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上古时为绝大部分在荆州、梁州、一小部分在雍州,是炎帝故里及黄帝的葬地。西周初年,周成王以陕原为界,原西由召公管辖,后人遂称陕原以西为“陕西”。陕西自古是帝王建都之地,九个大一统王朝,有4个(秦、西汉、隋、唐)建都西安(咸阳),留下的帝王陵墓共79座,被称为“东方金字塔”。
陕西也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这里既有黄土高原的粗放,又有鱼米之乡的秀丽,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烹饪历史悠久,饮食风尚特色突出。
陕西饭菜,很多都葆有周、秦、汉、唐等十多个王朝的遗风。特别是小吃,美不胜收,借着历史古都的优势,使陕西的小吃博采全国各地小吃之精华,兼收各民族珍馐之风味,汇集内外名饮名食之荟萃,挖掘继承历代宫廷小吃之技艺,因而以品种繁多、花色奇异、民族特色浓厚、地方风味各异、古色古香古韵而著称。
羊肉泡馍
羊肉泡馍简称羊肉泡、泡馍,制作原料主要有羊肉、葱末、粉丝、糖蒜等,古称羊羹,西北美馔,尤以陕西西安最享牛羊肉泡馍盛名,它烹制精细,料重味醇,肉烂汤浓,肥而不腻,营养丰富,香气四溢,诱人食欲,食后回味无穷。
原料:
羊肉、姜、蒜、桂皮、八角、党参、黄芪、山奈、香叶、草寇、砂仁、山楂、花椒。
做法:
1、选上好的羊肉(六月龄仔羊肉最佳,多选用一岁龄的小羊肉),常用部分为羊腿及后臀;
2、洗净后切成大块,应顺着肉的纹理切,以片状最易入味、烂熟;
3、羊肉放入高压锅,如有条件烹煮,常用料包内香料有姜、蒜、桂皮、八角、党参、黄芪、山奈、香叶、草寇、砂仁、山楂、花椒等,切记不放葱(上述香料根据家庭情况可少放几味,并无大碍);
4、注入清水大火煮开,撇去浮血沫后转小火炖(切记无需浸水放血);
5、根据羊肉选料,焖炖一至两个小时后,肉烂汤香关火;
6、炖肉的同时,面粉适量放入盆中,应放入少许盐水以增加馍的口感及韧性。调味的话,可放入少许孜然粉;
7、加少许水揉成较硬的面团,盖上醒20分钟。醒开后,用高筋粉揣面团。此过程反复,保证每醒5-10分钟一次面团,并反复揣揉面团三至五次,硬度到自己揣不动为止;
8、将面团揪成大小相同的剂子,擀成圆片,放入平底锅中,切记不放油。(可用烤箱代替,度20分钟即可);
9、小火烙馍,盖上盖子,保持反复翻面饼馍;
10、烙好的馍用手或刀具撕切成小丁,大小与烟嘴尺寸雷同;
11、另启用一锅,锅中盛入炖羊肉的原汤,放入粉丝、黑木耳煮熟,加盐调味;
12、粉丝木耳熟后,倒入碗中,此时已经完工;
13、将馍丁倒入碗中浸泡,并准备好生抽、陈醋(香醋或米醋不可)、辣椒酱(非四川辣酱)、香菜、糖蒜根据个人口味调制,拌匀后就可以开动了。
肉夹馍
肉夹馍是古汉语“肉夹于馍”的简称,中国陕西省传统特色食物之一。年1月,肉夹馍入选陕西省第5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肉:五花肉克、干辣椒一个、姜3~4片、草果1个、甘草2片、山楂3个、冰糖几颗、香叶2片、桂皮、八角各1个、丁香十余颗、酱油两勺、生抽一勺、盐一小勺、清水适量
馍:普通面粉克、清水克、油一大匙、白糖5克、酵母3克
做法:
肉:
1、五花肉洗干净后放入冷水锅中煮去血水
2、将所有的配料全部装入汤料袋,扎紧口子(实在没有也可以,直接把调料放入炖锅中)
3、焯净血水的五花肉取出来冲去表面的浮沫,放入锅中,重新加入清水
4、放入酱油、生抽和盐后大火烧开
5、放入调料包后改中小火慢炖一个半小时,也可以用高压锅,冒气后炖20分钟
6、炖好的肉稍放凉后,用刀剁成肉末,不用太碎
7、剁好后装入碗中,加2~3勺炖汁,让肉更有味也不会太干
8、将冼干净的香菜和青椒也切成末
9、加入到肉末中拌匀即可
馍:
1、大盆中放入面粉、酵母、糖和油
2、加入清水(面粉吸水性不同,最好留一点点,需要再加)
3、先用筷子搅拌后再揉成光滑的面团
4、盖上保鲜膜室温发酵至两倍大
5、取出发好的面团排气,分成九个大小均等的小面团,全部揉圆
6、取一个小面团,用手轻轻按扁,然后用擀成杖轻轻擀成圆形
7、平底锅烧热,不放油,放入面坯,小火慢慢烙至两面都成金黄色,烙的时候盖上锅盖
肉拌好了,馍也烙好了,用刀将馍从中间切开,不要切断,再夹入肉,香喷喷的肉夹馍就做好了
灌汤包
灌汤包子是一种传统特色小吃。制作原料主要有面粉、温水、猪五花肉等。早在北宋市场上已有售卖,当时称灌浆馒头或灌汤包子。
原料:
面粉克、温水克、猪五花肉克、肉皮冻克、蟹肉克、蟹黄、酱油各40克、猪油克。辅料:料酒6克、香油8克、白糖、葱花、姜末各5克、精盐15克、胡椒粉、味精各1克。
做法:
1、将面粉加水和匀揉透,放置片刻。
2、猪肉剁成肉茸,蟹肉剁碎,锅内加猪油烧热,放入蟹肉、蟹黄、姜末煸出蟹油,与肉茸、皮冻、酱油、料酒等调拌成馅。
3、将面团搓成长条,揪成每50克4个的面坯,擀成圆皮,加馅捏
4、成提褶包,上蒸笼用旺火蒸10分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