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打破亚洲纪录的副教授苏炳添这篇论文,把
TUhjnbcbe - 2021/9/7 23:11:00
青少年白癜风的症状 http://m.39.net/disease/a_6124348.html

点击上方文化超市→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免费领取?《讲王羲之书法视频+高清字帖》

免费领取?《国画零基础视频教程、水墨技法大全》

你以为打破亚洲纪录的苏炳添是个五大三粗的运动员?不,他其实是发表了很多篇专业论文的苏教授,副的……

8月1日下午的半决赛中,中国运动员苏炳添跑出9秒83的惊人成绩!这不仅是他个人的最好成绩,还打破亚洲纪录,中国人也第一次闯入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虽然决赛没有获奖,但苏炳添依旧跑出9秒98秒的好成绩,创造了历史!新的中国“飞人”也就此诞生了。更让人意外的是,这个“飞人”还能文能武!

你以为我是运动员,其实我是苏教授

苏炳添出生于年,年时进入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后继续读研,在年时正式被聘为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读研期间,苏炳添就已经展现了他的“飞人”潜质。年时的苏炳添(图源知乎用户

桔了个仔)年5月,苏炳添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男子百米赛上,以10秒09的成绩夺冠。这也是中国人首次在钻石联赛的百米项目上拿到冠*。一年后,年2月6日苏炳添又拿下了国际田联世界室内巡回赛男子60米冠*,当时的成绩是6秒43,一举刷新了亚洲纪录。同年三月,他继续刷新纪录,以6秒42拿到男子60米银牌。除了在短跑赛道上不断超越自己,学术上的苏炳添也在研究短跑。这篇《新时代中国男子m短跑:回顾与展望》就是他在年发表的论文,文中的他以自己为例子,把自己的成绩也写了进去。苏炳添这样写道:“通过调研发现,我国部分「大龄」运动员存在过早退役问题。近年,随着运动员……,以及伤病康复水平的提高,我国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不断延长,且出现了「大龄」依然创造个人最好成绩的现象,如笔者在29岁依然跑出9.91s的世界级成绩。增加:此文作者在32岁打破亚洲记录,跑出了9.83秒的亚洲第一成绩。”这可能是最凡尔赛的一篇论文了吧?超模君下载到了论文原文,看完后不得不感叹实在是篇质量好文。其中的行文逻辑清晰,数据翔实,连我这个不懂运动的宅男都看得很清楚。论文中,苏教授不仅分析了自己的数据,还把自己的运动器材和方式写了进去。最后,苏教授这样总结:“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着强大的内生一体优势,各运动项目间的共通使得中国男子m短跑的成功经验可以平行至其他运动项目。”有网友调侃道:“我跑数据,是打开IDE,运行代码。苏教授跑数据:真的在跑步并获得数据。”还有的调侃道:“你以为苏教授是去参加奥运会,其实是为了给实验跑数据。”也有的表示“不满”,都跑9秒83了,论文还用9秒91的数据?还有的网友,希望他可以及时联系打破纪录的人并更新数据,还温馨提示那人也姓苏。但瞩目的光环之下,肯定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很少有人知道,苏教授差一点就告别了百米赛场。

令人震惊的自律

苏炳添的校队教练曾回忆:苏炳添在学校田径队参加训练,一直都是零缺勤。尽管刻苦训练,但苏炳添的成绩一直都上不去,原因就出在“硬件”上:苏炳添彼时的身体素质要远逊于其他队员。但苏炳添不认输,只要能提升0.01秒,他都用力去拼搏。按理说以苏炳添在至年的荣誉,急流勇退不失为一个好选择。他那时退役也不会有人说什么,甚至就此封神。32岁的苏炳添知道自己不再年轻,看着比赛名单上就自己一个“80后”,苏炳添坦诚地表示会有种“孤独”的想法。图源:视觉志幸运的是,他咬牙坚持了下来:“不是28岁就跑不动了,只是看你想不想跑。”。中国田径队的教练邹振先就提到过“苏炳添的身体条件一般,但比赛中不被对手的节奏打乱,一切都按照自己的步伐节奏进行。”另一个教练对他的评价是:“执着”。苏炳添的生活极其自律,这一点在他结婚生子后也没有改变。苏炳添每天很早起床,一周训练六天,这个节奏从未改变。业余时间里,苏炳添还坚持不喝酒,保持良好的作息与饮食习惯。苏炳添是在年参加全运会后结婚,但他没有过蜜月,依旧选择参加冬训。到了妻子怀孕、待产时,他都在训练,对体育的热爱和执着,可见一斑。在他打破了亚洲百米世界纪录时,科比曾发文祝贺“速度属于执着于每一个0.01秒的人。”确实,现在的苏炳添做到了,在突破了10秒成绩时,苏炳添骄傲地身披国旗,证明了自己。

无冕之王,未来可期

虽然没有拿奖,但苏炳添无疑是我们的榜样和无冕之王。苏炳添赛后表示很开心,也认为“9秒83这个成绩,我估计以后都跑不到了”。又或许,他可能不会再参赛,这是他最后一个奥运会了。但我们有幸见证了历史,并且见到了一个有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发光发亮,相信苏炳添就是不在赛场上发光发亮,也依旧未来可期!最后,超模君想起了年,中国运动员刘长春参加奥运会时《大公报》写的一段文字:“吾中华健儿,此次单刀赴会,万里关山,此刻国运维艰,愿君奋勇向前让我后辈远离这般苦难。”谈及速度,苏炳添说:“中国速度,不会停留在9秒91,中国速度没有极限。”感谢苏炳添,你做到了!

版权声明:源于网络,分享内容仅供学习交流,部分文章推送时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打破亚洲纪录的副教授苏炳添这篇论文,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