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饮食与文化”导写
文
江西省赣县中学康婷
★
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华民族一直是一个喜欢热闹的民族,亲朋好友,大家围坐一桌,美酒佳肴,谈笑风生,是表达幸福生活的重要仪式。合餐的饮食文化加深了我们的情谊,却存在着传染病*细菌的极大隐患。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引发关于传统“合餐制”“合食制”弊病的讨论。不少人疾呼,有必要以此次疫情为契机,循序渐进地推行“公筷制”或“分餐制”。还有专家学者建议将“公筷制”“分餐制”纳入公共卫生管理视野,可仿效厕所革命和垃圾分类革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场餐桌革命。其实早在年“非典”疫情之后,社会就曾掀起分餐热。但伴随着“非典”的退却,分餐制便鲜有人提及。不少专家指出,“算上这次疫情,我们已经太多次提倡分餐制,又太少去思考为何难落实了。”
结合以上材料,请你以“李明”的身份,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1.学校要举办一场演讲会,主题是:“文明就餐,健康饮食”,请写一篇演讲稿,表达你的观点和思考。
2.学校要举办一场辩论会,辩题是:“‘合餐制’好还是‘分餐制’好?”请你选择一个持方,写一篇辩论稿,表达你的立场并反驳对方的立场。
3.你的家人不理解“为什么一家人也要分餐,用公筷”,请你选择一位家人,就此给他/她写一封信。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字。
★
写作指导
完成这个任务驱动型作文,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写演讲稿,可以从合餐文化的渊源,历史传统等方面分析“合餐制”难以改变的原因。还可以从“合餐制”不利于健康,浪费食物等角度论述其弊病,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措施,同时注意演讲稿格式。
2.写辩论稿,要注意“有破有立”。写作应基于提倡“分餐制”“公筷制”这一立场,从“分餐制”产生的各种弊病这一角度反驳对方立场。根据“分餐制”“公筷制”的各项有利因素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并注意辩论词的现场感。
3.给不理解“为什么一家人也要分餐、用公筷”的家人写一封信,应注意交流互动。既要明确“合餐制”的多种弊病,也要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基于“分餐”“分筷”导致家务增加以及可能影响家庭融洽氛围的角度,给出合理的解释和可行性建议,并注意书信格式。
★
例文
会食为名,分餐为实
文
江西赣县中学康婷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李明,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会食为名,分餐为实”。
众所周知,年的“非典”疫情之后,社会兴起分餐热,但伴随“非典”的退却,分餐热也同样冷却下来。年的“新冠”疫情,“分餐制”重新回到众人视线。而这一次,我们决不能让它再次冷却,要真正火热起来。
合餐而食,助长了病*的传播。据世卫组织分析,影响健康的因素中有60%与生活和行为方式有关。合餐而食,菜盘,碗筷共用,容易造成多种传染性病*交叉感染。如幽门螺旋杆菌等都会通过唾液传染。合餐而食,影响民众健康。《世界卫生统计报告》中,日本又一次在全球各国平均寿命榜单中蝉联第一,日本人的长寿与其一直延续的分餐传统密不可分。
聚餐而食,增加了食物的浪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通过聚餐的热闹方式分享喜悦。但随之而来的食物浪费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年数据显示,餐桌食物浪费量在万至1万吨之间,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而分餐制促使人们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份量而不至于过度浪费。
分餐而食,满足了不同人的饮食需求。家庭采用“分餐制”,可以根据家庭成员的年龄、需求来控制食量和选择食物。比如为老人选择低油、低糖的饭菜,根据儿童在不同阶段所需营养选择食物等。诚然,分餐过程复杂,也增加了不少家务,但与家人的健康相比,这些都是值得的。
由此观之,分餐制无疑是一种更加文明,更加科学的进食方式。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不可否认,“合餐制”确实是中华民族表达幸福生活的重要仪式,是中国人融洽家庭氛围,增进情感的重要方式,加之国人热情好客,热衷交流交际,这也成为多次提倡的“分餐制”难以落实的重要原因。
诚然,国人已经习惯了这种其乐融融的就餐方式,想要在短期内杜绝“合餐制”无疑比较困难,但我们难道要因此止步吗?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被大家认为“没有人情味”的分餐制才是华夏儿女就餐的主流方式。其历史可以上溯至史前时代,经历了不少于三千年的发展历程。他们虽然围坐在一起,但是食物却是一人一份,甚至南宋时期还出现了使用公筷的先例。
一场疫情,让“分餐制”重回大众视线。古人更为健康文明的饮食方式也应该重回我们的生活,给每一道菜加上公筷公勺,以会食之名,行分餐之实。既保持了热闹的就餐氛围,又讲究饮食卫生,而且弘扬了优秀的饮食文化传统。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加入这场饮食文化变革。痛定思痛,内省自身,戒除“万筷齐发”的习惯,革除“合餐制”的弊病,阻断病*传播的途径。分餐而食,健康成长。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评点:演讲稿紧扣材料内容发言。围绕主题“文明就餐,健康饮食”,层层论述,对“合餐制”“合食制”和“公筷制”或“分餐制”的利弊进行细致分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结尾提出倡议,有交流,有感召,有启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