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口述历史的方式对江苏段运河的历史考察、遗迹保护、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记录、考察、思考、研究,并结合科技文保,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或建议,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这是“南京外国语学校口述历史·行走大运河”团队的初衷。
2月2日,“南京外国语学校口述历史·行走大运河”团队走进了南京博物院,进行了关于小组研究方向的汇报与讨论。南京博物院社会服务部许越副主任、陈刚副主任、王贵阳老师和社服部的社教老师们莅临现场,对同学们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细致点评。整个下午,同学们与专家们零距离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各小组将自己的研究阶段性成果和选题进行汇报并展开答辩。
高二年级钟媛媛、汤隽彦同学选取大运河对沿岸语言的影响(以扬州宝应地区方言为例)为研究方向。由于选题处在学科交叉点,古音研究具有一定的难度及不精准性,她们可能要阅读更多与运河相关、与扬州方言相关、与语言学基础知识及人口迁移相关的权威书籍。专家表示,采访的音频与视频相比于论文更具有直接现实性意义。
高一年级石梓彤、金灵、胡亦宁、朱泓安同学探究方向是大运河沿岸的茶文化以及大运河对于茶文化发展的影响。在汇报中,他们就怎样选取合适的采访对象以及确保采访资料的有效性等和大家进行了深刻地探讨。专家指出,可以选取一个细节入手,小中见大。
高二年级孔佳琦、陈珑之和高一年级吴玥融同学从大运河在历史上的影响和其作为南水北调东线的重要性谈起,着重研究大运河在水利方面的应用和保护。专家建议可以从特别之处入手,选取代表性案例进行研究。
高二年级钱澈同学则分享了他以淮安为主要城市,考察大运河作为文化之河在风俗、饮食、建筑等方面的贯通与连接作用的研究想法。专家对同学们选取的切入点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可以跨学科地结合大运河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影响,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
高二年级颜翔宇、马子一同学将重点聚焦于盐商文化、内河贸易对作为大运河南北枢纽的扬州在市民生活方面的影响。他们试图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