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苑的农耕与饮食文化
文/田健民
沙苑地处大荔县境内的渭、洛河之间,两河也正是它的南北界限。东至原朝邑南阳洪,西至渭南孝义镇。《水经注》里有一段话:“洛水东经沙阜北,其阜东西八十里,南北三十里,俗名之曰沙苑。”据《同州府志》里说:“沙苑在县南洛渭之间,亦名沙海,沙泽其中盆起者曰沙阜。东跨朝邑,西至渭南,南连华州。”唐代诗人杜甫《沙苑行》诗句云:“君不见左辅白沙如白水,缭以周垣百余里。”形象的道出茫茫沙苑的基本形势和规模。其范围包括现在的张家、苏村、八魚、官池、石槽、沙底、西寨、韦林、迪村等地区。
据文献记载,年考古发“沙苑文化”是中石器时代的典型,石片石器有尖状器、刮削器,石镞等石制工具。佐证了大荔沙苑是*河流域原始农业和原始牧业的萌芽之地,沙苑地区汉代养蓄植树,唐代皇家园林,明时变牧为农,明末山西、河南迁来大量移民,沙苑进入大面积农桑时代。
沙苑的农耕文化源远流长,追溯农耕文化的起源有一句“男耕女织”之说,这是农耕文化形成的基础,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以不同的形式延续下来的精华浓缩,并传承至今的一种文化形态,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理念已广播人心。先秦时期民间流传的《击壤歌》有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唐代诗人李绅写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粒皆辛苦。”是先民们艰辛劳动的真实写照,反映了人们为了生存而艰辛劳作。
沙苑地理特点是沙地结构松散,随风流徙,地形随时可变,形成的地貌大致分为三类,外围多是沙草地,中央是槽形谷地,其间是绵延不断的沙丘,给当地农民耕作带来难以克服的自然困难。但这里的地下水资源丰富,在槽形谷地形成许多沼泽、水潭(涝池)。周边挖井十米内即可见水。在生产劳动实践中,先民们为了改造和利用自然,克服自然界的种种困难,发明和制造了铁制生产工具,锨、锄、镢、斧头、镰刀等所需农具,进行着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等征服自然的生产劳动。于是人们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利用沙窝里的大水潭,用木料搭成架子,再用一根木立柱和横杆自制称杆,系好乘水工具,靠人力乘水浇田,这就是早期沙苑的称杆井。后来在沙阜旁边的地里人力挖井,用砖砌成井筒子,下降到水位满足的地方井即成,这就是沙苑的老井。开始人们在井口架起三角木架子,一至三人可用辘轳乘水浇田。后来比较富裕的人家就打造铁木结构的老水车,使用人力或畜力浇水。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就使用了解放式(铁制)水车,还是用人力或畜力。六十年代中后期就改为电动力水车。七十年代以后使用了水泵灌溉。运输工具早期靠人力担挑,后来使用木制的单、双轱轳推车,四轱轳拉车,全是靠人力或畜力,用于耕作或运输农产品用。夏秋两季麦子和谷物收获主要靠畜力拉动石碌碡碾打,使用的工具多是木制杈、锨、刮板等。劳动成果是以小麦为主的五谷杂粮及杂果蔬菜。食用的面、米等全是用石磨或石碾来加工。新中国成立之后,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先进的生产工具逐步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沙苑一带重视和讲究民间习俗,每逢重大传统节日都要举行纪念或祭祀活动。例如正月十五娘家要给新出嫁的女儿送一对鹣馍和灯笼,鹣馍是鸡或鸟的形状,喻示着一对夫妻感情融洽,比翼双飞。外家舅舅要给外甥送灯笼三年或十二年,象征着前程光明,家兴业旺。二月二(龙节既是时节(踏青节),又是传统节日,祭祖扫墓,敬献枣谷馍和油凉面。五月端午食粽子、绿三糕,佩香囊、悬艾叶避邪趋瘟,娘家(外家)给新出嫁的女或外甥送形如*瓜、茄子等瓜菜之类的端午花馍,给女还送有凉席、竹帘、风扇、台灯等,寓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清亮一夏。八月十五中秋节(团圆节),有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娘家(外家)给出嫁的女儿、外甥送用形状各异的花糕。女儿、外甥们要给长辈送月饼,赏月圆。人常言“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冬至(冬节),是最寒冷的天气到来,按照习俗要给已故的亲人烧寒衣棉被等。俗话说“冬天到,吃水饺。"是为了祛病驱寒,在严冬里不冻耳朵,有谚云:“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腊月二十三(小年),打灶tu0tu0馍,包饺子,祭拜灶神爷。从这天起洒扫清除,蒸年馍,油炸茶果,割肉装碗子,准备春节过大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沙苑地质疏松,光照充分,但水份易失,井浇田耕作费时费力,加之种植杂果蔬菜,农民十分艰辛。这一带流传着“一亩园,十亩田”的民谚,就是说耕种一亩果蔬园,就相当于种十亩庄稼付出的辛劳。日长累月的忙碌连走亲访友的时间都没有,人们为了怀旧叙情,相互交流和增进亲友之间的感.情,结合农时节令约定成俗确立了追往会(忙罢会),主要集中在五至七月某一天,亲戚朋友有备而来,新女婿平时很少到岳丈家,今日逢会穿戴整洁必须来到,必然引起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