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上面所述的这诸多方面的素材,陕南人才有了一日三餐饮食的基础,厨师无论水平高低也有了用武耍手艺烹饪菜肴的条件。
陕南老百姓平时生活的饮食和节日、喜庆、酬客等重大事情摆宴席的饮食大有不同。
生活在陕南的百姓对待人生的态度多显的乐观,这大约是移民留下的一种生活态度,这种乐观的生活态度折射在饮食起居上。
纵观陕南几千年人文史,方志记录百姓平时生活很阔绰的年代很少,陕南百姓似乎长期生存在那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状态中,粮食不能完全自给是长期存在的问题,因此一些地方志这样记述百姓生活:旧时农民,细粮被地主收租,多吃粗粮。一日两餐或三餐。平时吃稀,忙时才一日中两干一稀。一般常吃“糊肚子”(一种玉米糊汤,内掺红苕或南瓜或洋芋)、“鸡脑壳”(一种麦面团煮于洋芋汤内),还有大麦、荞麦、燕麦、豆类等为主。蔬菜全是自种自食。
陕南贫穷,每年仍有闹春荒的县份,农民有重食轻衣的生活习俗。陕南人又好客,待客以食为首要问题,来客必先问客人“吃了没有?”随后才以烟(水烟或旱烟)、茶水招待客人。正月间,主人还要煮碗甜酒(醪糟)鸡蛋招待客人。
陕南百姓平时生活如此,但逢年过节,必打破此方式,大操大办摆家宴过节日,尤其是春节更盛,这是陕南人乐观豁达生活态度的最典型的极端式表达。从前节日就有名为“四大(碗)六小(盘)”、“八大件”(先上六至十个凉盘,再轮流上四蒸四炒大碗或大盘)、“五马踏四营”(一炖四蒸四炒)、“海参头”、“鱿鱼头”、(在“八大件”中)、“十大碗”等等。
席的上菜有讲究,先是上凉菜,凉菜中间置一汤盘,盛满酸、辣调料汤,吃凉菜时蘸用。每人面前一酒盅,不管你是否饮酒。酒是自烤的包谷酒、杆杆酒,招待客人的是刚出的酒,度数最高,酒味最醇,香气最浓。酒过三巡,上热菜。席间,必行酒令“打通贯”,席间每人都必须与其他人行令饮酒,或两盅或四盅或六盅直至十二盅,行令以“划拳”为主,“猜宝”、“打杠子”为辅,总之,客人饮醉,主人高兴;客人把菜吃净,主人兴奋。
陕南农村宴席讲究规矩。首先是摆桌子的规矩。喜事桌子讲摆单数,或五、或九或十一,讲究的是好事有添头。丧事桌子讲摆双数,或六、或八、或十、或十二。摆桌子时,要挑一张好一点的桌子作为中席的用桌。中席的上席一般都向着正房的大门,其它桌子根据中席桌子的位置而摆。而每张桌子的上席确定,要看宴席桌子的整体摆设。
入席时,要讲究年长辈份高的人先入座上席。上菜也有讲究。农村里过事,一般有八个凉菜,八个热菜。在宴席上,上席的两个人一人斟酒,一人请菜,等到主人把饭端上桌来,要喝酒,可以继续喝,不喝大家便可吃饭。
(原载本人年陕西旅游出版社岀版的散文集《江汉清音》)[胡树勇散文选]
出版散文集《江汉清音》《鸟倦知还》《守一不惑》《博写》《范》《光影涟漪》《心地》《艺术之韧》。摄影集《图说汉水文化》《陕南老照片》《丹青石泉园林美》《绿映石泉》。及《石泉文学作品选》《风流石泉》《石泉食美》《秦巴水乡石泉十美》书籍30多种。
陕南饮食文化(7)
近距离赏艺
陕南饮食文化(6)
陕南饮食文化(5)
陕南饮食文化(4)
陕南饮食文化(3)
胸襟
陕南饮食文化(2)
陕南饮食文化(1)
积累是种种复杂
一个人的山
掷
走遍石泉
安康龙舟赛
父亲那双颤抖的手
寻找鎏金蚕
古今莲花石
沈从文与湘西
刻在山崖上的书
窗外的斑鸠
农家四季
天水的味道
鹭鸶飞起
味道已经不同
吊罐
栀子花开香最浓
秋染皇冠
鎏金蚕的时空隧道
旅游开发说陕南
圈读《菜根潭》
眷恋镰刀
《三省边防备览》小记
石泉虹
宦姑滩探春
雨日游苏锡
老年钢琴赛
今夜,又见银河
香溪洞之冬
土性
盆景松
银杏观音
老街潭集
春到草池湾
佛坪半小时
枫树山茶
红花沟赋
静养当胸一块天
跃
冬天的句号
高府私房菜
狂吠的小狗
一位农村中学校长
合溪的山
千年老街?梦幻夜景
品读吴江
红卫采英
雪狐
高见
对一只迁徙小鸟的致敬
倾城之街
传统宴席
月河月夜
草书的芭蕾
案头三本书
峡谷顶上的鹰
雪夜听琴
丹霞托起的小城
汉江灯影
桐子花开
陈雨皋的草鞋
江城散记
听莫扎特
《春暖花开》的传唱
白玉兰
一寸春雨一寸绿
胡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