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美国人瞧不上中餐,臆造中餐馆综合症,
TUhjnbcbe - 2025/2/27 18:45:00

新年马上就要来临了,过年之际,在中国最具特色的仪式有这么几样:贴春联、看春晚、做年夜饭。

提到中国人的年夜饭,那就大有学问了,葱姜蒜、鸡鸭鱼,还有各种各样的调味品,都是造就丰富年夜饭的必备品,这其中就包括味精。

据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月19日报道,在美国的饮食习惯中,大多数人认为“MSG”(味精)不健康,以至于《韦氏词典》中都出现了“中餐馆综合症”(吃完中餐后就会恶心、浮肿)一词。

而近日一些日本活动人士,发起了一场名为“重新定义CRS(中餐馆综合症)”的运动,旨在为中餐“拨乱反正”。

据悉,这项在线活动由一家日本食品和调味品公司牵头发起,以敦促韦氏词典修改词条,纠正大家关于味精的偏见,改变公众对亚洲美食尤其是中餐的错误看法。

该公司在其活动网站上表示:“直到今天,味精不健康的看法,仍在美国人的意识中根深蒂固,亚洲食品和文化仍然因此受到指责。味精会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说法,是错误的、不科学的。”

在其发布的一段视频中,几位亚裔美国人、餐馆老板和医疗专业人士都公开表示,人们对味精和中餐的误解是无知的表现。

餐馆老板艾迪·黄称,他的餐厅经历,已经被改编成了热门情景喜剧《初学新菜》。他在视频指出,味精不仅美味,而且几乎被添加在了所有加工食品中,从牧场调料到多力多滋(Doritos),都能看见味精的身影。

《韦氏词典》已于周三在推特上做出回应,《韦氏词典》表示,它们将重新审查这个词,并进行相应地修订。

该公司表示:“随着词汇使用习惯和人们态度的演变,我们一直在不断更新对每一个词汇的注解,我们也很感激每一位指出我们错误的受众。”

根据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数据,人类食用味精历史悠久,而关于味精是否会影响人们健康的争论,早在年就已经开始引起讨论。

年,一名男子写信给《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抱怨在中餐馆吃过饭后,感到身体麻木。

中国食物具有危险性的观念,由此开始被迅速传播开来,并被当时的一些医疗专业人士赋予了可信性。

年发表的一篇科学论文曾指出,味精是“中餐馆综合症”发病的源头,并警告说味精会引起“烧灼感、面部压力和胸痛”,但后来证实,这篇论文并没有科学依据。

年发表在《食品与化学毒理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称,科学家经过10年的研究,都未能找到证明味精是危险物质的证据,“中餐馆综合症”这个概念本身就值得怀疑。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甚至在20世纪90年代专门对味精进行了独立调查,最终得出结论:味精是安全的。

然而,这一官方结论已经无法消除美国公众对味精的恐惧和焦虑。味精一直在美国遭到诋毁,直到今天,人们依然在一直回避味精。你只要在谷歌上搜索一下味精,就会出现无数类似于“味精有害吗?”这样的衍生搜索词条。

许多监管机构和科学团体都明确地回答过:味精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一项联合研究表示,“味精”与“中餐馆综合症”无关,并指出“中餐馆综合症”本身就是基于“轶事”而杜撰出的词,并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此外,许多理性的人都说,如果味精如此危险,那么使用这种添加剂烹饪食物的很多国家,如中国和日本,都会有很多人生病,但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

正如这项运动所指出的,美国公众将对味精的恐慌,不负责任的归咎在了中国食品身上。很多人也因此认为,中餐是不健康的。

年春天,一名白人女子在纽约开了一家名为“幸运李”(LuckyLee’s)的中餐馆,美国人由此进一步强化了对中餐的偏见。

这名白人中餐老板在Instagram上写道,“幸运李”餐厅会提供干净的中国菜,而且不会太油腻,也不会让客人吃完后感到浮肿和恶心。

这名白人老板的言辞,在网上引起了一片哗然。很多亚裔和亚裔美国人社区的成员,都指责这名餐馆老板,用“干净、油腻、浮肿、恶心”这样的词,冒犯了中国食物。

这家餐厅的老板在面临了公众的指责后,在Instagram上发了一条帖子,承认中国食品有益健康,并承诺永远倾听大家的意见,及时反思。而这家餐厅在开业8个月后,于年12月关闭。

这名老板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明确地表示了歉意。但批评人士认为,她最初的那条帖子,强化了人们对中国食物的错误的刻板印象。

这一争议,引发了一场更大范围的讨论,即哪些食物是“干净的”和“复杂的”。例如,为什么意大利菜或法国菜(都是美国的舶来品)被视为高档美食,而中国菜或泰国菜则仍被视为快捷、廉价和劣质的食物?

有很多人指出,“美国化”的中餐,根据美国人的口味进行了调整,中餐最初多存在于移民家庭当中。对于亚裔美国人社区的许多人来说,吃中餐,就像在脸上挨了一记耳光。

多年来,美国的中餐馆经常在内部贴出“禁止使用味精”的标语。现在,很多餐馆则已经开始重新接受这种添加剂。

曾制作并主演电视剧—《丑陋的美味》的名厨大卫·张,以及CNN获奖电视剧《未知的部分》的已故主持人安东尼·波登,都一直在努力改变公众对味精的错误看法。

他们经常会在互联网上分享一些自己利用味精制作菜肴、甚至是爆米花的经验。

安东尼曾明确的说过:“我认为味精是好东西,很多人都认为味精不好,但这是错误的,中餐中涵盖了很多美味,我希望大家不要对中餐抱有偏见。”

据悉,味精是一种常见的天然氨基酸,最早多存在于番茄和奶酪等食物中,人们后来发现了直接提取味精的方法。

这种提取的味精,多被用来给很多不同的食物调味,比如炖菜或鸡汤。味精会提升菜肴的鲜味,一道菜肴的鲜味是最难制造的,味精的发明也因此显得格外难得。

1
查看完整版本: 美国人瞧不上中餐,臆造中餐馆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