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文化溯源,探索传承上犹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TUhjnbcbe - 2021/10/7 18:14:00
彭洋怎么挂号 http://m.39.net/news/a_9346375.html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其内容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迄今在上犹依然流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完整地反映出一定历史时期上犹客家先民的聪明智慧和思维方式,展示出他们的审美习惯和价值取向,是他们感悟人生的文化溯源和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

蚌鹤舞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世代传承的史诗、歌谣、说唱文学、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传统民间文化。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各民族的传统民间文化种类丰富多彩,内容底蕴深厚,如《梁祝》的传说、彝族的传说《阿诗玛》、藏族的史诗《格萨尔》等。

上犹县是典型的客家聚居地,流传着许多以客家方言为载体的客家民间文学,主要包括传说、故事、赞语、谚语、童谣等。它们以传统口头文学的形式存在,具有独特的口头艺术魅力,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民间文学内涵深刻,形式生动,讲述了上犹的地名由来和名人故事,表达了丰富的哲思理念和生活智慧。

油石嶂的传说

传统音乐

传统音乐是一种传统表演艺术,包括民歌、弦索乐、丝竹乐、吹管乐、鼓吹乐和吹打乐等乐器音乐,以及说唱音乐、戏曲音乐等。

上犹县的传统音乐以民歌和吹打乐为主。上犹山歌、上犹小调是当地流传最为广泛的民歌形式,节庆民俗活动中的锣鼓乐队演奏、唢呐演奏则是当地最为流行的吹打乐形式。这些民歌音乐形式自由,强调即兴发挥;吹打乐则注重营造喜庆、活跃、热闹的气氛。“上犹山歌”已被列入赣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上犹山歌

传统舞蹈

传统舞蹈属于传统表演艺术,历史上多适用于各种仪式性场合。过去,大到国家的祭祀、朝会、出战、庆功、王室更替,小到百姓婚丧嫁娶、播种收割等,均有相应的舞蹈表演形式。

上犹县的传统舞蹈以灯彩舞蹈为主,多借助于灯彩道具进行表演,灯彩道具是这类表演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表现内容,如秆龙、五股龙、蚌鹤舞等。灯彩舞蹈一般在传统节庆日活动期间表演,蕴含着祈求平安顺意、喜庆吉祥等美好寓意。

秆龙

传统戏剧

传统戏剧为传统表演艺术之一,是一种以歌舞演故事的综合舞台艺术形式。我国的传统戏曲剧种有京剧、曲剧、昆曲、沪剧、评剧、*梅戏、越剧等。赣南采茶戏是赣南地区传统戏剧的主要代表,也是最具原生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上犹采茶戏作为赣南采茶戏的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近年来,上犹县以赣州市实施赣南采茶戏振兴工程为契机,通过加大资金投入、重视人才培养、加强队伍建设、鼓励艺术创作等一系列措施,为上犹采茶戏的传承发展营造了更加良好的氛围。

采茶戏

曲艺

曲艺属于传统表演艺术大家庭中的一员,是一种以民间讲唱文学为基础的说唱艺术,是将讲唱文学、音乐、表演三者相综合的中国传统艺术,包括相声、评书、大鼓等。

上犹县的曲艺形式主要有车马灯、牛牯灯、采茶马灯等,大多也是借助灯彩道具进行表演,但其表演过程一般是边舞边唱,表演形式生动诙谐,说唱的内容往往向人们传达着一些朴素的生活道理。“寺下周屋车马灯”已被列入赣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寺下周屋车马灯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传统体育是指在中华大地上各民族自古流传下来的体育活动,包括从*事技能中衍生出来的体育项目,如武术、射箭、摔跤、蹴鞠;健身养生的体育项目,如气功、太极拳。传统游艺是指具有娱乐作用的各种民间游戏,如赛龙舟、荡秋千、抖空竹。传统杂技是各种超常技艺的统称,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发展,已从简单的技巧表演发展为有乐队、舞蹈、灯光等配合的综合表演艺术。

上犹县的传统体育项目主要有舞狮子,是上犹当地民间传统的灯彩项目,表演者需具备较强的武艺功底。舞狮子曾在全县各地广泛分布,多在重大活动期间表演,并常伴有其它传统体育活动。

舞狮子

传统美术

传统美术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包括雕塑、剪纸、盆景技艺、木版年画、刺绣、灯彩制作等。

上犹县的传统美术项目有民间木雕、剪纸、灯彩扎制等。民间木雕广泛运用在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和生产生活器具中,剪纸作品多在重要民俗活动中作为装饰,灯彩制品则主要用于传统民俗表演活动中。近年来,上犹县举办了较为丰富的民间木雕展示展览活动,上犹民间木雕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得到一定提升。

民间木雕

传统技艺

传统技艺即传统手工技艺,指利用自然材料手工劳动制作的、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技艺,并通过这种技艺方式传达独特的文化精神内涵,其制品往往富有装饰性、功能性和传统性。

上犹县目前已挖掘的传统技艺类项目主要集中在饮食制品的传统手工技艺上,如包米果、云片子、水豆腐等客家特色美食的制作技艺,以及客家米酒、上犹绿茶、上犹红茶等客家传统饮品的制作技艺。手工造纸、手工榨油、传统竹编是中华民族祖先发明千百年并在全国各地世代广泛传承的优秀传统技艺,同时也在上犹客家地区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延续,并逐渐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地域风格和特色。

传统竹编

民俗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民俗一般包括传统礼仪、节庆、民间信俗、民族服饰等。

上犹县的客家民俗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既传承了中原正统汉族文化的思想精髓,又在不断的迁徙过程中融入了各地区的文化内容,形成了独特的心理模式和行为习惯。这些客家民俗文化包括民间信仰习俗、民间灯彩活动、传统岁时节庆、人生礼俗以及其它生产生活习俗等。

民俗是上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最为丰富的类别之一,许多民俗项目被列入了省、市、县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如“九狮拜象”“客家门匾习俗”被列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梅岭温氏花灯”被列为赣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作为非遗代表性项目,这些民俗文化得到了更为全面有效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客家人优秀的价值观念、思想精华、思维习惯、处世原则、行为方式等也得到了进一步传承、弘扬和振兴。

开耕

上犹文化

》县委书记赖晓岚等领导到县文化馆指导工作

》我县《斫柴妹子》亮相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

》《客家嫂》精彩亮相赣州第五届文化惠民周开幕式

》我县参加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备受热捧

》年:上犹县文化馆特色和亮点工作回望

》年“感动上犹人物”,我馆馆长李丽获殊荣

》我县在园村设立“客家门匾习俗传承基地”

》延续文化根脉——我馆举行非遗传习所授牌仪式

》我县召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研讨会

》我馆深入调查端午节龙舟祭祀活动

》我馆深入实地拍摄非遗传承人申报片

》我县开展第十届“迎新春·送祝福”写春联活动

》“老表春晚”,在家门口品尝的一台文化盛宴

》《山歌唱出客家情》参加市采茶健身舞大赛

》我县《*元飘香》参加省群众艺术节精品展演

》:上犹县文化馆工作亮点回眸

》上犹本土广场舞《你来了》活跃在大街小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化溯源,探索传承上犹县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