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喝粥是自古以来的传统吗,古人吃不吃鸡
TUhjnbcbe - 2025/5/12 20:56: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好不好 http://www.bdfyy999.com/m/

今天来讲讲古人是不是“自古以来”就喝粥,以及吃鸡蛋喝牛奶算不算崇洋媚外?

古人吃饭

01先说“自古以来”

朱熹在《集注》记载“朝日饔,夕日飨”什么意思呢?

根据考古和史记记载,在原始时期,没有一日三餐的概念,都是饿了就吃,吃饱就睡定时吃饭是文明的标志,先秦时期开始寻常人家都是一天两餐,第一顿叫朝食,称为“饔”第二顿叫餔食,称为“飧”。那么这两顿饭什么时候吃呢?古人是根据太阳的出末和作息时间而定,与我们现在的三餐制差别很大。朝食比我们现在的早饭要晚,而餔食比我们的晚饭要早。

所以,“自古以来”如果界定的足够古,严格来说是没有早餐的。

当然,社会高层如天子、诸侯另外安排。比如在汉朝,饮食已经成为了一种制度,天子吃四顿,寓意“借四方”“四时”诸侯也是吃三顿的

古人吃饭

02什么时候开始三餐普及老百姓了呢?

在唐宋时期,三餐制就已经开始普及了,但秦汉时期的两餐制并没有消亡,到清朝,乃至现在都这样,呈现地域文化,清徐珂《清稗类钞·饮食类》记载了清朝各地的饮食风俗,书中的“日食之次数”是这样说的:“我国人日食之次数,南方普通日三次,北方普通日二次”。如当时的兰州人便“日皆二食”,而浙江宁波、绍兴一带则是“日皆三饭。

那个时候早餐人们吃什么?不得而知,但古人是靠种田养家的,消耗很大,和我们现在键盘上打打字相比,那个时候的百姓是要劳作一天的,早上喝粥干活到晚上我想不太现实。

诸葛亮

拿三国演义的诸葛亮来说,司马懿得知诸葛亮每天只能食米三升,断言“其将死也”诸葛亮是个文官,一天吃米三升什么概念?按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魏晋一升约合今天0.公升,则当时三升有0.6公升,又因为每公升大米重约1.7斤,则0.6公升大米重约1.02斤,即诸葛亮病重时每天能吃一斤大米。跟现代人比起来,这个饭量不能算小。

古人聚会吃饭

到了明清时代后,我们现在吃的早餐基本当时都有了,但早餐必须吃粥这个规矩是没有的,我们现在觉得喝粥够了是因为我们劳作的少,且一日三餐之外还有高热量的食物:如巧克力、麦当劳、零食等。

所以别拿我们老祖宗是不是“自古以来”就喝粥,喝粥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传统来说事,

03古人吃鸡蛋喝牛奶吗?

根据各种资料记载明确: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驯养鸡的国家,至少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在湖北、江西、山东、河南、甘肃等省都发现有四千多年前的鸡骨或陶鸡。

既然鸡都是中国人驯化的,为啥鸡蛋不是中国人的?吃鸡蛋不是正常吗

再说说牛奶,南北朝时期的贾思勰在著作《齐民要术》一文中记载少数民族如何使用乳制品制作所需要的饮食,同时《齐民要术》中还曾记载了关于奶粉、奶酪、干酪、奶干、发酵奶酪等的制作方法,和我们现在制作的方法一模一样。

曹操

在举三国演义的杨修“一口酥”的典故来说,曹操收到一盒奶制品,在盒子上写了“一口酥”杨修看见了就让大家一起吃,曹操知道了问他为什么?杨修答,盒上写了一人一口酥,丞相之命怎敢违反,丞相心里很恼火但也无话可说。

张骞出塞

在比如西汉时期张骞出塞,取得的伟大成果不是完成了汉武帝给予的外交任务,而是带回了大量的瓜果蔬菜,比如芹菜、香菜、蚕豆、黄瓜等。

04总结

古人并不是一直吃粥的,而且鸡蛋和牛奶也是古人爱吃的哦

参考文献:朱熹《集注》

清徐珂《清稗类钞·饮食类》

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

贾思勰《齐民要术》

1
查看完整版本: 喝粥是自古以来的传统吗,古人吃不吃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