民饮食习惯等实际情况,拟定了泉州版的新冠肺炎的预防方和治疗方案。全面参与新冠肺炎的预防和医疗救治工作,进一步提升疫情救治能力,减少危重症病例,增强市民防护意识,为打赢抗疫战贡献了中医药力量。为此,年11月我被省委省*府表彰为“福建省抗疫先进个人”。

7年,刘德桓(站立者)主持了“中国泉州—东南亚中医药学术研讨会”。

家中珍藏许多古老的医书

9.中医药领域实际上存在着许多民间秘方、偏方,您是泉州市中医药学会第五、第六届理事长,七届监事长,泉州中医药学会在对民间优秀秘方、偏方的甄别、收录、保护方面做了哪些贡献,能请您介绍一下吗?

刘:中医历经五千年而不衰,留下许多偏方、秘方,民间素有“小偏方治大病”“单方气死名医”之说。有些说法虽有夸张之嫌,但其疗效几乎有口皆碑,深入民心。但大部分民间偏方流传渠道往往单调而秘密,不少传统的神奇药方濒临失传。

我记得上世纪70年代初,泉州卫生局曾收集整理了一小部分的偏方、秘方,但总量少,而且没有获得广泛的流传。8年,时任泉州市*协副主席苏小青(她是中医出身且担任过泉州市卫生局局长)发挥领导组织优势,把征集民间偏方作为服务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决定出版《泉州民间偏方选编》一书。历经两年的努力,完成了征集、撷选、编辑等组织工作,于年3月正式出版了《泉州民间偏方选编》。当时我是泉州市中医药学会第五届理事长,参与了该书的编撰工作。通过中医药学会这个渠道向会员、中医药人员广泛征集散落在民间的偏方,共收集到各类方剂多方。之后组织市中医界名老专家进行科学论证,初步筛选出安全、实用、有效、经济实惠,且取材方便、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有助于读者及相关患者掌握的民间秘方、偏方余个。之后,把中医药学会专家初筛的方子送交《泉州民间偏方选编》编委员;又经编委会组织的专家多轮论证,最终采用余个方子。这本书的问世证明了“中医高手在民间”,可能还有不少有用的中医偏方、秘方,尚待发现。以后如果有机会的话,还是想再发掘、再发现。

10.年您被福建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为“福建省名中医”,同年还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省卫计委分别批准建立“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福建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请谈谈这样的工作室对于名医传承有哪些实质性的帮助?

刘: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中医药传承强调实践,重视临床能力的培养。中医传承在以前主要有两种:一是家传,二是师承,三是私淑。前面两种比较好理解,第三种是指崇拜某医生,通过熟读其医学专著来研究、学习他的医术。但在当下,大部分传承则是以院校科班教育为主要模式。这个模式有它的特点和好处,院校毕业生一般来说行医较规范,能按书本上的标准化流程来操作。但是院校科班教育也有它的不足之处,那就是实践经验较少,临床能力相对较弱。我们知道,每位老中医一般都有自己的学术思想、用药方法、用药经验,每个中医流派也都有不同的核心学术思想和用药方法,这些东西是很难在院校教学过程中学到的。

国家医药管理局总结年以来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的经验,形成了“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制度,使“名老中医师承带徒”成为建设名医工程的重要模式。各省市开展的省级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继承工作,包括名老中医工作室或研究室,也是师承带徒的延伸。

作为国家级和省级两个名中医传承工作室的项目专家,通过数年的建设,我深刻体会到传承工作室对于名医传承是有很多实质性的东西。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要求,名中医工作室的建立,就是要以名老中医为核心,以临床跟师侍诊为主要形式,依托导师学术思想开展临床诊疗和科研活动,力求从学术思想、思辨特点、临床经验、医案医话、成才轨迹、师承授受等多个角度继承、发展导师的学术思想。

名中医传承工作室的建设有很具体的实施细则,如要求导师须发表多篇论文,以及出版2—3本专著;学生要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要有科研课题,要整理导师的病案和临症心得。导师对学生的论文要有审阅批语等。这些就决定了导师与学生要真抓“实学、实做”。工作室以传承中医学术经验为核心,将学院教育与师承培养结合起来,取长补短、相互配合,共同传承、共同提高,推动了中医学科发展,体现了中医学术继承(包括流派产生)的规律。这几年,14名工作医院或科室的主要业务骨干,他们不论是理论素养或是临床经验都有非常显著的提高。可以说,名中医工作室的建立对于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使中医药代代相传有重要意义。

今年4月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了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验收合格名单,我的工作室顺利通过验收。

主编或参与编纂多部重要著述

年颁发的“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证书

11.虽然您已年过七旬,但一直没有停止耕耘的步伐。听闻最近您主编的《泉州市中医药志》一书即将出版,为泉州市的中医药立“志”,这是大事。能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该书修纂的起因、内容以及进展吗?

刘:泉州市是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积淀深厚,泉州中医中药为泉州人民的繁衍生息贡献巨大。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泉州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也涌现出一大批名医、名药。过去泉州市从未单独编纂过中医中药方面的志书。改革开放后,当时的泉州市科委和泉州市卫生局编撰的《泉州市科学技术志》和《泉州市卫生志》虽有专门章节论述泉州中医药的发展史,但史料记载大多比较分散零碎,且受篇幅限制,未能全面地体现泉州中医中药千余年的发展历程。因此,编撰一部较完整反应泉州市中医药发展历程的志书是有必要的,也很有意义。

我从年起担任泉州市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7年至年担任泉州市中医药学会第五届、第六届理事会理事长,年12月改任第七届理事会监事长,同时还兼任全国、福建省中医药学会多个专业分会的职务,所以对泉州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历程比较了解,手头掌握的资料也相对较多。所以很早之前我就有了编写泉州市中医发展史的念头。

年,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组织编撰闽西、闽南、闽东中医药史,指定由泉州市牵头编撰《闽南中医药史》。泉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定泉州市中医药学会负责编写,并于年6月成立了《闽南中医药史编写组》,指定由医院院长、中医药学会第七届理事长孙伟芬和我任组长。编写组几次开会决定,先编写《泉州市中医药志》,然后在此基础上再编写《闽南中医药史》,征得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同意后开始着手编写。

泉州中医药的活动事件纵跨唐宋时期至21世纪20年代末期,长达余年,编写小组全面查阅有关科技档案、资料,将所收集到的资料反复考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然后由编辑室统稿、撰写初稿约75万字,打印发给有关单位审阅修订,多次召开专题座谈会,经过近3年的反复修订,总纂成书,得稿约50万字。福建省第二医院名誉院长、国医大师杨春波教授和福建中医药大学校长、全国名中医李灿东教授为本书作序。目前该书即将正式出版。

《泉州市中医药志》是我市有史以来第一部较全面记述中医药事业发展状况的专业志,翔实记载了余年来泉州中医药的活动事件。彰先贤之功德,颂今世之伟业,现历史之足迹,存史资*,为揭示中医药事业兴衰起落的因果关系,探索中医药的发展规律,为完善人民健康保障体系提供了前有所稽、后有所鉴的重要历史资料。

12.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银发健康”尤其值得

1
查看完整版本: 泉州先生刘德桓杏坛耕耘四十载妙手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