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翻译教学与研究ID:fanyiluntan」
本文转自:叙拉古之惑
▲
宋徽宗赵佶(传)《文会图》
绢本设色,宋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我在七十年代开始研究中国古代饮食,并写过一篇文章《中国古代的饮食与食具》,因为我是学考古学的,在研究的过程中,需要经常接触到陶片,陶器是古代拿来盛装食物的食具,因此我在研究古代人的生活时,不能不试图了解中国古代人类的烹饪方法、性质与饮食状况。
陶器与青铜器都具有相同的功能,大家都晓得中国青铜器在世界史上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被世人所称许的伟大工艺,中国人最骄傲的艺术品、青铜器有两种主要的用途,一种是礼器,另一种是兵器。礼器是在作仪式的时候拿来盛装食物的食具,礼器在中国也是很有特色的和最大的特征,因为它的种类特别多,而且分类上也很细,这在人类学研究系统上,如果某种器物的名词种类特别多,代表这类器物在这个文化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中国礼器的名称之多,实在很难完全背得出来,大陆考古专家徐苹芳教授和王仁湘教授是这方面的权威,可以请他们将中国古代的礼器与食物的关系作个研究。礼器被重视,也表示中国古代饮食如何被重视。
我和美国的几位同事在年共同合写FoodinChineseCulture:AnthropologicalandHistoricalPerspectives,这本书主要是探讨饮食在中国文化的地位,到今年已经十几年,今天要我来演讲的这个题目——中国饮食史上的几次“突破”,实际上只能说是初步的想法,研究还未结束,也没有最后的研究结论,只能说是抛砖引玉,因此请各位专家学者能够提供宝贵的意见。
我这个题目的意思,想要探讨的就是在中国历史上,有几次食物上或饮食上的改变,变化的程度很大,足以影响中国社会、文化或改变人民的生活习惯,或者这个变化是因为中国社会史、中国*治史、中国经济史上有很大的变化,为了需要适应这些改变,而产生出来的一些大幅度的修正,不管何者是因?何者为果?或者是互为因果,饮食文化上几次突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应中国文化上有突破的现象,我尝试着研究这些突破的背后心态与动力因素,来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并得到新的启示。
▲
釜灶
山西陶寺遗址出土
现藏于山西博物院
第一个突破,我想没有人会反对的,就是“火”的发明使用。“火”的使用是世界人类史上共同的成就,并非中国人类史独特的成就,旧石器时代古代人类进化史是世界性的发展,并没有中国独自的发展。人类演化简史的进展是年前曾出现的长臂猿,万年前的猩猩,万年至万年前的黑猩猩和大猩猩,万年至万年前在非洲有了一种新的灵长类动物——南猿,是一种人类和猿的共同祖先,万年至万年前有直立猿人的出现,直立猿人也是第一次人类离开非洲到欧亚大陆生活,直立猿人也是最早懂得用火的人类,北京人就是直立猿人的一支,全世界直立猿人的遗址都有使用火的痕迹,因此北京人懂得用火并不是中国饮食史上独特的成就,但是火的使用让直立猿人可以熟食肉类食物,熟食的结果让直立猿人的牙齿和上下颚变小,脸型也跟着改变,相对的脑容量增加,人也变得比较聪明,所以可以说火的发明对于中国饮食史是一项重大的突破。火的利用加速使直立猿人进化成现代人。
▲
炭化稻米
河姆渡文化时期(公元前0~年)
出土于宁波田螺山遗址
第二项重要的突破相信也不会引起太多的争议,就是农业在中国历史上的出现,从现今考古学很多基本资料的出土,证实人类是由采集到栽培植物的过程,农业也可以视为一项重大的革命,中国境内产生农业以后才可以说有中国史:农业的发展因为有陶器可以从事研究,陶器具有地区文化的特色,中国因此而产生了不同的区域文化,使得中国文化的出现,举例来说,北有辽河文化、*河中游的磁山文化,南方的绳纹陶文化、河姆渡文化等,这些文化遗址经过碳十四的证实,可推溯至公元前八千年到一万年前之间的历史,与全世界植物栽培的时间相一致,近东的种植以大麦(燕麦)为主;华北以种植小米为主,小米有两种,一种是粟,另一种是黍。南方以种植大米为主,时间最早出现有米的种植是长江中游的河姆渡文化、湖南醴县出土的粳米和籼米的种植则比河姆渡的时间还要早,北方的小米也有很完整保存在陶罐里的出土。目前最可惜的是中国考古学界和研究植物学的植物学家还未整合,共同研究古代的植物和农业史,现在因为材料已经有了,只等着开始从事研究,我个人相信这个日子将很快地达到。
▲
沈周《辛夷墨菜图》卷(局部)
纸本设色,明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中国饮食文化进入农业时代以后,最大的特征就是产生了“用什么原料”的问题,以何种材料来进行烹饪对中国饮食是最大的影响,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材料,大的区分有华北、华南,小的区分则因地理环境的差别,产生不同的作物。其中又以蔬菜的种类最多,北方青叶菜(以大白菜为主)和苋菜是中国最大宗的蔬菜,此外南方的芋头、红薯、水生植物茭白、菱角、荸荠和太湖区域的蔬菜,都是中国特有的原生植物,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注意的;肉类则有牛、羊、猪、鸡、狗等。烹饪技术则是农业开始后,影响中国饮食文化另一重要的因素,至于烹调技术怎么来的,在考古上也有一些新的发现,蒸的技术起源的很早,羹(慢慢用炖的方法)也是一项很重要的技术,讲究五味调和,烹饪的器物则是鼎。
▲
大禾人面纹方鼎
商代晚期
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接下来要讲中国饮食文化的几次突破,则是我个人还在研究的阶段,不能说已经有了定论,还请专家给我指教。第三次的重要突破是“面食”的输入,面食的起源在中亚,传说中马可波罗将中国的面条带回意大利,这个讲法是错误的。中国的面食是由中亚传来的,最早有面食的记载是《齐民要术》这本书,记载着“饼”“面条”“面”的资料,《齐民要术》是南北朝晚期的著作,相当于公元年,因此我相信面食是东汉时期以后由中亚经西域传入中国的。面食把米、麦的使用价值大大的提高了,因为中国古代主食的植物以黍、粟为主,因为有面食方式的输入,才开始先吃“烙饼”,也就是“胡饼”,以后才吃“面条(饼子则到了唐代才有出现,考古资料是在*出土的),面食的意义是中国饮食文化由“粒食文化”进入“粉食文化”,也就是说由原来主食的黍、粟转变成为麦,麦就代替了黍、粟成为中国的主食,因为麦更适合作为磨成粉的一种农作物。麦在商代就开始有种植,是住在边疆的民族所种植的,中原地区并不普遍,是到了汉代才大量种植的。
▲
汉画像石“庖厨图”线描图
山东诸城前凉台东汉汉孙琮墓画像石
和面食同一时期的饮食变化则是出现在烹饪方式中的炒。在中国古代没有炒菜,一直要到南北朝的书才提到有“炒面”“炒胡麻”,《齐民要术》则有提到“炒蛋”,先将蛋打破、加入葱白放盐搅匀后放入锅中用麻油炒,和今天的炒蛋的道理完全一样。在既有的烹调方式中,如煮、炖、蒸、羹、烹之外,再增加速度更快、能源更省、作法更有弹性的烹饪方法,炒是现代烹饪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因此炒菜方法的发明和普及使用,我想也可以归纳为突破的一项。
第四个重要的突破,我认为是美洲农作物的输入中国,包括白薯(番薯)、玉米、花生、马铃薯、树薯等,这些农业作物都在明代的时候传入中国的,有些在明代初期,有些在明代末期,这些都是南美的原生植物,传入的途径是西班牙人在南美发现了这些农作物,不但带回到欧洲大陆,也带到远东来,最早是在福建和广东一带种植,后来就很快传播到内陆,对华北人口的增加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粮食后盾,尤其是旱灾和饥荒的时候,救了很多的百姓,因为这些农业作物都是耐旱型的植物,在旱灾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
宴饮场景壁画,韦氏家族墓东壁北侧
中唐前期,年陕西省西安市南里王村出土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第五次的突破,也是最后一次的突破,到目前为止仍有持续影响的当代事件,那就是美国速食快餐的进入和流行,无论是台湾或是大陆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在这讲求快速的时代,一切都讲求节省时间,连吃饭都慌慌忙忙,从点餐到吃完都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而且可以预期这个潮流还会持续下去,我们自己也有本土式的快餐,例如鲁肉饭,这个趋势将和我们的生活和社会文化的演变,有息息相关的影响,而且这个影响在台湾和大陆都一样。
我个人研究的结果显示,中国饮食文化史上的突破,从面食的输入、美洲农作物的引进、美国速食快餐的进入,都是外来的影响,这是我刚开始从事中国饮食文化史研究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的事情,会有如此巧合的共通点,而用火和农业的发明全世界都是共通的,并无特殊之处。今天的演讲到这里为止,请各位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