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美食博主苏东坡纵然宦海沉浮,诗和美食
TUhjnbcbe - 2024/10/9 17:20:00
白癜风个性治疗 http://www.kstejiao.com/

文学家余光中曾说:“我要是去旅行,绝不会和李白一起,因为他没有现实感,太不负责任;也不会跟杜甫一起,他太苦哈哈,恐怕太严肃;要是挑一个,跟苏轼在一起就很好,他可以做一个很好的朋友,他是个很有趣的人。”

正如余光中所言,苏轼不仅是有趣的“驴友”,还是一名忠实的“饭友”。

苏东坡出生于天府之国——四川,这是一个盛产美食和“吃货”的地方。而他从小长大的眉州,更是川菜发源的中心地带。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赋予了苏轼一颗爱吃的心。纵观苏东坡一生的为官之旅,其实也是一枚吃货的美食之旅。纵然宦海沉浮,拥有美食便拥有了来自全世界的幸福。

01

东坡肉

被贬黄州的意外惊喜

制图/赵慧颖

说起“东坡肉”的由来,一首由苏轼撰写的《食猪肉诗》闻名于世:“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虽说这首诗是苏东坡写于黄州,不过,东坡肉的故事还得从江苏徐州说起。

宋神宗熙宁年间,苏轼被派任徐州知州。到任不久,黄河在澶州一带决口,洪水很快围困了徐州城。面对猛兽般的洪水,苏轼并没有像老百姓一样仓皇逃窜,而是身先士卒,率领全城军民筑堤保城。

经过70多个昼夜的艰苦奋战,他们击退了洪水,保住了徐州城。全城的百姓欢呼雀跃,对这位与百姓“心往一块想、力往一处使”的好知州十分感激。大家纷纷杀猪宰羊,担酒携菜前去谢恩。苏轼推辞不掉,便亲自指点家人制作红烧肉,回赠给抗洪的百姓,这便是“东坡肉”的雏形。

宋神宗元丰三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任团练副使,这个职务的全称叫黄州团练副使本地安置,不得签书公事。换句话说,他只是一名由当地政府看管的犯官,没有工资待遇。

为了解决全家老小的吃住问题,苏轼不得不脱下文人的长袍,换上农夫的短衫,开展大生产运动。也是在黄州期间,苏轼亲自动手烹饪红烧肉,并将经验写入《食猪肉诗》中。

苏轼在徐州及黄州时烹制的红烧肉,只在小范围内有影响。真正闻名全国的红烧肉,是苏轼在杭州时制作的“东坡肉”。

苏东坡二任杭州知州时,组织民工疏浚西湖,筑堤建桥,使葑草湮没大半的西湖重新恢复昔日美景。杭州的百姓依循旧例,抬猪担酒向苏东坡表示感谢。苏东坡收到后,指点家人将猪肉制作成香喷喷的红烧肉,分送给参加疏浚西湖的民工们。大家吃后纷纷赞赏美味,“东坡肉”的名声自此广为流传。

02

东坡鱼

流放路上的解馋秘籍

制图/赵慧颖

在宋朝人的饮食中,羊肉很贵,猪肉很贱,鱼肉则比猪肉还要便宜。苏东坡在京城做官,有免费的羊肉供应,被流放黄州后穷困潦倒,只能靠吃鱼解馋。

时至今日,很多人崇拜东坡,不仅在于他的绝妙诗词,更在于他对待人生积极乐观的态度。也许是坚持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初衷,苏东坡每次尝到鲜美的食物,抑或是独创一道美食,都会撰文以记之。

他曾在《书煮鱼羹》中称赞自己制作鱼肴的手艺:“予在东坡,尝亲执枪匕,煮鱼羹以设客,客未尝不称善,意穷约中易为口腹耳!……非世俗庖人所能仿佛。”而在制作鱼肴的食材选择上,苏东坡似乎很大胆,就连有毒的河豚也不放过,他曾在那首脍炙人口的《惠崇春江晓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关于苏轼烹调“东坡鱼”的方法,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描述得很具体,“先选一条鲤鱼,用冷水洗,擦上点儿盐,里面塞上白菜心。然后放在煎锅里,放几根小葱白,不用翻动,一直煎,半熟时,放几片生姜,再浇上一点儿咸萝卜汁和一点儿酒。快熟时,放上几片橘子皮,趁热端到桌上吃。”这种简单易行的烹调方法,更符合中国人制作家常红烧鱼的方式。

在苏东坡的诗词作品与饮食生活中,“鱼”的出镜率很高,可以说苏轼和鱼有着不解之缘。

相传,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时,为了解外面的情况,他曾与儿子苏迈约定:“若我无事,你可以送蔬菜和肉;倘若情况不妙,你就送鱼暗示。”

有一日,苏迈有事无法为父亲送饭,就委托朋友代劳。哪知,这位朋友久仰苏轼大名,又可怜他坐牢辛苦,决定送他一条鱼聊表敬意。见到鱼后,不明真相的苏轼悲痛欲绝,以为自己大限已到,随手写下两首绝命词“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等等。

根据宋朝的规矩,犯人写下的文章需要逐层审核,这两首诗也被传到了皇上的案前。一向爱才的宋神宗看到诗词后不禁击节赞叹,对苏轼的才华佩服得五体投地,没过多久,苏轼便被释放出狱。“送鱼”风波虽然是个乌龙,却阴差阳错的救了苏轼一命。

03

荔枝*生蚝

谪居海南的“生活小确幸”

制图/赵慧颖

中国历史上,苏东坡称得上是“文坛得意,官场失意”的典型,44岁时,因新旧党争失利被贬黄州。62岁时,又被一叶扁舟送到偏远的海南儋州。

宋朝的海南岛今非昔比,夏无寒泉,冬无炭火,距离一个宜居城市的差距很遥远。如此恶劣的生存条件,苏轼依然自得其乐,并充分发挥着美食博主的探索精神。在他的笔下,漳州这个偏远的小地方,一跃成为“舌尖上的儋州”,并因鲜肥的生蚝而名声大噪。

在一封苏东坡写给幼子苏过的信中记载:“己卯冬至前二日,海蛮献蚝。剖之,得数升。肉与浆入水与酒并煮,食之甚美,未始有也。又取其大者,炙熟,正尔啖嚼……每戒过子慎勿说,恐北方君子闻之,争欲为东坡所为,求谪海南,分我此美也。”

换句话说:海南这个地方盛产生蚝,剖开处理干净,与酒同煮或炙烤,吃起来都特别美味。这个秘密千万不要告诉别人,万一被北方人知道,跑到海南来抢生蚝就坏了,所以,一定要保密。

有人说,苏轼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美食家”,被贬黄州就独创“东坡肉”来解馋,流放岭南便“啖荔枝”消遣度日,甚至在买不到羊肉时也不会心存怨恨,反而另辟蹊径自制“烤羊脊”,并因享用美食而沾沾自喜。

从某个角度来看,苏轼的一生颠沛流离,犹如政坛风暴之中的海燕,亦是庸妄官僚的仇敌。从政,他几经贬降逮捕,不是谪居某地,就是走在被贬的路上;治家,他的儿子们资质平庸,学识品德均无法继承其父风范。但苏东坡却是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无论他身处何地,总能随遇而安,以诗人秉性难改的积极豁达,品味藏于“羊脊骨”中的生活滋味。

1、《苏东坡传》,林语堂,湖南文艺出版社年出版。

2、《味道东坡》,沙爽著,山西教育出版社年4月出版。

3、《百家讲坛·唐宋八大家之苏轼》,主讲人康震。

4、《苏轼的魅力也是传统文化的魅力》,《光明日报》年8月。

5、苏东坡是个“吃货”?他的一生就是一部《风味人间》,中新网

1
查看完整版本: 美食博主苏东坡纵然宦海沉浮,诗和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