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未央之墨
陈品一和茱莉亚浪漫的异国情缘导语
中国有句俗语: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这句话,在本文主人公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一个远渡重洋与你相遇,一个漂洋过海追随而来。
相爱容易相守难,文化的诧异,传统的碰撞,夫妻摩擦,婆媳矛盾,和所有的家庭一样不可避免,又和所有家庭不同的是,外国媳妇却轻而易举化解矛盾,活成了中国儿媳妇的楷模。
01翻山越岭只为与你相遇
品学兼优的博士陈品一笑着调侃说:他最引以为傲的不是他的博士学位,而是他把一个漂亮的美国女孩娶回家做了老婆。他的幸福溢于言表。
重庆大男孩陈品一在28岁那年,被导师推荐去美国西雅图一所大学做了博士交换生。
他这一行,不但学有所成,还遇到了自己苦等28年的缘分。大洋彼岸,那个小他9岁,金发碧眼的女孩也等来了她的初恋。
那一年,19岁的西雅图女孩朱莉亚,出于对中国博大精深文化的向往,高一开始学习中文,大学的外语课也毫无悬念的选修了中文。
她来自西雅图一个美丽的小镇,那里没有中国人居住,她没有练习口语的机会,而班级里的其他同学不但都来过中国,还有中国朋友,都有便于学习的语言环境。
因此,不可避免的,朱莉亚成为全班中文成绩最差的学生,这让自尊心很强的朱莉亚感觉无地自容,她寻找一切可以和中国人打交道的机会,来创造语言环境,提高自己的水平。
在学校组织的一次活动中,因为会有很多中国人参加,抱着好学不倦态度而来的朱莉亚,和本着择交而友目的而来的陈品一不期而遇。
朱莉亚勤奋好学的品质,打动了陈品一,而陈品一的耐心和帅气,也给这个漂亮的美国女孩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见惯了金发碧眼,棱角分明,轮廓立体的美国男孩,这个与众不同的黑头发,黑眼睛,长着一副娃娃脸的中国男孩,绝对是个特别的存在。
男未婚女未嫁,郎情妾意,是很容易擦出火花的。
情窦初开从没谈过恋爱,作为美国女孩来说,相对有些保守的朱莉亚,得知这个看上去像二十一二岁的男孩,已经28岁的时候,有些失望了,她的择偶标准是最多大个四五岁能接受。
在相互学习和交往过程中,陈品一被朱莉亚身上的优点征服,对她一见钟情,再见倾心,他想为这份心动努力,不让自己遗憾。
中间,朱莉亚争取到了一个来中国华东师范,学习三个月中文的机会,这三个月,陈品一利用电子邮件,视频电话等方式,婉约而含蓄的陪伴着朱莉亚,表达着一份思念,让这段感情持续升温。
他让朱莉亚闲暇之余去重庆,以女朋友的身份去拜见父母,这个用心的小伙子,人家还没答应做他媳妇呢,就提前进入了“丑媳妇见公婆”的程序,开朗活泼的朱莉亚给陈父陈母留下了很好的第一印象。
陈品一趁热打铁,调侃朱莉亚:“你不在身边,我闲着干嘛呢?还是找个女朋友吧。”
朱莉亚一听他要找女朋友,吃醋的生气了,心意不言而喻,他欲擒故纵,把心仪女孩的心事尽收心底。
三个月,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他们彼此交换了自己的家乡,也交换了自己的感情。
学习终于结束了,回国后,朱莉亚有一次图书馆看书很晚,忘了时间,她一个电话打到陈品一那里,他乐颠颠的做了她的护花使者,把她安全送到家,让女孩感受到了中国男人的呵护和温暖。
她主动的拉起陈品一的手,陈品一不失时机的问她:“你喜欢我吗?”
朱莉亚用美国人的直率,热烈的回应了他:“我不喜欢你,拉你的手干嘛?”
在真爱面前,九岁年龄差距的芥蒂,被轻轻抹去。
两情相悦,两心相印,这份异国情怀就这么水到渠成了。
陈品一只有一年的交换学习的时间,他要分秒必争,他去拜见了朱莉亚的父母,向他们表达了对他们女儿的爱,承诺要给她一个幸福的未来。陈品一的真诚感动了这对美国夫妻。
美国的父母,大多数都把子女的感受放在第一位,尊重他们的选择,所谓的异地恋,异国恋,在女儿的幸福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他们的感情得到了朱莉亚父母的认可和祝福。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02漂洋过海只为追随你
“择一城而居,择一人白首”,漂洋过海追随你,这样跨越国度,种族,不顾一切的爱,浪漫而唯美。
而接下来,两个国家文化差异,传统观念,生活习惯的碰撞和摩擦,才是检验真爱的试金石。
夫妻之间自不必说,含蓄的中国男人已经被奔放的美国老婆同化了,每天情不自禁的热吻,就像呼吸一样自然,火辣辣的“我爱你”,就像一日三餐一样必不可少。
他给予她的不仅有宠溺,呵护,包容,还有尊重。陈品一不会要求朱莉亚嫁鸡随鸡,入乡随俗。
他懂得,即使嫁给了他,她依旧是个美国人,心里是美国的思想,脑子里是美国的观念,他不去改变她,而去适应她,习惯她。
即使有了夫妻矛盾,他们生气也不超过一个小时,就会自我检讨,主动认错。
这样的理解,让夫妻相处融洽和谐,其乐融融。
很多老婆只放大老公的缺点,而看不到他的优点,而朱莉亚却恰恰相反,她说她的老公比所有人的老公都好。
他们家里,真的是老公赚钱老婆花,生了两个孩子后,朱莉亚为了给孩子好的照顾和陪伴,辞去了工作,做了全职妈妈。
陈品一把所有的薪水都上交老婆,让她喜欢什么买什么,而朱莉亚也不辜负老公的信任,投桃报李,勤俭持家,除了给孩子的花销外,从不乱花钱,经营出一个有条不紊温馨的家。
茱莉亚是个吃货03外国媳妇的婆媳相处之道,值得所有的中国媳妇借鉴
中国家庭的老大难-婆媳矛盾,在这个外国媳妇身上也会不可避免的发生,横在她们婆媳之间的,不仅仅有两代人的思想差距,还有中外的观念的不同。
在生两个宝宝之前,朱莉亚自然流产一次,爱动物的朱莉亚,家里养了一只狼狗,中国的婆婆在儿媳妇怀孕之后,都会为了安全起见,排除一切潜在的风险,因此,她主张把狼狗处理掉,但是,在美国人的观念里,狗不是宠物而是家人,既然养了就要有始有终,不可能遗弃。
爱犬是家人不是宠物为了给婆婆留足面子,朱莉亚不直接拒绝,而是采取非常民主的方式,开了个跨国家庭会议,长辈们语言不通,他们夫妻就互为翻译,以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决定狗狗的去留问题,结果,可想而知,狗狗留下了,婆婆的自尊心也没受到伤害。
孩子出生后,在照顾和教育孩子上,东西方差异又一次发生了冲突。
在美国,小孩半岁吃辅食,培养小孩子自己吃东西的习惯,而中国的老人喜欢喂宝宝吃饭,不仅是因为害怕他吃不饱,也是一种隔代亲的享受,但是,这样的后果是导致了孩子没了吃东西的兴趣,丧失了成长,就很难训练了。
再比如,朱莉亚有意识的从九个月开始培养孩子自己入睡的习惯,训练了几天后,孩子哭几分钟就不哭了,香甜的睡去。
但是婆婆听到宝贝孙子的啼哭,却心疼的要进去哄孩子,孩子一旦发现可以通过用哭的方式来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