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Y
蔬果布面油画·Cooper作
暑假和什么最配?当然是美食啊!忙碌的一个学期终于结束了,在假期刚刚拉开序幕的此刻,我们就不讲学习了吧,轻松一下,聊聊纪录片里的美食。
我关于美食纪录片的记忆,是从一位黑大叔开始的。此人姓陈名晓卿(人如其名在此处似乎不适用),从年那部中华美食文化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开始,他身上便被打上一个“美食”的印记。
陈晓卿导演
其实黑大叔不仅仅拍美食纪录片,在此之前,他的其他类型的纪录片都已经在业界很有影响,比如早期执导的纪录片《龙脊》——一不小心带动了广西龙胜的旅游业;比如年任纪录片《森林之歌》总导演——这是我国第一部商业自然类纪录片。
扯远了。讲回《舌尖上的中国》。
这部美食纪录片,后来拍成了系列,第一季于年推出,第二季年上线,第三季年播出。其中第一季、第二季总导演是陈晓卿,第三季总导演换人。除了第三季口碑上被吊打之外,黑大叔执导的前两季影响深远。第一季总共七集: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我们的田野。主要介绍了我国各地的美食生态和文化,以食物、食器为线索,将中国各地不同的地理气候、风俗礼仪、生活状态等一一铺陈,全方位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文化。
第二季延续了第一季的主题,也分七集,探讨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脚步、心传、时节、家常、相逢、秘境、三餐。全片介绍了多个人物,余种美食,一张张餐桌,见证生命的诞生、成长、相聚、别离。通过美食,使人们可以有滋有味地认知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
第一季舌尖一经推出,就引起很大反响。镜头语言、叙事风格、解说词、音乐、解说员的声音都成为大家的谈资,甚至伴随着它的解说词风格出现了新型网络文体——“舌尖体”。
网上随便一搜:
“清华的早晨是忙碌的,无心顾及什么美味,往往见到人少的队伍便排在后面。一碗方便面或许是最快捷的,厨师顾虑到了方便面的营养偏少,便在烧面的时候,加入了青菜,点上一个剥好的鸡蛋。不下五分钟便吃完了,跨上自行车,沿着主干道,奔向教学楼,开始新一天的学习。”
“入冬了,缅因州人民吃了一次麦当劳1号餐,远在千里之外的南国佛罗里达人民更喜欢2号餐,而远离大城市的田纳西山区中的山民吃了个3号餐,而同样处于海边的加州人民却更喜欢4号餐。”
前几日,我在知网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主题搜了搜,跳出来条结果:其中学术期刊篇,学位论文部……。舌尖不仅仅是系列纪录片,它已经是一种现象级的存在。
年10月黑大叔从央视离职创业,成立北京稻来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并执导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第一季于年播出,第二季于年播出。
《风味人间》的创作群体延续了舌尖团队:总导演、顾问、解说、作曲……。不同的是,《风味人间》的视野更广阔,将中国美食文化的独特性放置在全球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美食和美食故事的大背景下进行描摹,在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层面做了有效探索。
一位学者对《风味人间》如此评价:“出色的美食是有根的,《风味人间》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突破了地域的限制,让美食文化成为沟通世界的桥梁,在跨文化传播中交流不同国家、地域、民族的饮食文化,又重点展示中国文化,讲述独特又开放、真实又生动的中国故事。”
好了,接下来,一起看美食咽口水吧!
撰稿:Cooper动图制作?摄影:CooperYuan后台回复舌尖获得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1季)》观看链接
后台回复风味获得纪录片《风味人间(第1季)》观看链接
Coop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