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到一个帖子,说韩国人整天吃泡菜,连肉都吃不起,觉得挺可怜的。其实,这种说法与真实的韩国人生活有一定偏差。让我来分享一下在韩国看到的韩国人的真实生活吧,首先从饮食说起。
说实话,韩国的饮食确实相对较贵。例如,一份冷面大约需要韩元,折合人民币约30元;而一份石锅拌饭的价格也在至韩元左右。然而,这里会赠送许多小菜,类似于我们在韩剧中看到的那些一小碟一小碟的泡菜。实际上,这些小菜并非全都是泡菜,其中很多是新鲜的蔬菜拌菜,这些都是免费的,客人可以随时添加。
刚来韩国时,我作为一个东北人,确实不太习惯这种饮食方式。在东北,我们的饮食习惯可能更加豪放,一份小碟可能都不够一口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与韩国人的接触增多,我逐渐理解了他们的饮食文化。韩国人的饮食大多以清淡为主,他们不喜欢油腻和过多的香料,更注重食物的原汁原味。因此,在韩剧中,我们很少看到像四川火锅那样上面飘满辣椒和花椒的菜。同时,参鸡汤也做得非常清淡而不油腻。
另外,有人认为韩国人很少吃肉。实际上,韩国中等收入的人群去饭店吃烤肉的频率要高于中国普通收入的老百姓。在韩国,烤肉是受欢迎的美食之一。韩国人吃烤肉时,主要选择牛肉和五花肉。虽然我也曾在韩国尝试过羊肉汤,那是一种黑山羊的汤,但并未感受到明显的膻味。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移民的增多,在中国人聚集的地方,如烤羊肉串、麻辣烫和四川火锅等中国特色小吃也逐渐流行起来。然而,我身边的韩国人似乎并不太喜欢羊肉和孜然,这可能与他们的饮食习惯有关。上图展示的是烤五花肉,韩国的烤肉销售方式独特,不是按盘卖,而是根据就餐人数设定固定分量,如两人份或三人份。三人份大约包含三大块五花肉。在韩国,五花肉的价格通常高于纯瘦肉,如猪腿肉等,因为韩国人普遍认为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更为美味。尽管价格稍高,但所售的五花肉品质上乘,卖相极佳。
烤肉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经过调味汁浸泡的,另一种则是原味烤制。韩国人更偏爱原味烤肉,烤制完成后,他们会用剪刀将肉剪成适口大小的块状。食用时,他们通常会先取一片生菜叶,放上烤肉,再搭配蒜片和辣椒酱,这样的吃法既美味又不腻。相比之下,我在中国吃烤肉时,往往会点很多其他食材,如烤鸡心、金针菇、牛肉和羊肉等,但往往吃不了几口就感觉腻了。不知大家是否有过类似的体验?而调味汁泡过的烤肉,我则特别喜欢,因为它更符合我熟悉的味道。店里是按照就餐人数上烤肉的,这样的分量设计使得每位客人都能享受到半饱的份量。在品尝烤肉的同时,配上一杯美酒,真是别有一番惬意。若是在烤肉之后仍觉得饥饿,不妨再点些主食,如泡菜汤或冷面等。对他们而言,烤肉更像是一种下酒菜,而拌菜则是免费提供的,随时可添加,无需担心分量不足。值得一提的是,韩国服务行业的职员对待顾客都十分恭敬,必须使用敬语,并在结账后对顾客表示感谢,这种周到的服务确实令人感到温暖。
此外,清酒的价格在韩国料理店中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饭店里的清酒价格约为韩元一瓶,而在超市中只需韩元。虽然价格稍有差异,但清酒的美味与享受却是相同的。相较于中国饭店的多样化选择,韩国饭店更专注于清酒与啤酒的供应,这也成为了其独特的服务特色。在东北,我曾深感服务员忙碌,常常需要呼唤才能得到服务,但这种现象在韩国却很少见。每当客人落座,总会有人热情询问需求。韩餐的多样性相较于中餐确实较为单一,常吃的无非是那几样。例如,烤肉时只需告知服务员人数,其他如筷子、勺子和餐巾纸等用品,都已备好在桌上,随时取用。不久,服务员便会端上大碟的冰镇纯净水、水杯和各种拌菜,然后再上烤肉。此时,人们便可一边品尝拌菜,一边畅聊,无需频繁呼唤服务员。即便饭店满员,也从未感到喧闹,这得益于韩国清酒度数较低,鲜有酒后失态或大吵大闹的情况。大多数人都是一边小酌一边闲聊,喝完便回家安睡,这种氛围显然比某些地方的醉酒闹事要好得多。
我也曾问过身边的中国朋友,他们对韩餐的感受不一。有的喜爱其独特风味,有的则不太喜欢。同样,韩国人也对中国菜有不同的偏好。有的赞不绝口,有的却一口不动。我叔叔就对东北菜情有独钟,而在韩国,中餐馆虽多,但价格不菲。一盘普通的尖椒干豆腐就要50元左右,是国内价格的十几倍。谈谈我身边的韩国人吧,他们大多性格开朗、健谈,即使与陌生人见面也会亲切地打招呼并聊上几句。然而,在金钱方面,他们往往表现得比较吝啬。吃饭时,常常是这顿你请,下顿他请,即使是男女朋友也大多采用AA制。不过,结婚后通常是由妻子来管理家庭财务。说到结婚,韩国人的习俗是男方准备房子,女方则负责购买家具、家电和车辆。婚礼的费用则通常由双方共同承担。婚礼上,礼金是用白色信封包着,金额因关系亲疏而异。例如,一般朋友和同事可能会包5万韩元,而亲密的朋友则可能包10万韩元。如果是亲兄弟姐妹结婚,礼金则至少为万韩元。
在婚礼仪式上,双方父母会给新人红包,随后新人会进入专门的餐厅用餐,这些都是自助餐的形式。在随礼金时,会有专人进行记录并给每位随礼者一张餐券。用餐时,只需出示餐券即可进入餐厅用餐。整个过程显得井然有序,非常省心。
另外,我注意到韩国人之间的亲情似乎比较淡薄。老人通常不与子女同住,也不会涉及伺候儿媳坐月子或帮忙带孩子等事务。这种相对独立的生活方式可能与他们的传统文化有关。当然,这也带来了某些便利,比如朋友生孩子时,她的婆婆可能只会短暂停留,而更多的照顾工作则可能由其他家庭成员或社区提供。
此外,我还了解到一种名为“妈妈卡”的国家福利政策。这张卡为孕妇提供产检和生育时的经济支持,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这也是韩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
再来看一个关于长辈与子女关系的例子。在我身边,有一位长辈在两个女儿大学毕业后为她们提供了经济支持。当女儿们结婚时,男方支付了房子的首付,而女方则负责购买车辆和家电等物品。然而,当女儿们希望父亲能再资助一些时,他却拒绝了。他认为自己已经尽到了供养女儿上大学并帮助她们结婚的义务,现在不再需要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持。这种态度与某些中国父母的做法有所不同,后者往往愿意为子女的未来提供更多的保障和支持。一般结婚后,家里有两位或三位孩子的家庭,女性往往无法外出工作,因为很少有奶奶或姥姥会帮忙带孩子。我常看到老太太们在小区凉棚里悠闲地聊天,生活显得轻松惬意。许多家庭都选择生育两个甚至三个孩子,尽管我没有孩子,但听朋友说,如果孩子上公立小学,学费负担相对较轻,但报名参加各种兴趣班则会费用不菲。幼儿园的学费通常不高,而且新生儿还能享受营养补助。在韩国,男性的工资一般起步于万韩元,大多数人薪资在万至万韩元之间。若丈夫月薪能达到万韩元,那可谓中上水平,妻子便能享受较为惬意的生活。然而,若月薪仅为万韩元,且妻子不工作,抚养孩子的经济压力便会相当沉重,这也就不难理解韩国人为何普遍较为节俭了。
谈及食品价格,我曾亲眼见过楼下的市场售价:7条小黄花鱼需1万韩元,15只大虾也是1万韩元。虽然平时超市里30只才1万韩元,但个头和新鲜度都无法与市场上的相比。鲅鱼两只约40元,帝王蟹一只15万韩元,其肉质颇为昂贵。排骨一盒1万5韩元,若按中国做法准备两人的份量,则需3万韩元,约合元人民币。因此,韩剧中角色吃排骨时流露出开心的表情,确实有其充分理由——排骨在韩国确实很贵。
牛肉方面,美国产和澳大利亚产的相对便宜,而韩国国产的牛肉则价格不菲,但口感上乘,十分鲜嫩。我个人而言,经常购买确实有些奢侈。至于水果,如西瓜在冬季最贵时可达多元一个,现在则稍便宜些。橙子10个约50元,提子一盒一千克40多元。对于在韩国留学或打工的人来说,每月0元左右的生活费可能仅够日常餐饮开支,水果则成为了一种奢侈。普通的三口之家每月生活费至少需要万韩元左右,仅涵盖基本食材和日常用品的开销。这样的生活压力下,韩国人的节俭也就不难理解了。在超市里,克的韩牛标价为51韩元,换算成人民币大约是元一斤。如果想要尽情享用烤韩牛,那恐怕得让钱包大出血了。相比之下,美国和澳洲产的牛肉价格大约要便宜一半左右。另外,水果中的桃子和车厘子也是贵得令人咋舌,两个桃子就要将近1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5元一个,这样的价格对于普通家庭来说,确实只能望而却步了。谈及韩国人对泡菜的钟爱,真是令人称奇。每逢秋季白菜丰收的季节,韩国家庭都会纷纷腌制辣白菜,其数量之多,足以供应一整年的需求。当然,他们并非餐餐都以辣白菜为伴,而是将其作为开胃小菜来搭配其他菜肴。腌制泡菜的过程通常需要亲朋好友的协助,大家轮流制作,共同分享这份独特的乐趣。腌好的泡菜一般需要两三天的时间才能品尝,但在这期间,人们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期待那美味的一刻了。我虽然不会制作泡菜,但经常收到亲戚们分享的成果。在中国,可能很少有人会想到将泡菜作为礼物赠送,然而在韩国,这却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记得有一次,我收到了大姨寄来的辣白菜,那巨大的包裹简直让我惊呆了。尽管数量惊人,但泡菜的质量却毫不逊色,每一口都充满了惊喜。这也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韩国人对泡菜的深厚情感。
此外,韩国人的生活方式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大多拥有正确的三观,对中国充满了敬意与好奇。有的韩国人甚至多次踏足中国的土地,对中国城市的繁华与风景的秀丽赞不绝口。当然,也有一些地方的服务态度需要改进,但我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问题会逐渐得到解决。
另一方面,部分韩国人的炫耀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心态。他们喜欢分享自己的旅行经历、美食体验以及购物成果,这无疑增加了生活的乐趣。然而,这种行为有时也可能显得有些小市民气息,但这正是生活的真实写照,毕竟在每个国家、每个文化中,都有这样的人群存在。尽管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但韩国人普遍展现出开朗的心态。一到周末,他们便热衷于驾车外出游玩,享受悠闲时光。由于国家面积小,出行便捷,无论夏日里在海边游泳、烤肉还是钓鱼,都让人感受到一份难得的宁静与惬意。
在旅游方面,韩国的景点收费普遍较低,超过50元的地方都算是高价了。因此,外出游玩对于韩国人来说并不会造成太大的经济负担。
我曾听闻,从首尔到釜山乘坐KTX仅需5个小时,这似乎对他们来说并不具备太大的吸引力。反而,他们更向往中国的四川和西安等城市,甚至有韩国朋友向我表达希望我能作为导游带领他游历这些地方的愿望。
值得注意的是,韩国的离婚率相对较高。我身边不少韩国朋友都经历过离婚,有的甚至多次结婚。尽管如此,他们中的许多人似乎并不将离婚视为大事。与中国的男人相比,韩国的男人在感情上可能更为开放或直接,他们更倾向于追求年轻漂亮的伴侣。在恋爱中,韩国人通常采用AA制,这在中国的一些女性看来可能显得不够大方。然而,与韩国女性的交流中我了解到,她们认为这是维护自尊的体现。婚后,韩国女性通常掌管家庭经济,丈夫也会积极参与育儿事务。我常在小区里看到爸爸们带着孩子玩耍,或夫妻二人陪伴孩子度过愉快的时光,这无疑展现了他们对家庭的责任感。韩国男人的大男子主义现象确实存在。例如,他们有时会夸大自己的收入水平。我曾遇到一位男士,他声称自己是一位饭店经理,月薪高达万韩元。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真相逐渐浮出水面,他实际上是一位送外卖的小哥,月薪仅有万韩元。由于他一直追求年轻漂亮的伴侣,而他的经济条件并不允许,因此他年近四十仍未婚娶。
同样,大男子主义在韩国社会中并不罕见。这种行为不仅存在于韩国男人身上,也可能出现在其他国家的人们身上。例如,我的丈夫有时也会表现出大男子主义的一面。他会在朋友面前试探我的态度,希望我能给他面子,从而在他朋友面前彰显他的家庭地位。然而,我始终认为,无论与中国人还是韩国人相处,都应该明确自己的底线和需求。对于不喜欢的事情,一开始就应该明确拒绝,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误解。善良是美德,但过于迁就只会助长大男子主义的不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