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从乞巧节到中国情人节,浅谈中国民间传统节
TUhjnbcbe - 2024/5/6 2:29:00
治白癜风的中药 https://m.39.net/news/a_5939656.html

导语:一年一度的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七夕节马上就要来临了,情侣们忙着给对方准备节日礼物,商家则忙着借节日之机大搞促销优惠活动。有时候突然就有了这样的疑惑:七夕节起源于何时?是庆祝什么的节日?为什么现在好多人又叫七夕节为“中国情人节”或者“七夕情人节呢?”带着这些疑问,咱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七夕——这个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历史演变吧。

关于七夕节的名称有很多,七夕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七夕节既是拜祭七姐的节日,也是爱情的节日,是一个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祈福、乞巧、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

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初七晚上举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是七夕的传统习俗。

牛郎织女七夕鹊桥相会

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七夕最终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那么,这项传统节日究竟起源于何时,又是因何而来呢?

七夕节的起源

一、七夕及牛郎织女传说源自古人对自然天象的崇拜

七夕节是牛郎织女传说的载体,那么牛郎织女的传说又是怎么来得呢?

分于天河(即银河系)两岸的牛郎织女星

《诗经·小雅·大东》曾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这表明最晚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关于牵牛织女星的记载。

相传七夕的“牛郎织女”传说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时代人们将天文星区与地理区域相互对应,这个对应关系就天文来说,称作“分星”,就地理来说,称作“分野”;关于“牛郎织女”的星象对应地理分野收录于文献《汉书·地理志》:“粤(越)地,牵牛(牛郎)、婺女(织女)之分野也,今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南海、日南皆粤分也”。

牛郎织女星在星空中的定位

“牵牛婺女”最初的含义是粤(越)地用以作天文星区对应地理分野的“分星”。婺女星后来衍化成神话中的女神,民间称为七姐、天仙娘娘、七星娘娘、七娘妈等,是编织云彩、纺织业者,是情侣、妇女、儿童的保护神,七月七日是她的诞辰。相传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会于天上的鹊桥相会,后来民间把故事进一步发挥,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

二、源自对数字“七”和时间的崇拜

现在我们都知道七夕节的时间是农历的七月初七。但是在汉朝之前,七夕的时间并不是固定的,大约是在七月朔日。而后来之所以把七夕节定为七月初七,是有着特殊的寓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的,这起源于民众对数字“七”的一种神秘崇拜。

我国古人相信天人感应,认为人与气候、节令相关,按董勋《问礼俗》记载,他们将初七定为“人日”。到了清代,人们沿袭了这个习俗,据顾禄《清嘉录》记载:“俗以七日为人日,八日为谷日,九日为天日,十日为地日,人视此四日之阴晴,占终岁之灾难。”

在我国古代,“七”被认为是吉祥神奇的数字,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关于“七”的描述:人有七窍,一周有七天,乐有七音,人有七情,曹植七步成诗,天上有七仙女,地上有七大洲等等。

七曜

而“七夕”月逢七、日逢七。在古代,古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尚书考灵曜》:“(天地开辟),七曜俱在牵牛初度”。《易传》:“日、月、五星,起于牵牛。”《汉书·天文志》:“牵牛,日、月、五星所从起,历数之元,三正之始。”

于是,人们认为七月初七是牛郎织女团聚的日子就顺理成章了,因为这天既是人日,又是一系列吉祥数字“七”的叠加。

三、源于生殖崇拜

“七七”代表了一个生命周期。《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载曰:“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意思是男子是以8岁一个周期,女子以7岁一个周期。

《黄帝内经》

女子7岁肾气盛,换牙齿头发变长;二七(就是14岁)天癸至,任脉通。天癸是肾精,任督二脉,以中医说法,“为一身阴阳之海,五气贞元”,也就是说,二七就来月经,可以生子。三七肾气平均,最后的牙齿长齐,发育完全成熟。四七筋骨坚,头发长极,身体盛壮,到了顶点。五七阳明脉衰,面容开始焦黄,头发开始掉。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是一个生命周期的结束。

四、七姐诞

所谓七姐诞,又称七娘会、七娘妈诞等。七姐(织女星)是编织云彩、纺织业者,是情侣、妇女、儿童的保护神,七月初七日是其诞辰。“七姐诞”(七娘妈诞)的主要活动有祈福许愿、乞求巧艺、祈祷姻缘、保护小孩平安等。

七夕节之乞巧习俗

“七姐诞”这天,人们会设香案,拜祭七姐;香案一般在七月初七日就备妥,傍晚时分开始向七姐祈福、乞巧。“乞巧”是七姐诞的一项重要习俗,因此七夕节也称为“乞巧节”。农历七月初一到七月七日夜(七天八夜),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拜祭,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由此称之为“乞巧”。

七夕节的历史演变

一、两汉时期:七夕节的形成时期

七夕的主要节俗——乞巧之俗主要产生于汉代。如西汉刘歆著、东晋葛洪辑抄的历史笔记小说集《西京杂记》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传说汉高祖时期,宫中一名宫女出宫嫁人后常讲述,每到七月初七,宫中众人都是庆祝节庆,歌舞助兴,大家用五色线相羁,称为“相连爱”。从上述记载来看,这里的“穿七孔针”就是后世的“乞巧”,而用五色线结“相连爱”则寓意着七夕象征着爱情。

而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也是在两汉时期逐渐形成。西汉初期,织女星、牵牛星已经被人们看成两位神人,甚至塑有他们面面相对的塑像。班固《西都赋》和李善注引《汉宫阙疏》的记载明确指出,昆明湖畔两侧就塑有牵牛、织女像,他们被分隔在昆明湖两岸。

鹊桥相会的传说开始产生

到汉武帝时期,出现了七月初七汉武帝与西王母的多次聚会的传说,这表明了七月初七已是人神共游的良辰吉日。在汉武帝西王母传说中还出现了青鸟,它为两人引领探路,这又为汉代将喜鹊融入牛郎织女传说提供了依据。

汉代民间普遍认为喜鹊是一种非常重感情的动物,汉代也有巫术“取鹊一雄一雌,燔之四通道,丙寅日,与人共饮酒,置脑酒中则相思也”(刘安《淮南万毕术》)。因此喜鹊的引路、相思等特质为喜鹊相聚搭桥的演变提供了依据。

到了东汉,牛郎织女的故事传述得范围更大了。从写成于东汉末年的《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中可以看出,当时牛郎织女的故事基本已经定型。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这首诗清楚的描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整首诗充满了美丽的河汉女(织女)对牛郎的深切思念,对不能与爱人相聚的无尽悲哀。从诗中描绘的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东汉时,民间既明确表明了牛郎和织女有恋爱关系,也说明了是银河阻碍了他们的相会团圆。

有关牛郎织女于鹊桥相会的传说记载也在这个时期出现。如《岁华纪丽》记载,在七夕节那天喜鹊会搭成鹊桥帮助织女渡河,而喜鹊在那天头上没毛也是因为搭桥渡织女,织女在它们头上踩踏的缘故。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七夕与牛郎织女传说的融合赋予了七夕新的内涵

魏晋南北朝时期,牛郎织女的故事情节进一步完善,并与七夕节俗相互融合,七夕节已成为全国普及的节日,其活动也日益丰富,它所附着的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得到广泛传播。

七夕节和牛郎织女的传说最终融合在了一起

而七月初七也演变成了欣赏天庭欢聚、乞求人间幸福的吉日。《玉烛宝典·七月孟秋》原注:“七月俗重是日。其夜洒扫于庭,露施机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荧重为稻,祈请于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由此表明牛郎织女是于七夕相会,这样就将七夕节和牛郎织女的传说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深入人心的美丽爱情故事。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动乱时期,百姓长期处于战乱之中,追求幸福而安定生活的愿望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得到实现,于是便向传说中的人物去乞求。因此在这一时期,七夕节不仅继承发展了已有的“乞巧”习俗,还添加了乞求富贵、乞求长寿、乞求生子的习俗。同时,由于人们对牛郎织女之间坚贞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七夕节也逐渐成为人们的情感依托。

三、唐宋时期:七夕节俗大发展时期,节日受到官方和百姓的重视

到了唐宋时期,随着封建社会迈入鼎盛时期,尤其是农耕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国家经济实力强大,民众富足,于是也带动了传统民俗节日的发展。唐朝时长安城就盛行各种七夕节俗活动。陈鸿《长恨歌传》中记载:“秦人风俗,是日(指七夕)张锦绣,陈饮食,树瓜果,焚香于庭,好为乞巧。”唐玄宗甚至在宫中建了一座乞巧楼。

唐玄宗与杨贵妃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唐玄宗与杨贵妃“每至七月七日夜,时宫女辈陈瓜花酒撰列于庭中,求恩于牵牛织女星也。又各捉蜘蛛闭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宫中的妃嫔宫女们各用九孔针、五色线在月下进行穿针比赛,先穿过的为得巧。同时还有音乐演奏,欢乐达旦。

崔颢诗云:“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这首诗就是对当时长安七夕盛况的真实写照。由此得知,唐时的长安城中,从宫廷到民间都盛行七夕乞巧活动。

宋代七夕节日气氛热烈

到了宋代,七夕节被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节日娱乐性及商业气息突出,七夕节的节日气氛达到顶峰。宋元之际,七姐诞的乞巧习俗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

而这一时期唐诗宋词的兴起也为七夕节日提供了很好的文字载体。涌现出了很多颂扬牛郎织女的诗词,例如:唐代杜牧的《秋夕》,北宋秦观的《鹊桥仙》等,这些都是赞颂七夕的著名篇章。

唐代杜牧的《秋夕》

北宋秦观的《鹊桥仙》

四、元明清时期

七夕已趋成熟并成为国家重要节日

七夕节在元代多被称为女儿节,元代七夕活动主要有乞节会、穿针乞巧、斗巧宴、摩诃罗(泥娃娃)、五生盆(盆栽)。

七夕乞节会与斗巧宴

明清时期,七夕已是重要的民间节庆,节俗活动丰富多彩。据记载,明代七夕时,民间“女子以碗水暴月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月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椎,因此卜女之巧”(乌丙安《民俗学原理》)。清朝时叫“掷花针”,主要用松针来卜巧。此俗一直保留到近代。据《清嘉录》记载,人们在庭中或露台上陈设香烛和各种果实,对牛郎织女二星进行膜拜以此来乞巧。

乞巧主题退隐,爱情主题突显,七夕节文化重构的重要意义

七夕节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再单单是以乞巧为主题的传统节日了,而是赋予了更多元素例如爱情的多元化节日。因为中国传统节日体系中原本没有一个情人节,但是受西方情人节和外来文化的影响,民族意识的觉醒使得中国人也想拥有自己的情人节,找来找去,自带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七夕节自然成为首选。

西方情人节的文化符号和节日形式

于是采借西方情人节的文化符号和节日形式,如玫瑰、蛋糕、巧克力、烛光晚餐等,加之诸多具有中国元素的文化符号与节日活动,如彩虹鹊桥、相亲大会、情歌对唱、抛绣球、放飞许愿灯等等,就形成了新的七夕节,即“中国情人节”。

而七夕的这种文化重构,也使得原本逐渐被人们忘却的传统节日又焕发了新的生机。其重要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促进了中国传统节日的重振复兴,引起了人们对中国传统节俗的重视

中国传统节日植根于农业社会,源远流长,是传统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近代以来,在全球化、现代化的过程中,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传统节日的地位明显下降,七夕节也面临生存的危机。到20世纪末期,除了个别地方,七夕这个曾经广为流行的传统节日因没有多少过节主体已名存实亡。

但是十几年后的今天,我们可以从花店售卖鲜花的庞大数据中、从节日尚未到来关于七夕活动的预告宣传就纷至沓来的现象中,看到这个节日的蓬勃生机。七夕节复兴态势明显,其生存状态已然今非昔比。

冯骥才曾说:“若向爱情求真谛,且问牛郎织女星”,“牛郎织女身上寄托了中国人的爱情理想。”(黄玉《守望民间咏赞七夕———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

商家推出的七夕节日活动海报

而正是因为七夕的这种文化重构,使得爱情成为七夕节的主题,它契合了当代人的价值观念和社会需求,并因此迅速吸引了众多商家和都市男女的注意力,迅速发展壮大了过节的群体。不仅如此,这一重构还使七夕节重新回到公众的视野,不仅勾起许多中老年人对七夕节的早年记忆,从而使其首先在记忆中复活,而且使个别地方如甘肃西和、温州石塘、广州珠河等地仍然活跃的传统七夕节俗得到更多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乞巧节到中国情人节,浅谈中国民间传统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