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大暑,雨热同期,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大暑至,年过半。《通纬·孝经援神契》记载:“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其正值农历六月中旬,为全年的一半,故又称“半年节”。
大暑时节,荷花盛放,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河滩万亩荷塘迎来了最佳观赏季。图/文张晶
二十四节气始创于春秋战国时期,表示自然节律的变化。最初,人们根据斗转星移制定了节气,后依据太阳周年视运动确立完善。二十四节气标志着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和季节以及气候的对应关系,展现了中华民族寸积铢累的农耕经验,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独特的时间观念。
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还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广受
一半春夏,一半秋冬,四季变幻总是以盛极作为结束。大暑节气,高温酷热,雷暴频繁,雨量充沛,是一个万物并作的时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萤火虫卵化而出。二候,土润溽暑。溽湿也,土之气润,故蒸郁而为湿。三候,大雨时行。前候湿暑之气蒸郁,今候则大雨时行以退暑也。
上海植物园近日拍到的萤火虫“舞蹈”图/人民网
农谚云:“大暑到,农事忙。”大暑时节,雨热同期,温度与湿度搭配较好,加之光照充足,尤其利于农作物生长。至今依然清晰记得,十岁时随父母到田间收割小麦,拿着镰刀挥汗如雨,拣麦穗,打场(脱麦粒),晾干麦粒,入粮仓;随后灌溉(特别是少雨干旱之际),牵牛翻地,施肥撒种,拔掉多余的秧苗。玉米、高粱、芝麻、黍子、红薯、花生,都需要种植和护理。当时农作物种类多,很多基础性工作都要赶在小暑前后完成,然后静待作物生长,农民也稍作歇息,随之便进入繁忙的大暑时节。
“禾到大暑日夜*”,在南方,大暑恰逢“双抢”(收早稻、种晚稻)时节,是一年中最紧张、最艰苦的时段。农民凌晨两三点就得下水田扯秧扎把,为的是赶在早晨第一缕阳光出来时,把秧苗分插,避免正午火辣辣的太阳把秧苗晒枯。夕阳下头戴草帽、扶犁翻田的父亲,晨曦中卷着裤腿、光着脚丫、弯腰插秧的母亲和姐妹,勾画出我记忆里的传统江南大暑农事图。
时间更迭,大暑耕劳图景早已在今日变了画风。自新中国成立,特别是*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致力于脱贫攻坚,农业农村变化可喜又惊人。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进,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昔日“面朝*土背朝天,一颗汗珠摔八瓣”的大暑农耕场景也在淡出人们的视野。
7月中旬,正值湖南省岳阳地区一季稻收获、二季稻种植交替时节,在岳阳市君山区许市镇田间,农民正在劳作,展现出一派忙碌而幸福的田间生活。图/文李泽磊
时代变迁,中国的传统节气文化在当今科技助力下历久弥新。年北京冬奥会在立春时节拉开帷幕,开幕式倒叙的二十四节气,让世界领略了中国古代敬畏自然的农耕文明。
纵观二十四节气在英语世界的译介流变,可以管窥一部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史、接受史。
据考证,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于广州出版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英汉-汉英对照的《华英字典》,其中散见简易的节气音译与阐释。
十九世纪下半叶,英语世界对于节气名称的英译走出了音译与错译的苑囿,融入译者对内涵的理解以及细腻的处理。这一时期的作品有澳大利亚传教士马修斯编写的《马修斯汉英词典》、剑桥大学汉学教授翟理斯编写的《华英词典》及年出版的《英华成语合璧字集》等,从侧面反映了中国与他国贸易往来的增多,以及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增强。
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吴景荣编写的《汉英词典》,重新梳理了二十四节气的英译,其译法更加成熟、更成体系,其中部分沿用至今。
对于节气的正名也蕴含着文化自信。回到当下,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新媒体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广泛应用,以及数字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二十四节气在新媒体平台上找到了更加多元、创新的传播途径,涉及的饮食养生、通识科普、文学艺术、农业生产等深受国人喜爱。
来自厦门插画家卤猫(OamulLu),以清新的画面结合GIF动画图像,将24节气中每个节气的特色鲜活起来,让它们不再仅存于过去古老记忆的印象中。
在海外传播方面,美国好莱坞音乐人罗鲲鹏原创的中西融合系列作品《二十四节气的旋律》受到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