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满怀真挚的传教理想和热情,拉开了近代基督教传入中国的序幕。
他勇敢坚毅,高瞻远瞩,百折不挠,闯出了一条文字传教的新路。
他坚忍不拔,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创造多个中国乃至世界第一:首次完整翻译出版中文圣经,编纂第一部《华英字典》,开办第一所教会学校,创办第一份中文月刊……
他以远见卓识,开创了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先河,书写了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成就卓著,被格拉斯哥大学授予神学博士学位,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并受到英国国王的接见。
他就是第一个来华的基督教新教传教士马礼逊。
心怀大爱,做对世界广泛有益的事
年1月20日,伦敦传教会举行一场特别的欢送大会,欢送马礼逊作为首位、也是基督教新教第一位派往中国的宣教士到东方传教。欢送会场气氛隆重、热烈。大会宣读了给马礼逊的《书面指示》和《告诚书》:
“使用你的中文知识做对世界广泛有益的事:一是你可编纂一都中文字典……二是你可把圣经翻译成中文……”
“你心中必须怀有对救主耶稣最大的爱,然后你才能去教导众人相信并依靠基督,才能本着你的愿望,去提升中国人的思想……””
……
马礼逊,于年1月5日出生于大不列颠岛北部小镇莫佩思的一个贫雇农家庭。全家弟兄姐妹7个,他排行最小,家境极为贫困。为谋生计,全家搬到纽开斯尔,过着“打工人”的穷困生活。因经常缺衣少食,14岁的马礼逊被迫辍学,随父学做鞋匠养家糊口。
但马礼逊并不满足于此。他精力旺盛,求知欲极强。他勤奋好学,读书求知,如饥似渴。他记忆力极强,一个晚上能背诵圣经《诗篇》中最长的一篇――一一九篇。他随身携带圣经及书本,一有空闲随时翻阅,工作之余刻苦学习,常常读书到深夜。马礼逊不但熟读圣经,还研读其他书籍。17岁,他涉猎《宣道杂志》《传教杂志》,全方位装备自己,希望有一天服务福音事工,为主所用。19岁,他省吃俭用,把剩余的工钱做学费,跟一位牧师学习拉丁文、希腊文及希伯来文。21岁,他不顾父母及家人的反对,毅然决然前往伦敦霍克斯顿神学院攻读神学。
年,发生的两件大事,决定了马礼逊的人生走向。一件事,他的母亲因病去世,送别母亲,再无后顾之忧。第二件事,早已加入长老会的马礼逊,向伦敦传教会郑重提出申请,到海外宣教。他信心坚定地说:“求上帝将我置于困难最多和从人类眼光中看来最难成功之布道区域中。”
22岁的马礼逊被伦敦传教会送往逊戈和斯波特传教士学院攻读神学,还学习天文学、医学和中文,接受近两年严格的牧会训练。
年1月31日,25岁的马礼逊肩负使命,独自一人登上“雷米顿兹号”货船,从盖里港(Craresend)出发,前往中国。在美国纽约,马礼逊受到美国国务卿的接见及基督教界人士的接待。他从纽约启程,搭乘美国货船“三叉戟号”,经爪哇、澳门,经过近4个月的海上航行,抵达广州。然而,一个严峻的现实,挡在了马礼逊的面前。清朝*府的禁教令,使他无法进入内地传教。面对重重困难和种种不确定性,马礼逊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在美国领事的帮助下,才得以居留广州。他谢绝了住豪华寓所的安排,坚持过俭朴的生活,独自住在一个小房间里。
马礼逊在工作他殷勤读书,学习中文,生活仿效中国人,饮食衣服都中国化。他的助手米怜说:“最初,他吃中国饭菜,与他的中文教师一同用膳。他的生活方式异常俭朴。晚上所用的只是一盏瓦制的油灯.而树立另一本书在灯旁用来挡风……”
马礼逊“勤学力行,以致中国之语言文字无不精通。””他在日记上写道:“我知大地上的一切都是属于主的,金钱也是属于他的,不过我尽自己所能,希望不需要浪费而能传播福音。”
年2月20日,对马礼逊来说,可谓双喜临门。一喜,这一天是他的大婚之日。在澳门,他与玛丽·莫顿情投意合,永结连理。在写给父亲的信中,马礼逊对自己的婚姻有如此描述:“由于我已和一位我所爱的女子结婚,她又是那么真诚地依恋着我,所以你不必再为我独自一人生活而感到担忧。我心中一直牢记上帝呼召我传福音的使命。我坚信自己不会因结婚而妨碍了上帝给我的使命,相反地,我亲爱的妻子玛丽会帮助我。”二喜,马礼逊接受东印度公司的聘请,担任其译员,有了一个公开的身份,开始其长达25年的译员生涯。
翻译中文圣经,开创文字传教的先河
马礼逊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就是将圣经完整地翻译成中文。
圣经为基督教的经典,是基督徒信仰的基础。没有中文圣经,中国的基督教就成了无本之教,就无法构建自己纯正的信仰体系,令福音传播事工陷入困境。拥有一本系统完整的中文圣经,成了传教士和中国基督徒的共同愿望。
然而,翻译圣经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艰巨而浩瀚,需要通晓东西方文化经典的人才和广博的知识储备。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自明末清初以来,天主教传教士都无法从事圣经的翻译工作。直到18世纪初,巴黎外方传教会的传教士巴色,也只翻译了一部分圣经。
马礼逊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节点,历史性地担负起了系统完整的翻译中文圣经的历史重任!
马礼逊从小在艰苦的环境中长大,练就了坚强的意志、坚韧的品格和个人勇气。他把圣经的翻译视为一项圣工,一项文字侍奉。希望自己的中文译本,使更多的中国人认识基督,认识真理。
他专注,勤奋。为了保证忠实原文,马礼逊把希腊文“公认经文”和“钦定本”当作翻译蓝本,同时还参考其他几个译本。
马礼逊态度严谨,制定了几项译经原则:一是树立正确的思想,虔敬的态度,负责的精神;二是要正确地理解圣经原文的意义、感情和精神;其三,用清楚、正确、熟练的文字,将原文的意思、感情和精神,明明白白地表达出来。
他充分发挥自己精通中西文化、语言的优势,挖掘与运用中国文化的特点,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发挥创造力,不断探索新概念。今天耳熟能详的“天国”、“弟兄”、“福音”、“使徒”等基督教词汇都是来自马礼逊译本。
“在我翻译时,我曾苦心研究如何才可达到忠诚、明白和简洁的境界,我宁愿采用通俗的文字……力求不用异教哲理和宗教的专有名词……务求达到不脱离原著的意义。”务求达到不脱离原著的意义。”
马礼逊来华年纪念邮票马礼逊忠实于原著,力诫晦涩难懂,确保译文通顺、流畅,符合中国人的表达习惯。
艰苦的努力,辛勤的付出,终于得到回报。马礼逊经过11年的不懈努力,于年将圣经全部翻译完毕,首次完成了这一最艰巨最复杂最困难的旷世工程,完成了天主教传教士来华多年所未能完成的事业。年,以《神天圣书》之名出版,史称“马礼逊译本”。
国内外学者对马礼逊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称“马礼逊译本……文笔流畅,通顺易恒,语言符合中国人的习惯”。
马礼逊译本的出版是中国传教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填补了中文圣经的空白,是基督教经典在中国迈出的“历史性一步”,具有开创性意义;是基督教文字传教的开篇巨制与“最大的收获”,掀开了中国基督徒认识真理的“最愉快的一页”,书写了基督教新教圣经翻译的新篇章!
编印英华字典,创办英华书院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疆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的大国,而且更重要的是其拥有无数勤劳智慧、非凡才干的人民。
马礼逊继把基督教的经典圣经翻译成中文后,又把编纂一部介绍中国的大型字典提上了日程。他要把中国介绍给世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编纂的《华英字典》,无疑又是一项艰巨的工程。马礼逊熟读中国文化典籍,大量研究中国的社会*治、文化宗教、生活习俗、教育制度等,为编纂《华英字典》做前期准备。
年,马礼逊着手编纂第一卷。他从嘉庆十二年刊刻的《艺文备览》入手,把中文翻译成英文,汉、英相互对照,按汉字笔画分成二百一十四个字根排列,书后还附有字母索引,历时7年完成;第二、三卷根据音标按英文字母编排,包括单字、词汇、成语和句型的英、汉对照,释词和释物,解释详尽。
年,马礼逊历尽艰辛,历时15年,独自编纂完成,并出齐整部字典共六大本,合计页。《华英字典》对中国宗教哲学、历史文化、天文地理、音乐戏剧、风俗习惯等进行介绍,展现了中国图景,一个现实中国的缩影。《华英字典》的出版,受到西方基督教界、学术界等各界的高度重视和普遍赞誉,并很快成为欧洲大陆了解中国的必读工具书。
《华英字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英汉、汉英字典巨著,填补了中国英汉、汉英字典大型工具书的空白,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百科全书,书写了中国辞书编纂史、中国出版印刷史新的一页,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占具重要地位和价值。
《华英字典》第一卷,年富有远见的马礼逊十分重视教育,认为教育对人的成长、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年,马礼逊在马六甲创办“英华书院”。学校以招收华侨子弟为主,实行双语教学,开设天文、地理、历史、数学、神学及哲学等课程,拓展学子们的知识面,开阔眼界,加深对中西方文化与科学成就的学习和了解,促进了中西语言文化的沟通交流。学子都能流利地用中文和英文读圣经,很多人还能写一手漂亮的中英文并掌握算术和地理知识,会熟练使用地球仪。
马礼逊创办英华书院,是近代传教士开办的第一所中文学校,“开启了中国近代教育之先声”,为中国和东南亚培养了第一批接受过西学训练、视野开阔、特别是会讲英语的知识分子。林则徐南下广州查禁鸦片时的英文翻译哀德辉、第一位华人牧师何进善等,都毕业于该校。
他鞠躬尽瘁,将一生贡献给了中国这片土地
在人类历史上,没有一种文化是在孤立状态中,得到繁荣发展的。不同文明只有相遇、交流、互鉴,在交流中相互影响,才能不断丰富发展,大放异彩。
马礼逊熟读中国文化典籍,他不仅是一位传教士,也是一位文化学者,更是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汉学家。
中国拥有数千年的文明史,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如果不了解中华文明的根本重要性,就不可能理解中国。
作为一位具有开创意识的传教士,马礼逊高瞻远瞩,发挥自身优势,集中力量于文字事工;作为文化使者,他以真知灼见和深邃辽远的眼光,致力于文明的交流互鉴,积极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他率先推进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互鉴,促进近代中国“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年,马礼逊翻译了《三字经》、《大学》、《三教源流》、《太上老君》等中国文化典籍,介绍到欧洲,使西方更好地了解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他编写了《中国一览》、《广东省土语字汇》等重要著作,撰写大量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其汉学研究影响巨大。马礼逊翻译和撰写的一系列书籍,成为西方人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和渠道。
澳门著名的马礼逊教堂马礼逊还翻译、撰写出版了《神道论赎救世总说真本》、中文圣诗集《养心神诗》、《年终每日早晚祈祷方式》、《神天道岁集传》等神学方面的书籍。
马礼逊不仅是近代把西方文化经典翻译成中文,介绍到中国的西方第一人,还是近代比较系统地将中国文化经典翻译成英文的第一位西方传教士。
他努力重新塑造文化间的对话、交流,促进和平、相互尊重,弘扬宽容的精神。有英国“汉学之父”之称的乔治·斯当东认为马礼逊是“公认的欧洲第一流的汉学家”。美国人亨特甚至称马礼逊为“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传教士和汉学家”。。
马礼逊还把创办中外文报刊,作为文化交流,传播信息,拓展宣教事工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年8月5日,马礼逊创办中国近代第一份中文月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介绍中外历史文化及近代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运用中国传统儒学的观点来阐述基督教教义。该刊是中国近代第一份中文期刊,马礼逊也被称为中国期刊第一人,首开近代中国新闻出版的先例,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对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有一定的思想启蒙作用,影响深远。
马礼逊奉献一生,为中西文化交流互鉴,做出了开创性贡献,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开创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年格拉斯哥大学授予其神学博士学位;年他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并受到英国国王的接见。
年12月,马礼逊在英伦半岛与妻子和儿女告别,带着长子乘船回中国。他在船上给妻子的信中写道:“我立定宗旨将整个自己贡献给中国人,特别是贡献给圣经,一如以往的决心。”
回到广州,马礼逊夜以继日、禅精竭虑,又全身心地投入文字事工,终因积劳成疾而病倒。年8月1日,这位为传教事业和中西文化交流默默奉献一生的传教士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死时年仅52岁。
矗立于澳门基督教坟场的马礼逊纪念碑马礼逊被安葬在澳门、他的前妻玛丽的墓旁,墓碑碑文高度概括了他的一生:“马礼逊,道学博士,首位被派往中国的新教传教士。他在中国服务了二十七年,编纂和出版了《华英字典》,创办了在马六甲的华英书院,完成了中文版的圣经,并于生前亲见其完成的译稿出版,和大量派发给中国人。如今他在耶稣里安睡了。”
年,马礼逊逝世10周年,各国友好缅怀他的业绩并为其撰写墓志铭:“尝闻天地间有万世不朽之人,端赖其有万世不朽之言行……罗伯·马礼逊者,乃万世不朽之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