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教育:远许多国家。纽约州的经验很有意思,因为纽约州人口的族群构成很复杂,而且它考察的学区既包括城区学区也包括城郊学区和农村学区。在20世纪80年代末,纽约州的教育厅长邀请学者和课程编制者组成一个特别工作组对纽约州的K-12社会学课程的适当性进行评测,并提出改进意见。根据年的《融入式课程》报告,纽约州的课程对少数群体的描写不公平。
尽管纽约州已经向千百万的新移民敞开了大门,但是他们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宗教信仰和历史在社会学课程内容中根本找不到,这些新移民接受的教育是如何按照“英美模式”来适应社会。纽约州要求新移民放弃他们的家庭习惯和礼仪,接受具有同质性和纯一性的美国文化。课程中未挑明的意思就是要求新移民抛弃他们先辈的文化,学会珍视美国建国元勋们留下来的文学、历史、传统和节日。这就是我们熟悉的文化同化模式。19世纪倡导各州投资办学的那些人鼓励学校对移民进行社会行为规范和爱国礼仪教育,其目的就是促使移民“美国化”。
那种同化教育对于19世纪已来到这个国家的欧洲白人还算有效,但对其他移民就没有效果了。现在,面对新的移民浪潮,这一做法似乎已经成了难以捍卫的理想。在人口结构上,今天的移民与过去的移民有显著的不同。在19世纪,美国自发性移民中的大多数都来自欧洲,要求他们适应的英美行为模式与他们的历史传统并未严重脱节,而现在的大多数移民来自亚洲和南美洲。与来自爱尔兰、德国和意大利的移民相比,从韩国和哥伦比亚到来的移民在英美文化中发现的共鸣之处可能要少得多。
20多年来,纽约州的课程研制者和教师一直在辩论多元文化课程的设置和多元文化教学的实施问题。新课程虽然承认,在人口构成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社会化和国家民族建构很重要,但是它也倡导尊重文化多元性。纽约州的课程编制者认识到,以恰当的方式讲述美国历史意味着得从多种角度进行。课堂上必须聚焦构成这个国家的各种群体以及他们的文化和观点。
某一分析“多元文化主义和多元文化视角”的网站建议:K-12社会学课程不应该只是罗列一长串的族群、英雄人物以及他们的种种贡献,还应该汇聚各种不同的观点、参照标准以及不同群体的文化内容······有效的多元文化教育应该超越族群特殊主义,从普遍的人性特点来考察我们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