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
Earthscience
生态系统修复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关键。通过它的富足,为建设和发展城市与社会的繁荣提供了先决条件。土壤养活我们的庄稼,过滤我们的水;树木与森林过滤我们的空气,为高温降暑。自然界也是所有经济制度的基础。对许多人来说,自然景观和居住在其中的物种被珍视为我们遗产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言以蔽之,健康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文明的基石。
但是人类文明越来越脱离自然所提供的价值。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行为对生态系统价值的各个组成部分,如栖息地和物种,都已经构成并持续制造越来越大的威胁,尤其是那些因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备受珍视的栖息地,无一幸免。目前,世界上一半以上的雨林都被摧毁了。许多没有被彻底摧毁的东西都被退化了,给里面的物种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正如Banks-Liete在本月的初级读物中指出的那样,栖息地越来越零散,基础设施也越来越复杂,物种分布也越来越分散。修建通往栖息地的道路使它们更容易接近,从而增加了它们遭受进一步破坏的脆弱性以及它们的物种与人类发生冲突的可能性。海洋领域也感受到了威胁。珊瑚礁,以其美丽和生物多样性而闻名,在其生命周期的某个时刻,大约有25%的鱼类物种栖息在珊瑚礁上,在温度上升、污染和发展的浪潮中正在消失。自年以来,大堡礁已经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珊瑚。历史的记忆,清晰且明确:世界上一半以上的雨林已经被摧毁了。即便是没有被彻底摧毁的东西,也都被负面的影响着,给周遭的物种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大自然的退化正在并将持续影响着我们所有人。尽管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仅包含两个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相关的目标(目标15:陆地上的生命;目标14:水下生命),它们却是实现其他所有目标的关键基础。当森林碳汇栖息地遭到破坏时,我们如何采取气候行动?在自然资源日益恶化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减轻饥饿、贫穷和提供清洁的水?这对和平、工作机会、健康和福祉意味着什么?当社会中最弱势群体首当其冲地承受这些损失时,这对正义和平等意味着什么?健康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不是奢侈品,而是具有全球性的必需品。
幸运的是,国际社会对这一威胁的认识正在不断提高,各国领导人也正作出努力,用实际行动恢复退化和损坏的自然生态系统。“波恩挑战”(BonnChallenge)是在承认全球森林退化的情况下发起的,承诺到年恢复1.5亿公顷森林,然而这一目标是否已经实现尚不清楚。明年是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项目(UNDecadeonEcosystemRestoration)的开始。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领导下,它渴望超越波恩挑战的范围,阻止生态系统退化,并加快从地方到国际的恢复努力。目标范围包括鼓励恢复,支持领导,扩大创造力,鼓励环保行为。生态系统恢复问题无疑已被列入全球议程。
但是,修复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同的生态系统有不同的需求,我们可能缺乏关于生态恢复的最基础的知识。有些生态系统可能已经退化到不可能被复原的情况。在PalmerandStewart的评论中,特别强调了重建有弹性、功能性和自我维持的生态系统的必要性,这些生态系统不需要人为干预来保持健康。只有我们充分了解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走到如今的局面,做什么能够减轻退化的压力,我们才能够防止这种情况再次发生。否则,生态恢复的进展将永远受阻。森林将继续被燃烧和砍伐,珊瑚将继续被漂白。生态修复项目的设计必须考虑到长久的成功。
正如Svenning在本期的评论中所指出的,当地消失物种的返回,或“重新布线”,在生态系统恢复和帮助自给自足方面起着核心作用。然而,这些举措并非完美无缺。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对曾经的自然环境进行了如此广泛的人工修改,以至于重新引入的物种可能会与人类发生冲突。尽管人类打造后的自然景观,往往具有吸引公众注意的更高魅力,但重新引入的物种可能对财产、粮食生产和人类生命构成潜在风险,这将最终削弱公众和决策者的支持。
生态系统恢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是微妙的,多变的,不确定的。在生态修复这条道路上,必须谨慎驾驶。目前,生态恢复的路线图是残损和不完整的,我们的方向是不确定的,最佳路线,甚至最终目的地也仍在激烈的被辩论。一个明确的、统一的能指导我们开展生态修复的目标,依旧悬而未决。
这些不确定性都指向了一个更深层的问题:人类世生态系统恢复的终极目标到底是什么?当下,太多的未知遍布在每一个角落。尽管重新引入具有魅力的动物群体和将自然景观恢复到先前的标准的状态曾经推动对恢复工作的支持,许多更新的支持来自于加强和增强特定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力的愿望,这些功能通常与人类福祉服务相关。湿地原来可能仅仅因其适宜鸟类生活而受到重视,而现在,它们越来越受到重视是因为它们所提供的服务包括防洪或过滤水。热带雨林现在终于被认可成为重要的碳汇。然而,健康的土壤通常只与作物产量和未来收成划等号。对这些功能和服务的需求是不可否认的,但对于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恢复甚至发展,我们必须认识到,专注于单一的生态系统功能,即隧道式愿景,反而将造成更大的伤害。例如,仅注重森林的固碳潜力,会导致水资源缺乏;强行建立非本土、单一物种的种植园,将最终减少生物多样性。目前,让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些植树举措针对的是天然草地栖息地,不仅消灭了它们特有的物种,损害了以它们为生的当地居民的生计,而且破坏了整个流域的水文生态平衡。这不是生态系统的恢复,而是生态系统的扰乱,甚至灾难。
人类世继续以惊人的速度极速前进,我们对自然的压力和依赖也随之增长。我们不能总是期望能够把被破坏的系统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但这并不意味着恢复性努力的目标不可望或不可及。将农田列为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计划的优先生态项目,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这一点。正如Finch在评论中所讨论的,粮食生产和野生动物栖息地的恢复并不是相互排斥的目标。但是,如果我们不通过改变饮食结构和减少食物浪费来减少我们的需求,恢复工作将再次失败。多线并行的战略是必不可少的。
毫无疑问,人类世将产生赢家和输家。生态系统服务已被证明是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重要手段,例如保护吸碳的红树林和滋养海底生物的珊瑚礁。但我们也必须确保,哪怕是那些抱拥最善意的恢复努力,也绝不能仅仅将人类利益凌驾于万物之上。俨如老子所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们必须努力追求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美丽及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同时也必须将整个社会系统的变革纳入考量范围,以减轻破坏和退化所造成的大范围大规模的损失。将这些价值观统一起来,并将其与科学知识以及当地人民的需要结合起来,将是实现联合国十年生态修复目标和为所有人建设一个良好的人类世的关键。
无论我们是在保护栖息地不受损害,还是在积极恢复它们,人类的作为和不作为都将对我们生态系统未来的健康和功能产生影响。生态系统的修复需要人类做一个好管家,大节不可失,小节无可纵。借樊川之言:“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OneEarth12月刊已于12月18日上线长按识别上图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