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说箸道筷,中国饮食中的筷子文化
TUhjnbcbe - 2024/9/14 17:41:00


  “垂垂水线白封青,一箸能生两眼明。”这诗中的箸即是筷子,我国的传统文化不仅是诗词书画,也在一饮一啄、一杯一箸间。筷子,古称箸、梜,通常由竹、木、骨、瓷、象牙、金属、塑料等材料制作。筷子是华夏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也是世界上常用餐具之一。有学者根据饮食习惯,将世界文化一分为三,即筷子文化圈、手指取食圈、刀叉取食圈,分别对应不同的文明地域。


  筷子一头圆,一头方,含有古代中国天圆地方的世界观。而不起眼的两根筷子,使用的时候,却十分讲究配合和协调。右手持筷子,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间,夹菜的时候一根动,一根不动。中国有句古话,“拿起筷子吃饭”,拿起筷子就代表开饭了,筷子成为吃饭前的礼节,和西方吃饭前的祷告一样是一种文明就餐的礼节。


  筷子承载的礼仪文化贯穿整个就餐过程。还记得,从小时候开始,父母就告诉我们长辈开动筷子我们才能开始吃饭;吃饭时,千万不能把筷子插在饭上,在中国文化里只有祭奠先人才会这么做;用筷子敲击碗也是很不礼貌的行为,夹菜时也不能一味地只夹一道菜,更不允许站起来夹长辈眼前的菜。可以说,在一日三餐中,筷子的礼仪文化早已潜移默化地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而在三餐以外,筷子文化也影响了我们的一举一动。比如谚语故事中的“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这句话教会了我们怎么团结他人,怎样利用团体的力量办好事。筷子还常常用来表达我们含蓄的爱,餐桌上,父母常常把盘里的我们喜欢的食物挑出来夹到我们的碗里,恋人之间也会把互相喜欢的食物夹到对方的盘中。一双“筷子”,让我们明白什么是吃饭的“规矩”,什么是做人的“道理”,什么是人与人的“血脉亲情”。


  筷子,一件平凡无奇的物件,不仅仅是饭桌上的用餐工具,更是中华儿女情感的纽带,承载了中国人千年不断的情感。筷子文化早已渗透在中国人的习俗里,融化进中国人的精神中,当我们第一次拿起筷子,它所承载的情,就成了我们一辈子的牵挂。

1
查看完整版本: 说箸道筷,中国饮食中的筷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