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型酒店整合期 差异化或成就逆市英雄
【迈点】我国的服务业起步较晚,而经济型酒店是服务业中发展较晚的行业,自1997年我国第一个连锁酒店品牌——锦江之星的建立,我国的经济型酒店经历了十年的快速发展。随着与资本市场的接轨,全球经济衰退逐渐波及到整个行业,步入整合期,如何在逆市发展是当务之急。
十年加速跑
据统计,截至2007年底,全国经济型酒店数达到2000家,已开业客房数约20万间,以如家、锦江之星为代表的一线品牌门店覆盖了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其他一些地域性企业也在各自的地盘内占有一席之地。
实际上,连锁酒店之所以能快速成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资本的催化,而上市融资无疑是一剂“资本强心针”。2006年10月26日,如家率先在纳斯达克上市,走上了资本化道路,不过如家上市的成功给企业家和投资者以及整个行业的影响要远大于它上市本身。同年12月15日,“锦江之星”所属的上海锦江国际酒店集团在香港上市。之后“汉庭快捷”、“7天”、“莫泰168”、“格林豪泰”等品牌纷纷与资本结盟,7天连锁酒店先后获得超过1亿美元的融资;汉庭酒店集团获得了8500万美元的海外融资。随后,他们又将上市提上了日程。
发展到第十个年头,2007年,主要品牌的经济型酒店分店扩张数更是保持了125%的同比增长。这个数字一方面令人兴奋,另一方面又会让人担忧如此暴涨下的市场需求和容纳空间到底还有多大,短期暴涨下这个市场是否健康、是否存在泡沫?
步入整合期
“酒店已经过了快速发展期,经济型连锁酒店进入了整合阶段。在‘第二届连锁酒店业发展研讨会’上,国内主要连锁酒店的负责人悉数到场,大家对目前经济型酒店已步入调整期已达成普遍共识,接下来的整合和购并会越来越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如是说。
全球经济衰退已开始对酒店业敲响警钟,尤其在此轮全球金融风暴之下,国际资本动作更加谨慎。据最新权威调查显示,全球酒店入住率普遍下降,亚太地区下跌了11%,排在下跌榜首位,在此影响下,7天酒店连锁、格林豪泰等几家寄希望于国外投资上市的企业暂时搁浅了上市计划。“国内主要企业都表示要放缓开店的速度,国内经济型酒店目前是阶段性供应饱和,企业需要时间来消化资本升值带来的成本增加。”
事实上,许多企业已经嗅到市场变化的味道,开始打起了自己的算盘。诸多企业开始利用“百元大战”来细分市场:丽星邮轮推出99元一夜的客栈、汉庭客栈十一期间试水百元市场、格林豪泰、锦江之星也即将推出百元产品。
不可否认,成本低、规模效应是经济型连锁酒店高回报的保障,既然扩张开店遭遇阻碍,一些企业便开始暗中“结盟”,瓜分市场。目前,国内已经形成的酒店联盟就有星程、快乐e行、酒店完美,而近期7天连锁酒店集团发起的“星月联盟”刚刚成立就发展了300多家分店。
据统计,国内2000家经济型酒店,品牌共计58个,只有7个品牌拥有50个以上的门店,其他小规模的品牌盈利情况并不好。有专家预计,随着整合的深入,未来市场会是五、六家品牌的竞争。
差异化经营 加盟将成主流
“同质化导致了价格战,尤其是那些在高成本阶段开业的酒店,价格提升空间不大,而市场要求用充分竞争的价格机制来实现回报,这肯定会存在矛盾,因此连锁酒店接下来的发展就要考虑差异化生存的问题。”裴亮进一步解释,差异化并不是要一百个店一百个样,连锁酒店的复制性就要求它在体系内部要保持自己的专业化、简单化、规模化,在产品定位上可以做一些差异化的营销手段,在后端改善ERP系统(主要包括: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计划、采购计划、销售执行计划、利润计划、财务预算和人力资源计划等,是先进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和订房系统,以及更好地整合上游资源。
从经验来看,资本的涌入会加大行业的经营风险。而就全世界范围看,连锁酒店的发展还是以加盟为主。这种方式能将资本对总部的负面影响缩小,从而能减缓资金链的压力,减小经营风险。裴亮表示,由于直营店占用的资本量很大,未来国内经济酒店直营的发展会放缓,发展加盟店会成为主流。
针对经济型酒店的“泡沫论”、“拐点论”,裴亮坦言“情况并没有那么严重,企业只是开始思考该怎样稳健发展了。”
从全球来讲,经济型酒店与豪华酒店的比例为7:1,但在我国这个比例几乎是倒置的。“当前,市场只是阶段性饱和,长远来看,经济型酒店的市场需求还是非常大的,在商业社会,经济活动、商务出行、商旅等等这些维护经济型酒店客源的因素能保持一定水平,市场依托还是很稳固的。因此,处在整合期的企业应该把心思花在做好基本功上。”(联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