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百家争鸣,各国并立,饮食文化也尤为丰富,给后世留下了不少典范和菜谱。饮食饮食,自然要分成两个部分:食物和饮用品。因篇幅所致,本期先聊一下食物篇。
古时,百姓主要以食五谷为主,稻(水稻)、黍(北方*米)、稷(小米)、麦(麦子)、菽(各种豆类)。
他们做饭的水平受到厨具的限制,烹饪手段极为有限,多是把五谷制作成饼和糗(qiǔ)。糗是把米、面等食物炒熟,或者粘连成块状、糊状等,如炒豆、炒米一类。
《孟子·尽心下》当中写道:“舜之饭糗茹草也,若将终身焉。”当时连舜都吃的是“饭糗茹草”,也就是干粮和野菜,普通百姓的餐桌上多是这样的素食。
以上是百姓的主食,战国时期的副食包括肉类菜、蔬菜、瓜果、调料、油脂一类。
肉类菜在普通人家不常见,都是过年才有可能吃到大餐,能经常吃到肉的多是皇帝和大臣等统治阶级。所以《左传》里用“肉食者”来形容统治阶级。
肉类多是六种牲畜——牛、羊、豕(猪)、犬、雁、鱼,皇帝也不是顿顿饭都能吃到六牲,大多时候只能吃到一两道。
《周礼·地官·牧人》记载:“掌牧六牲,而阜蕃其物,以共祭祀之牲牷。”集齐六牲只有在重大的祭祀典礼上才会备齐,连皇帝都不能过一顿吃六种新鲜肉的奢靡生活。
其中牛是最为珍贵的牲畜,中国以农业立国,牛是重要的耕作工具,除非有特殊原因,不然不能轻易杀牛。
大雁是春秋战国时期男女定亲时,男方为了表达对女方的求娶诚意,会送上一对大雁。大雁蕴含“以雁为贽”的意涵,取自大雁清高专一的特征,代表“守时守信”“忠贞无一”。
虽然肉食来之不易,但肉菜的滋味说不定还没有素菜来的好。猪尚未经过阉割,多为野猪,肉腥臊且难嚼,其他肉类也多是如此。不过平时饮食没有油水,能吃上一顿肉已是不易,谁还会在乎味道好不好呢?
古人的聪敏体现在烹调之中,烹调肉类除了炙、脍这种烤肉的方式,还会用“醢”这种做成酱的方式。
《周礼·天官》有言:“醢人掌四豆之实,醓醢、蠃醢、蠯醢、蜃蚳醢、兔醢、鱼醢、鴈醢。”古人做酱料的手艺真是高超,豆类成熟时,顺应时节做肉酱。
他们先用力把肉剁碎,加上盐和粱麴一起揉搓,把美酒涂在瓶子里面,再把肉碎放进去,腌制上百天,就做成了原始的发酵盐类肉酱。
做醢的鼎各种肉都可以做成这种酱类的醢,按《周礼》记载,周天子每顿饭都是要摆六十种不同的醢,吃不到新鲜的,多是吃这种腌制类的肉。
可以说,中国有着悠久的做酱历史和文化了。
炊具但肉类终归是上层统治阶级的吃食,普通百姓一年到头见不到一点荤腥。他们颇有“神农尝百草”,找到了不少可以食用的瓜果蔬菜。
蔬菜如葵(冬葵,古代最重要的蔬菜)、苴(青麻)、荼(古时一种苦菜)、壶(葫芦)、芑(味道类似苦菜的草本植物)、葑(蔓菁、芜菁)、芥(芥菜)等。
瓜果有梅、杏、枣、梨、橘、海棠、桑葚、杝桃(猕猴桃)、柚、木瓜等。
古人讲究吃食要顺应时节,因时而变,调整口味。《周礼·天官·食医》记载有养生之法,“春之时,多加酸味;夏之时,多加苦味;秋之时,多加辣味;冬之时,多加咸味。”
以今日之视角观之,确实充满着大智慧。
对春秋战国饮食文化有兴趣,可以阅读以下书籍,增进裨益。
陈诏《中国馔食文化》
邱庞同《饮食杂俎中国饮食烹饪研究》
原创不已,评论分享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