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国萝卜栽培地区与栽培技术的发展
TUhjnbcbe - 2024/6/4 19:31:00
北京白癜风治疗哪家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萝卜虽然在中国栽培历史悠久,但早期萝卜并不作为主要蔬菜,加上流传的史料较少,从文献上仅可以看出先秦时期中国萝卜己被中原地区人们采食。晋代以前,有关萝卜记载的文献还很少,大约可知汉代时四川地区、晋代时江南地区的人们已经食用萝卜。唐代以后,萝卜开始被重视,相关的栽培技术也逐渐取得进步。宋代,萝卜已经是遍布全国的蔬菜作物。明清时期,萝卜栽培技术进一步提高,萝卜在全国形成了许多盛产地。

中国萝卜栽培地区分布的发展

中国萝卜是生命力旺盛的传统农作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极强。现代,北至黑龙江畔,南至西沙群岛,西至喜玛拉推山都在萝卜生长的范围。从文献资料的量上看,周代以及秦汉时萝卜并不作为主要蔬菜。晋代以前,有关萝卜记载的文献还很少,甚至许多人认为萝卜是芜菁的一种。

南北朝的《齐民要术》在对记载芜菁的栽培加工附带性的介绍了萝卜种植和加工方法,说明此时萝卜在蔬菜中的地位仍逊于芜菁。唐代以后,萝卜才逐渐进入主流蔬菜的行列。最晚至南宋,中国萝卜己经在全国范围内广泛种植,萝卜逐渐发展为南北通有且产出颇丰的蔬菜。现在,中国萝卜仍有非常广泛的栽培,不但满足可以国内需求,还是大量出口的蔬菜之一。

由于萝卜出现时间太早,在中国栽培的具体时间己难以考证,只能确定至少在周代人们已经开始食用萝卜。记载中国萝卜最早文献是约在春秋时期成书的《诗经》,《诗经》中《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祈求丰年、称颂祖德祭祀之诗歌,因而《小雅信南山》也应是描写周王祭祖祈福的乐歌,所说的区域应为东周都城洛邑(今洛阳附近)。

因此,这两处记载萝卜出现的地区是中原地区。鉴于中国早期保存下来的文献非常少,并不能排除这一时期其他地方栽培萝卜的可能性。继《诗经》之后,大约成书于战国与西汉之间的《尔雅》再次提到萝卜,但是《尔雅》作者生平已不可考。《吕氏春秋》等书,涵盖了当时中国版图的大部分地区,书中记载内容所在的具体地区也无法考证,因此并不能为中国萝卜的栽培地区提供直接的线索。

唐代,关于萝卜的记载逐渐增多。宋代以后,中国萝卜栽培迅速增加,品种也更丰富。宋代以前称安州的有三处:北魏置安州于河北、南朝梁置安州于四川、唐朝置安州于浙江后改置湖北。从置州时间来看,湖北置安州与宋最近,在地理位置上,大略位于信阳和江南地区之间,应是书中所指;宋代有两个地方被称为洪州,一是今河南辉县北部,宋称洪州;二是今南昌,隋唐都曾被设为洪州,宋开宝八年又复名洪州。

《本草图经》是较早对南方萝卜确切记载的文献,第一次对南方地区萝卜的大小进行描述。不过此时依然认为“北土尤多”,可见北宋时期中国南方对萝卜的栽培仍不如北方广泛。南宋时,萝卜已经是南方主要栽培蔬菜之一。元代以后,人们对萝卜认识进一步增加,对萝卜的栽培与利用也更为重视。

明清时期,中国萝卜的栽培达到了新的高度,在全国各地的地方志中,均有萝卜栽培的记录。明清时期,因为栽培技术的进步,中国萝卜特产区也迅速增加。在有蔬菜记载的地方志中,大多数都提到了萝卜,说明萝卜的栽培已遍及全国各地。

中国萝卜栽培技术的发展

在世界各地农业的发展中,中国农业是比较早熟的,栽培技术也发展比较早。唐代以前己经出现介绍萝卜相关栽培技术的文献,不过内容不多。现存最早有关于萝卜栽培技术的是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由于当时萝卜的重要性远不如芜菁,介绍萝卜的篇幅较少。

唐代以后,人们开始重视萝卜的栽培,农书中对萝卜栽培的立地条件、留种选种、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记载较为丰富。得益于栽培技术的进步与推广,中国萝卜的品质和产量也逐步提高,满足了人们不同需求。

合适的土壤是作物生长的基础,中国很早就开始重视农作物的立地条件。《齐民要术》中介绍种蔓菁时就提出要选用好地,如新近用旧墙土上过或者旧连作地。贾思勰认为种萝卜与蔓菁同,故在选地条件上应是相似的。王祯则不赞同连作,他认为萝卜“择地宜生”,应尽量选用往年没有种萝卜的土地。

从现代农业上来看,王祯的说法是进步的。萝卜虽然是相对不忌连作的蔬菜作物,但是连作时间长了,会使土地的地力减退,土壤结构以及养分不能适应或满足萝卜正常的生长发育。

唐代,是最早提出萝卜土地选择和耕种明确要求的记载。元代很多萝卜一些生长习性己经成为常识。对于萝卜的生长环境与品质的关系。清代以后,人们对萝卜的特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培养出产于各种土地的优萝卜品种,几乎各种类型的土地都有优良品种出现。

雍正时期,出现一种名为马椿的山地萝卜,口感甚好。清中后期,一些地方开始流行在河岸上栽培萝卜,取得了很好的反馈。

除了对土地的选择,处理土地也是萝卜栽培的重要一环。《齐民要术》中提到,当没有旧墙土地或连作地时,可以用灰作粪,铺在种蔓菁、萝卜的田里。灰以铺一寸左右的厚度为佳,若灰太多则土地过干,作物反而不容易发芽。其实这一点和诗中就提到蔓菁和萝卜地要耕得细软均匀。

韩鄂在《四时纂要》中介绍种萝卜之前的五月份,要将地犁五六遍,六月再将萝卜种子下种。这说明当时人们对萝卜地耕作上已有非常高的要求。

元代,《农桑辑要》介绍种萝卜不但要深耕、劚畦,还要施基肥,土地整好之后,水浇满哇,等到水渗尽的时候把萝卜种子撒到地里,再用木锨匀撒覆土。古人在耕地上提出这么细腻的工序,反映了中国人精耕细作农业思想。

结语

中国萝卜作为重要的蔬菜作物,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并在栽培利用的过程中衍生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从早期只有叶被采食到各个部位均被广泛地应用于饮食和医药中,萝卜对人们生活产生了极大影响。此外,萝卜不仅很早就被用于祭祀等民俗活动中,还在文学作品和俗语等方面被赋予了许多形象。

萝卜的食用价值得到认可后,百姓不但利用其充饥作蔬,还通过萝卜的交易增加经济收入。因此萝卜在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中都有不俗的表现。现在,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萝卜种植国,萝卜生产量一度接近世界萝卜生产量的五成,利用萝卜出口创造了可观的外汇。

中国早期关于萝卜的文献主要集中于中原一带的北方地区,这可能是北方较早的缘故。东晋时期,出现南方人吃萝卜的明确记载。不过直到唐代,仍是北方种植最多,其中又以河北、陕西和山西为最,山东的登州、莱州地区所产亦佳。

北宋时,萝卜仍是北方所产较多,但是在南宋时,南方己经广泛栽培萝卜而且太湖地区已成为著名的萝卜盛产地。明清以后,中国萝卜几乎遍及各个省份,萝卜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与其社会地位达到顶峰。

从古代文献记载上看,人们对萝卜态度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先秦时期的《诗经》中曾强调采摘植物时不要因萝卜根的丑恶而放弃它,唐代以后,中国萝卜开始频繁出现在各类医书和食谱中,成为价值颇高的蔬菜作物。宋代,苏轼、黄庭坚等文人都曾称赞萝卜食用价值。

明代,在大医学家李时珍对萝卜极力推崇下,萝卜的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不同时期人们对萝卜的态度不但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萝卜的认知程度,还反映了当时人们的饮食习惯和医学水平,对萝卜利用水平进行梳理,可以更深地了解中国饮食水平和医学水平的发展。

中国萝卜从被鄙弃逐渐被人们接受并推崇为“蔬中最有益者”,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萝卜的文化形象。在各类文学作品、民间故事以及地方俗语中,都能见到萝卜的影子。

经过两千多年的栽培驯化,中国萝卜不但一步步地满足了人们物质需求,还深深地融入了中国文化之中。对萝卜相关文化进行挖掘和整理,不仅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各阶段农业文化的发展状态,还能侧面窥探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特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萝卜栽培地区与栽培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