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饮食文化渊源
—筷子—
筷
子
起
源
1
筷子的起源
说到中国的饮食文化,首先想到的不一定是各式各样的美味珍馐,饕餮盛宴,而是不起眼的餐具---筷子。中国人很早以前就有用餐具的习惯了,用勺子大概有8千年的历史,用叉子大概5千年的历史,用筷子最少也有3千年的历史了。
筷子,古称箸、梜,通常由竹、木、骨、瓷、象牙、金属、塑料等材料制作。筷子是华夏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也是世界上常用餐具之一,其发明于中国,后传至朝鲜、日本、越南等汉字文化圈。
中国人习惯用筷子,而非洲、中东、印度尼西亚及印度次大陆等地区的人则用手指去抓取。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筷子是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出土的铜筷子。
关于筷子起源的民间传说有不少。早先,筷子称为“梜”,还有一个名字叫“箸”。一说姜子牙受神鸟启示发明丝竹筷;一说妲己为讨纣王欢心而发明用玉簪作筷。还有大禹治水时为节约时间以树枝捞取热食而发明筷子的传说。
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现了不少骨制的短棍,以前被认为是发笄,但龙虬庄考古队的报告认为是筷子的原型。
先秦时期“箸”只用来夹菜。《礼记·曲礼上》中说:“羹之有菜者用梜;其无菜者不用梜。”羹不是现在所说的汤,而是指用肉或菜做成的带汁食物,用筷子取食显然更合适。
但是筷子在我国的使用记录一直都是只有文字的记载,而缺乏实物的佐证,在中国厨房文化博物馆收藏的一个古代汉灶中发现筷子的浮雕,弥补了筷子实物佐证的空白,是已知唯一的实物佐证。
2
合格的筷子
筷子的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25.3毫米),代表人的七情六欲,一双筷子使用时活动的一根为阳,不动的一根为阴,拿起一双筷子时意念上是控制七情六欲,阴阳相济,即为养生。筷子一头圆、一头方。象征天圆地方,筷子有两根就是二,对应到八卦就是“兑”卦,是“口”的意思。筷子本身直,长对应八卦的“巽”卦,是“入”的意思。合起来就是民以食为天,其次,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间,是为天地人三才之象,这是中国人对人和世界的关系理解。
3
用筷子也有忌讳
筷子如果长短不一,则叫做三长两短,这样的筷子被认为不大吉利。还有拿筷子敲碗,以前会被认为是叫花子。再有不要把筷子直直的插到盛饭的碗中,以前只有祭奠死去的人才这样放。
记住这些知识,下次小伙伴们一起聚餐时可以好好表现一番了。
来源: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
编辑:小卉菌
主编:刘庆斌
点亮,让更多人看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