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从传统文化到现代科学谈ldquo颈肩
TUhjnbcbe - 2021/3/14 22:03:00

从传统文化到现代科学谈“颈肩腰腿痛”的治疗

医院朱静

回归医学本质的思考,医学属于自然科学,有其遵循的客观规律,正所谓“道法自然”。“道法术”出自老子《道德经》,道是规则、自然法则;法是方法、法理;术是行为、方式。借鉴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从“道法术”的视角,可以把医学境界分为三个层面(图1)。

(图1)

万物都要遵循自然规律,生命的存在必然也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五种运动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物质中,同样存在于生命中,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保证了系统的动态平衡,并使系统不断与外界世界变化相平衡,保持了系统的秩序。中医学把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领域,以五行学说来阐释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体表与脏腑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的统一[1]。

中医学整体观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即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和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2]。中医就是一门通过恢复整体的管理,使人不断顺应自然的学问。中医治病的原理就是根据整体决定局部的大自然规律,用恢复整体管理的方法,使局部的细胞在整体力量的控制下改邪归正。不管什么病,也不管病的程度如何,中医用同一种方法,就是调节整体的平衡,恢复整体的管理,一旦整体的管理调好了,百病皆消。所以说整体思维是中医思维方法最本质、最基础的内容。中医将人体分为五脏六腑,每个脏器之间相互配合,一脏配一腑,由经络来联系脏腑的表里,彼此经气相通,相互作用。西医将人体划分为九大系统,各系统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由于神经系统及内分泌激素等的调节,各器官、系统活动协调一致,使人体成为一个复杂、协调、统一的整体。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决定部分,部分不能决定整体,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3]。所以说从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以及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来看,中医治病的原理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中医学是运用哲学思维进行理性认识的集大成者。在中医实践活动基础上,以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为指导,以儒家道家的“中和”平衡思想为思维方法的主线,以类比、演绎、外揣等为具体的思维方法,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和异常以及维持正常和纠正异常过程进行理性的认识、归纳和总结[4]。

疾病的内因是不平衡引起的整体管理失控,外因是人与自然的矛盾激化。其病因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六淫)、疠气、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过度、病理产物,以及外伤、诸虫、药邪、医过、先天因素等。虽然古人认识到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但因中国古代对力的认识不足,局限于人力、畜力、风力等较为具体直观的自然力,没有归纳出力与运动的本质关系[5],没有意识到重力对人体的影响以及人体内部力的控制。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也不会考虑这个问题,但重力会影响我们的一举一动。从猿到人,从爬行到直立行走,人的体态特征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重力对人体的影响也在发生变化。生物力学就是应用力学原理和方法对生物体中力学问题定量研究的生物物理学分支。生物力学一词在20世纪60年代末才出现,在此之前人们也进行一些脉搏、血液循环等研究,我国科研人员在推拿、气功等项目研究上也做了一些工作。国内从年起在许多体育类院校开设了生物力学课程。生物力学的基础是能量守恒、动量守恒、质量守恒三定律并加上描写物体的本构方程。人体完成各种活动的运动器官系统,由肌肉、关节、骨骼等组成。三者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协调下,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牵动骨通过关节的作用而产生各种动作。人体运动源动力来自肌肉,遵从牛顿三大运动定律[6],其中第一定律说明了力的含义: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第二定律指出了力的作用效果:力使物体获得加速度;第三定律揭示出力的本质: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牛顿第一定律描述是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时的状态,而不受外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物体不受外力和物体受合外力为零是有区别的。比如人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只是人体内部的力和地球的重力之合力为零的状态,维持人体的姿势。当我们行走时,足对地面的作用力及地面对人体的反作用力是人体向前移动的动力。所以说疾病的发生,其内因是整体管理的失衡,其中应该包括内部力的失衡。对于颈肩腰腿痛痛而言,外因的表现除了中医学常见病因之外还应该包括重力。人体内部力的不平衡引起的整体管理失控是导致颈肩腰腿痛的重要原因。人体内部力的不平衡会导致异常受力的增加及运动模式的变化,表现在体态、步态等的异常。一篇发表在《SurgicalTechnologyInternational》上的论文,美国纽约脊柱外科和康复医学主任肯尼斯·汉斯拉杰医生率领研究团队发现,当头向前移15°,颈椎压力增加27磅(12.2公斤),倾斜30°,颈部承受压力为40磅(18.1公斤),倾斜45°压力为49磅(22.2公斤),倾斜60°压力为60磅(27.2公斤)[7]。(图2)从颈肩腰腿痛的治疗来说,中西医治疗方法的一致性,就是调节整体的平衡,恢复整体的管理,其中包括对人体内部力的调整。

图2

《皇帝内经·素问·举痛论》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医宗金鉴》说:“伤损之证,血虚作痛,不荣”,这就是中医的疼痛观:“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把疼痛分为实证和虚证两种,一般是实证或虚证,或者虚实错杂。当人体经络中的气血发生阻滞不通,那么就会引发各种疼痛,我们称之为“实痛”;当人体经络中气血减少不足,也会引发疼痛,我们称之为“虚痛”。实痛特点:新病疼痛,痛势剧烈,持续不解,痛而拒按着。虚痛特点:久病疼痛,痛势较缓,时作时止,痛而喜按。由此可见,治疗疼痛是要分实虚的。辩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中医的辩证就是把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辩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8]。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归根结底还是调整平衡,恢复整体管理。

总结,对于颈肩腰腿痛的治疗,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遵循共同的自然规律,都是要找出不平衡引起的整体管理失控的原因(包括力),整体观和平衡理论是中西医都应该遵循的共同的“道”。从这点上,我认为中西医同“道”。中医的辩证和西医的评估可以认为是一种基于“道”的“法”,一种设计。中西医的各种治疗手段可以认为是“术”,一种治疗的方式。无论用辩证还是评估,无论用什么样的治疗方法,“以法固道”“以道御术”“以术载道”,三者兼备就能做出好的策略。

[1]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8:49.

[2]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8:62.

[3]罗长海,肖春燕.辩证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6:

[4]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8:62-63.

[5]仪德刚,冯书静.中国古代”力”的概念及其相关知识[J].自然辨证法通讯,.10(5)5:56.

[6]杨华元.生物力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8:52.

[7]lvy.你知道吗[J].健康之家,.7:34.

[8]皇帝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M].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传统文化到现代科学谈ldquo颈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