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活动|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九)
食单著述
由于地理和气候的差异,早在新石器时代。南北方主食已有分野,到了商周时期,由于副食生产条件的不同。南北方饮食习俗的差异更加明显。先秦、秦汉时期的食谱大都已经佚失,只能从传世和出土文献中窥知一鳞半爪。魏晋南北朝以后,以《齐民要术》为代表的中国古代食谱,堪称历代饮食文化精华的实录,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烹饪水平和饮食特色。
《周礼》
约成书于战国
(公元前-前年)
相传为周公旦所撰,约成书于战国时期。书中详细记载了周王朝的官制,据学者统计,负责周王室钦食的官员多达余人,占整个周朝官员总数的近60%。此外,书中出现了“八珍”等饮食名称,并详细记载了各地的农作物和家畜。
《楚辞》
成书于战国
(公元前-前年)
《楚辞》是战国后期的诗集,书中收录了屈原及宋玉:景差等人作品,歌颂了当时楚国(今湖南、湖北一带)的饮食名品。特别是《招*》篇中提及的很多名肴佳馔,体现了鲜明的荆楚饮食文化风格。
《齐民要术》
成书于北魏(-年)
《齐民要术》的作者为北魏贾思勰,它不仅是一部农书,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饮食典籍。它详细记载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食物原料以及各种主副食品的加工,烹饪方法,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肉食制作方法,体现出魏晋南北朝时期饮食文化胡汉融合的特征。
《山家清供》
成书于南宋(-)
《山家清供》的作者为南宋的林洪。书名的含义是乡野人家特客用的清淡饮食。全书共2卷,书中以蔬食为中心,介绍了许多与文人相关的、极富情趣的看属,为研究宋代的烹任技艺和历史提供了极其珍贵的重要素材。
《饮膳正要》
成书于元(-年)
忽思慧是元官廷饮觀太医,他损写《饮膳正要》的初衷主要是为皇帝、贵族的保健服务,希望他们进食时考感到食物的药性,使进食有益于健康。《饮膳正要》共3卷,收录了许多异域饮食,其中强调养生:饮食避忌和妇幼保健的重要性,对时人的饮食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随园食单
成书于清(-年)
《随园食单》的作者为清代袁枚,此书记录了元、明、清3个时期共多种菜看,饭点和茶酒等。其中的《厨者王小余传》为家厨立传,为中华厨者传之始。
饮食须知
成书于元(-年)
元代人贾铭所撰写的《饮食须知》是颇具特色的一部饮食典籍。全书分水火谷类、菜类、果类:味类、鱼类禽类、兽类8卷,对食物的性味,反忌、*性:收藏等进行了闸述介绍,对了解食材属性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食以体*
中国传统思想在饮食中有着深刻的反映和体现。古代许多思想家和*治家都善于运用饮食之道闸发自己的*治见解或处世哲学。饮食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与中国传统思想相互影响、相得益彰,从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中华饮食思想。这些饮食思想也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吕氏春秋》
成书于战国
(公元前-前年)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秦相昌不韦集门客共同编写的杂家代表著作。《吕氏春秋·本味篇》保留了古代的烹饪理论,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例如其中关于调味的论述中,强调了五味调和及准确掌握放调料的次序,用量的重要性。书中还记载了战国及之前一段时期的佳肴美馔和各地特产。
《晏子春秋》
成书于春秋
(公元前-前年)
晏子将对食物的调和提升到治理国家的高度。《晏子春秋》中说先王调剂酸、甜、苦、辣、成五种味道,调和五声,都是为了平静内心,这样*事的运作才可以成功。因为物质精神都调和了民将不为乱。
《庄子》
成书于战国
(公元前-年)
庄子也善于用饮食之道比喻*治,《庄子:天运》中记载他论证战国变法的合理性时,用山植、梨、橘子和柚子虽不同味但都可口,比喻变法的合理性。
孔子忆颜回碗
明(-年)
孔子追求的饮食简朴而平凡,认为“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因此,他对于家境贫寒、箪食瓢饮居住陋巷、以苦为乐,好学不倦的弟子颜回,大加称赞。
《老子》
约成书于春秋
(公元前-前年)
《老子》是中国古老的哲学典籍,道家思想的创始之作。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文化全面兴起、高度繁荣的关健阶段,即所谓的“轴心时代”,其标志是一大批极富创造力的思想家的涌现和一系列中华元典的产生。《老子》在中华元典中的地位独树一帆,它是目前在世界上被翻译最多的中国古代经典之一。《老子》中包含的饮食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饮食文化“食以体*”的特色。
铜鼎
商(约公元前16-前11世纪)
商代贤臣伊尹的画像中总会出现铜鼎的形象,这表明鼎在商周时期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相传禹铸九鼎以象九州,作为传国之宝,并成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周灭商后,移九鼎于镐京,并举行了隆重的“定鼎”仪式。以后朝廷铸礼仪鼎,往往把仪礼制度、法律条文铸于鼎上。作为王权之器,“鼎”字也被赋予“显赫”“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