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特等奖教师
作者:
学科:
张晓丽
英语
论文题目: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策略探究
论文字数:
个人简介
张晓丽,中学一级教师,硕士研究生,英语专业八级,英语口语专业八级。参加教学工作以来,教学成果卓著,所教学生多名被清华北大等高校录取,其中陶静雯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荣获年哈尔滨市文科状元。业务水平突出,曾于哈市近千名教师教学基本功考试中荣获一等奖。教学研究深入,曾主持并参与多项小课题研究,并先后荣获国家、省、市优秀教育教学论文,全国中学生能力竞赛优秀辅导教师等奖项。张老师热爱教育,擅于钻研,关爱学生,深受学生、家长的爱戴!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
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
新课改为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以往英语教学的弊端提出了新的解决思路。在以往的教学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英语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相分离,成为阻碍高中英语教学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本文以新课改为背景,从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研究背景、理论基础、以及具体策略等方面展开,探究高中英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读写结合;教学策略;高中英语
正文:
1引言
在高中英语学习过程中,阅读和写作技能,两者紧密关联,互为促进。缺乏阅读的积累,写作类似空中楼阁;而缺少写作的训练,阅读则难深得其义。但是,传统高中英语教学当中,部分教学过分局限于眼前的学习,忽视教学的连贯性和实效性。写作和阅读两者通常处于分离状态,并未同步锻炼学生的读写能力,因此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也并不理想。基于上述情况,本文拟从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研究背景、理论基础、以及具体策略等方面展开,探究高中英语读写结合的教学优势及教学策略。
2研究背景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年版)》指出,“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看、写等方面的技能。听、读、看是理解性技能,说和写是表达性技能。理解性技能和表达性技能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1]。然而,内容碎片化的传统高中英语教学往往将两方面分开学习和训练。存在阅读内容与写作练习两条线索进行的现象,破坏了语篇内容和意义的连贯性,进而导致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未能得到充足的语言支架,在反复的习作和修改过程中事倍功半。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写作成为学生最薄弱的一项语言技能,很多高中学生在写作上表现出明显的畏惧心理,通常无法下笔。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写作和阅读相分离所致。因此,为有效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在合理选择语篇材料的基础上,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实践非常有探究意义,也是本课题研究的初衷。
3理论基础
3.1克拉申(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设
输入假说(TheInputHypothesis)是克拉申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内容。他认为,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
尹延生
招生咨询
-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