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若把囊括各类美食的博山饮食文化,借喻为一台“生旦净末丑”角色齐全的舞台大剧。那么,“博山菜”因具备了煎炒烹炸的功夫,如是刚柔相济的“英朗武生”,而博山糕点和精细面食,外娟内秀,甜美可人,无疑就是那婀娜多姿的“当家花旦”。
这出大剧,谁都说不准,是何时在故乡博山,拉开了序幕。但谁都知道,它在博山,已足足上演了千百年。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今天先说博山糕点。
1、博山糕点的历史演变
糕点,是祖国宝贵的饮食文化遗产。我国的糖食制品,据有关文献记载,可追溯达四千年历史。糖食制品,最早以自然干燥的果实和种子,作为基础原料,后来逐渐进化为谷物食材。
糕点的原始作用,是作为祭祀、进贡和年节祈福之用的。后来慢慢成为人类的生活用食,但一直是人们食谱中的高端角色。
博山糕点,是山东糕点谱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受南北风味影响,以京派糕点为主,兼蓄广、闽、潮、川、宁、绍、徽等各种形式的地方风味。经过百年发展,逐渐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糕点文化体系。
《博山商业志》记载,博山糕点产业,清末时期,就已成型。自清末至“七七”事变前,小小博山城内,就有11家商号,制售糕点,多家字号以“前店后厂”模式经营。
糕点在博山的发展,离不开煤窑炉产业的并举加持。因为糕点制作,多以烤、炸工艺为主,长时间的热源保障,是糕点规模化生产的先决条件。由此,煤炭便是博山糕点文化,寻根觅源的母系产业。
想当年,博山城区的人口基数,远没有如今那么庞大。是什么样的市场购买需求,才能支撑起这11家商号的糕点经营。
不难想象,除博山土著消费群体外,流动人口必然是博山糕点消费的主力之一。外埠人口的来博采购,除了陶瓷琉璃之外,大概能带回去惠及家人的,博山糕点可算一样。
博山糕点的花色品种,乃至口味,以其独有特色,如博山陶瓷琉璃般,已然很早就成为博山地方特产。外地客人来博山,也必会采购自己家乡稀缺的东西,就像博山人出门,很少买陶瓷琉璃一样。
如此,清末民初的博山经济繁盛,可窥一斑。
年,由淄博糖业烟酒采购供应站牵头,组织全市相关糕点技师编纂出版了《淄博糕点》一书。该书分六章22节,余款精品糕点序列其中。此书大多以博山糕点配方工艺,为编创基础。
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详细介绍淄博(博山)糕点的技术资料。
博山的糕点产业,与餐饮业不仅有诸多相似之处,亦有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刻联系。其在字号经营、师承传续、技艺特征等诸多方面,都异常讲究。
当年经营糕点的老商号,可见文字最早记载的,是清朝末年,位于香市街的张云亭创办的“全兴益”。过去,各大制售糕点的商号,都有掌案师傅。最为出名的是出身于山海园的石镇轩老先生。石老先生的相关史料,博山文化学者*祖杰先生,经多次倾力挖掘,尽心整理成文,内容翔实,叙述清晰,在此不再赘述。
但可以肯定地说,博山糕点产业的形成,至少有百年历史。
2、博山糕点的文化魅力
博山糕点,从熟制工艺而言,大致可分为“炸货”(如蜜食、麻花等)、“炉货”(如桃酥、月饼等)、“风味小吃”(花生粘、芝麻片等)三大类别。三大类别中,还有更细分化。
博山糕点中有许多令人垂涎的特色产品。江米制品,是博山糕点的一大特色。“百子糕”的酥糯甜香,“江米条”的脆口悠长,“芙蓉果”的香甜脆爽,“博山元宵”的黏吝缴绕,都是博山糕点中,极富地域特点的优品。
许多博山糕点,文化源远流长,历史典故众多。
博山糕点中,有一款名曰“大救驾”的点心,原是徽派糕点,曾在博山扎根,七八十年代,博山糕点厂还有生产。
相传公元年,后周世宗柴荣南征,命大将赵匡胤率兵急攻南唐(今日的寿县)。南唐守*誓死抵抗,赵匡胤久攻不下。历经数月围城,大*终于攻克寿县。因操劳战事,他却一连数日,水米难进。
此时*中一位厨师,请教当地厨师后,精心制作了一款点心,送进将*府。赵匡胤被美食心动,拿起浅尝,只觉香酥脆甜,口味清爽,而后就一连吃了许多,身子顿时增力不少。
此后,赵匡胤*袍加身,成为宋朝开国皇帝,不时谈起南唐一战,念念不忘当年那款点心。并对部下说:“那次鞍马之劳,战后之疾,多亏有它救驾。”于是,赐名为“大救驾”。
过去年代,糕点之所以口味独特,与真工实料、手工精细有着密切关系。
糕点名师康维海,当年跟石镇轩先生学艺,为掌握精深道业,常在夜间偷偷“以泥代面”,刻苦练功,终究成为当年技术全面的糕点名匠。
前排右一为糕点名师康维海,后排少年是石镇轩之子石洪印
当年博山糕点业,像康维海这样的糕点名师,人才济济,技艺超众,且代有传承。博山的糕点文化,远比如今我们看到和知晓的,要丰富多彩得多。
博山糕点素有“糖油面、随手转”、“三分案、七分灶”之说。传统手工技艺,仅是在“糖油面”三大主料基础上,通过配比、造型、结构、火色等技法的调整,就能博引出千般变化、不同口味。
过去的博山糕点大师,手上功夫,都个个了得,巧如绣花,细如织丝。诸如“酥八件”、“栗子酥”等精细糕点,更堪称是饮食文化中的艺术珍品。
酥八件-寿桃(徐其娟、胡丽华制作)
过去的博山糕点师傅,在和面制作过程中,绝不允许环境嘈杂、一概人等更不准大声说话、苟笑打闹、应付颓靡。怕“惊了面”,坏了品质。
博山糕点的切、剁、削等案头刀工,要与退步、进身等动作连贯一气,揉、捏、包等制作手法,要经多年训练,才能熟谙掌握。下锅油炸、摆盘烤制、炉火掌握,都要恰到好处,来不得半点马虎。
酥八件——佛手(徐其娟、胡丽华制作)
博山糕点文化,由此在山东糕点文化丛林中,独树一帜。
3、博山糕点的优秀传承
徐其娟和胡丽华,都是年参加工作的糕点师傅。徐其娟师从糕点老师徐其芬,胡丽华师从糕点老师房静兰。徐其芬师傅的酥八件,是众口皆碑的拿手绝活。房静兰师傅,是糕点匠人中的“炸货高手”。
博山糕点师傅徐其娟(左)胡丽华(右)
迄今,徐其娟和胡丽华,已从事博山传统糕点制作四十余年。她们一直在坚持传统手工工艺。每逢大集,她们在大街上开办的颜唯糕点店,都有很多老主顾,去专程购买她们制作的传统糕点。
在博山,还有很多坚持传统技艺的糕点店和糕点师傅,他们在守本创新中,不断延续着博山传统糕点的艺术生命。
传统技艺下的博山糕点,在如今时代,虽无法在生产规模、利润空间等诸多方面,与机械化、企业化生产匹敌,但口味纯真之风,味道天然之感,被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下来。
博山还能有这样一帮人,沉下心,用传统技艺,固守着博山先人,留传下来的经典糕点手艺,这无疑是博山饮食文化的幸事,我们该向她们送上一份敬意。
博山糕点,是几代人珍贵的美食情结。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博山籍作家刘培国先生,在其散文集《吃说》中,有一篇《到口酥》的文章,先生在文章中有一段异常精彩的描写:
我小时候能吃到一次到口酥,简直是能恣到砸头顶的程度。那时候的到口酥真酥,在我的老家淄川商家,正月里走亲戚挎一个箢子,盖一个包袱。包袱揭起来,是十几个馍馍。母亲回老家,带去一包点心,草纸包装,覆一张印有黑色福字的红纸,纸捻子系了,是一斤半到口酥。
这变成了走亲戚的重礼大礼,于是到口酥先走舅舅家,从舅舅家又去了姨家,从大姨家再去二姨家,从二姨家又去了小姑家,从小姑家又去了表大爷家。不到正月十五,那包到口酥终于还是从表大爷家转了回来,回到原点。不同的是,包装虽然依旧,包装打开,哪里还有到口酥的影子,只剩坨茶汤面呢!读名家名篇,想起了小时候春节时,走亲戚的光景。
博山糕点,以其独有的“闭月羞花”之容,“沉鱼落雁”之姿,如那舞台上的柔媚花旦,婉约出了一歌在博山人心目中,纸短情长的美食乡曲。
这首乡曲,在故乡博山,一刻不曾远去,如今仍在身边。
(未完,待续)
作者:韶华,图中插图,选自网络,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往期推荐
致敬!博山人的“故乡美食记忆”
90年前,那时博山人都吃啥~~
李昌顺大师教你做酥锅,从发海带到插酥锅,精确到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