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成都街道办迎来洋实习生
TUhjnbcbe - 2025/6/13 21:35:00
艾玛(左)参加社区的绘画课堂

近日,3名来自加拿大、英国和美国的“老外”走入了四川省成都市督院街街道办,成为街道办服务的“洋实习生”。负责这一项目的工作人员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在督院街街道居住的外籍人士有上百人,短期居住的更是数以万计。“洋实习生”一方面能组织更多的外籍人士参与到街道办组织的公益活动中,另一方面也能用自己的视角对外宣传街道的资源和历史文化。“洋实习生”服务成都街道办近日,成都督院街街道出现了不少年轻的“洋面孔”,他们走进街道办组织的各种公益活动,用服务赢得社区居民的好评。北青报记者了解到,这些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的“老外”目前是为督院街街道办事处服务的“洋实习生”。组织这些“洋实习生”为街道服务的成都汇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项目经理王正丹告诉北青报记者,督院街街道位于成都市中心,除了本地居民外,还有上百名外籍人士长期生活在社区里,而每年短期在该街道住宿的外国人更是达上万人。如何让中国居民了解外国文化、让外国人融入本地社区,以及促进各国文化的交流互动成了一个课题。今年,在王正丹等人的协调下,这3名“洋实习生”走入督院街街道,为街道办和辖区居民提供服务。为外籍人士绘制“资源地图”王正丹介绍,3名实习生来到街道办后,成为了本地居民和外籍人士直接交流的桥梁,他们一方面组织更多的外籍人士参与到街道办举办的各类公益活动中,另一方面通过他们的视角,向世界展示成都的特色。在加拿大蒙特利大学就读的加拿大人菲利普说,“作为一个外国实习生,以自己的视角帮助街道办绘制街道的‘资源地图’,未来来到督院街的外籍人士就可以通过‘资源地图’轻松弄清楚本地的好吃的、好玩的,并了解到街道的历史和文化。”此外,菲利普还曾经给成都当地街道办的工作人员和社区人士开办英语班,当上了外教。菲利普告诉北青报记者,自己在班上主要会搞一些互动活动,比如放一个外语的视频片段,让街道办的人互相扮演剧中的角色练习交流。为举办街道办的活动,菲利普多次上街寻找活动场地。在寻找场地的过程中,他跟一个画室的老板成了朋友。画室老板在为街道办提供场地的同时,还多次邀请这些“洋实习生”喝茶,体验中国文化。在上海纽约大学就读的美国人艾玛13岁时就随父母到成都居住,直到上大学才前往上海。她告诉北青报记者,自己在成都长大,“来这里的社区实习是一个非常棒的机会,我一直觉得能够帮助我所在的社区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艾玛有一定的绘画基础,街道办经常邀请成都的美术家来社区开美术培训班,艾玛也会参与到培训班里,在作为学员学习中国水墨画的同时,也作为一名“辅导员”,和一些40岁上下的社区居民交流绘画经验。在艾玛等人的组织下,不少居住在这里的外国人也加入了美术培训班。老板娘上阵教“如何用筷子”在一次到居民家里做客时,艾玛品尝到了“最棒的川菜”,自己对中国人的了解也加深了。艾玛告诉北青报记者,“我感觉成都人非常热情好客,而且他们对享受生活和对生活的理解也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与久居成都的艾玛相比,初到成都的菲利普还没能适应川菜的辛辣。他告诉北青报记者,自己花了一段时间来适应中国的方方面面,“包括用筷子的方式方法以及用双手给他人递钱,很多时候我得反复练习这些动作,并尝试找到一个对我很方便的方式。”一次吃饭的时候,餐厅的老板娘看到菲利普用刀叉吃中餐,便自告奋勇教菲利普用筷子,这让菲利普很受感动。虽然经过苦练,但菲利普用筷子还是不够熟练,现在涮火锅还是时不时要用叉子来吃。来自英国的马丽萨在威尔士大学学习社会学专业,她来到成都的第一天就被带到了菲利普认识的画室老板的茶馆品茶,这个英国姑娘一下子就爱上了中国茶道。尽管英国也有饮茶的传统,但马丽萨发现中国茶道完全不同,成都茶馆“安逸的感觉”和茶道的仪式感让她印象非常深刻,“我喜欢喝中国茶,并享受成都的茶文化,这简直是中国文化最精彩的地方,我沉浸在茶馆的气氛里,并感受其背后的历史、文化,感觉开心极了。”王正丹表示,这是当地首次利用“洋实习生”为街道办服务,除了督院街街道办,目前还有两名“洋实习生”在武侯区的街道服务,“未来这样的‘洋实习生’在成都会越来越多。”对话“洋实习生”:建设一个所有人都有归属感的社区3名来自加拿大、英国和美国的“洋实习生”在成都市督院街街道办不长的实习生活,令他们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日前,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他们称,希望把督院街建设成一个所有人都能有归属感的社区。北青报:怎么想到要来成都为街道办服务作为实习的呢?菲利普:我想来中国实习,是因为想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实际上,在来中国之前,就已经被中国文化吸引了,自己也在研究中国的语言、美食。决定到这里实习,是因为我觉得这样可以提高街道辖区内人们的幸福感。北青报:你们在成都实习的主要工作都有哪些?艾玛:我们的主要工作是让外国居民参与到督院街的生活中来,并且要把督院街建设成一个所有人都能有归属感的社区。在我们举办的各种活动、编写的地图手册、与当地居民进行沟通交流的影响下,这个社区会越来越融合统一。菲利普:我们为社区里的居民办了一个绘画班,也计划为外国居民们创办一个国际绘画班。此外,我还为成都一些社区的工作人员教英语。北青报:实习期间有交到成都的好朋友吗?菲利普:我在一个成都的业余足球队里面踢球,在那里我交到了几个好朋友。他们对我都很热情,也会向我展示在中国如何适应当地的生活。我教英语的对象都是成年人,年纪从20岁到50岁,他们都对我很热情,我们互相介绍彼此国家的文化。他们还曾经带我去过一家餐厅,他们居然在餐厅里吃兔子的脑袋,我一开始不能接受,但我觉得这是当地的一种饮食文化,我会理解并尊重他们。北青报:你们会将成都实习的经历和家人朋友们分享吗?马丽萨:当然,我会跟朋友、家人们提起成都的川菜和冷泡茶,讲成都的摩天大楼和小饭馆,我喜欢跟家人分享这里生活中不一样的元素。北青报:你们未来会考虑在成都生活、工作吗?艾玛:肯定的,我现在在上海读书,这让我对中国了解得更广了,我希望将来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促进中国人和美国人相处得更好。看到我所热爱的两个国家互相交流是我最大的梦想,我想去见证它,在这样的交流关系下生活,那将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本组文/本报记者屈畅实习记者吕晓罗张蓓

1
查看完整版本: 成都街道办迎来洋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