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凋敝源于二元体制
雷颐(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其实不仅仅是故乡,我们的生活实际上就是一种消失的历史。
我研究近代史、现代史,研究当代的农村、社会,始终觉得农民没有历史,但最近有了。1999年我写过文章讲“农民没历史”,他们没有自己写文章、自己写回忆,都是外来人、城里人、知青给他们写的,或者一些工作队按照上面的指示写农村,农村自己写过的很少。
后来农村的人、回乡青年看了我的文章,就陆续里写了东西,寄给我,我看他们的回忆录,女性写的比男性好,男性喜欢写大事,女性写怎么缝衣、怎么记工分……记工分都是吃大锅饭,但干重活、累活的分高,干轻活的分低;还有记*治分,按照你的出身、表现来。这些非常复杂。我经历过这些,但我写不出来。
农村为什么会凋敝?1995年至1996年我去过澳大利亚,前两年又去了一次,中澳的城市建筑差别不大,但双方农村差别太大了,不知道要多少年,中国农村才能像那样美丽、干净、整洁、富裕。
澳大利亚高度发达,但没有导致乡村凋敝。而我们从上世纪50年代建立起城乡二元化的刚性结构开始,农村人想成为城里人太难了。当时所谓的知青,只有城里人下乡才能称为知青,回乡的人没有资格当知青,而是叫“回乡青年”,现在想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只有一本小说,即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我下过乡,看了许多农民青年,想改变身份成为一个吃商品粮的,结果纷纷落败。我的一个朋友是来自农村的孩子,在农村谈了一个对象,可一考上大学,女孩就泪水涟涟地说:“我不能连累你,咱俩断了吧。”你的身份是按照母亲来的,你是城里人,女方是农村户口,生的孩子还是农村人,农民从一种职业变成一种身份。农村最根本的问题是城乡高度不平衡,因为大量的资源高度向城里集中,这样,农村可不都愿意向城里靠吗?
我接触过很多年轻人,为什么回不去?比如北京生活成本很高,回到二三线城市觉得很好,但到那儿就不适应了,办事要凭关系,不如在北京,所以又回来了。
故乡凋敝源于二元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