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顺治帝率领清军浩浩荡荡经山海关入京,一统中原,习惯上也将满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以入关为界,划分为截然不同的两部分。其生活环境、生产方式等的改变,影响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饮食上亦如此。入关前满族及其先民世代生活在偏远的东北地区,饮食上极具地域、民族特色。入关后,满汉饮食之间彼此影响、融合,在满族味道的逐渐淡化中,它的饮食风格也日益走向精致、丰富,尤其是宫廷饮食,成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的绚丽篇章。
一、影响辽沈地区满族饮食习俗形成的因素
我们对辽沈地区进一步的精细区分,观察入关前的满族,他们同样的,在东北地区也经历了一番十分漫长的发展演变,现在我们以其南迁至辽东为分界点,之前被认为是满族的萌芽雏形阶段,之后则是满族的正式确立发展期。虽然同属于东北地区,但由于居住区域地理分布的不同,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发展程度的差异,前后不同时期的饮食习俗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尤其是看现在辽沈地区的满族饮食,他们既有早期满族传统生活习俗,又接受了其他饮食文化因素的浸染,承前启后,发展成熟,具有浓郁的满族特色。
1.辽沈地区政治格局
满族先民早期生活在长白山的白山黑水间。他们经历了当时先秦时期的重大变化、秦汉时期的挹娄、南北朝时期的勿吉,隋唐时期的靺鞨,一直努力发展,直到辽金元明的女真时期,这可以说它的演变过程极其复杂。
从明代初期开始,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的女真部落开始向南发展,同时也开始了内部间的矛盾冲突,导致争夺不断、战乱频繁。年努尔哈赤起兵,历经30余年的征战,在年成立了。后金,完成了对女真的统一大业,形成了新的民族共同体,皇太极改族号为满洲。努尔哈赤的活动区域遍布辽沈,从新宾建赫图阿拉城、辽阳建都,到最后迁都沈阳,因此辽沈大地被称为满族的“兴龙之地”则是名副其实。
当时的中国社会,在辽沈地区建立政权的这一时期正处于满族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它的各方面呈现出的满族特色在当时是十分的浓郁的。努尔哈赤在征战的过程中,除了保留先民的渔猎采集生活方式之外,还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改变原始部落落后的生产方式,逐渐吸收农耕文化中的先进成分,不仅为军事作战提供了强有力保证,也极大地推动了满族饮食文化的发展。
2.地理条件
满族先民生活在东北北部的崇山峻岭之间,形成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饮食生活习俗,以狩猎、捕鱼、采集为生,偶有养殖和农耕,尤其渔猎活动是人们一切衣食住行的主要保证,人们的生存依赖于这种天然的生态环境。总体来看,这里的生存条件比较艰苦,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低下,民间所说的“棒打獐子瓢淘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只是一种美好愿望而已。而且还要经常“逐水而居”,所以生活不稳定。而迁徙到辽宁地区后,因辽宁多丘陵地带,耕作条件良好,气候四季分明,适合发展农业。同时也具有高山、密林、湖泊等渔猎生活条件,因此与传统饮食习俗相比,他们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很多的不同之处。
3.人文环境
在古代中国,受明代的汉民、朝鲜等族人等人各方面的影响,进入辽沈地域的满族人积极学习耕种、养殖技术,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改进了原始部落落后的生产方式,使得满族人的生活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饮食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以上这些主观、客观方面的因素都直接导致了满族民族在传统的生产方式上的转变。由以渔猎为主而转向渔猎兼农耕的生产方式,社会生活得到快速发展,为一统天下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对传统的饮食生活习俗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辽沈地区满族饮食习俗的具体体现
1.饮食结构的调整
满族早期先民以渔猎采集为主要生产方式,形成了以野味为主的饮食结构模式,鹿肉、野猪肉、狍子肉、天鹅肉、虎肉、大雁肉、野鸡肉、鱼肉及野菜等是其主要的食材。进入辽沈地域,随着农耕的发展,其膳食结构的改变也是显而易见的,饮食中除了有肉类、鱼类之外,还增加了粮食作物、菜类等。同时,养殖业也比以前更加发达,猪肉被广泛食用。饮食结构更趋科学合理。
2.饮食方式的多样
满族常年居住在东北地区,一年中有近半年的时间属于寒冷季节,因此“火”在饮食中至关重要。早期以烧烤为主,兼有水煮火炖。在辽沈地域饮食中,“热食”为其主要特色。除烧烤之外,以“炖菜”为主要的烹饪手段。最典型的就是“猪肉血肠炖酸菜”,俗称“杀猪菜”,同时满族的特色食器“泥火盆”也较为著名,“泥火盆”沿宽为0.17m,表面光滑油亮,刻有多种花纹图案,沿可以放置碗筷、吃碟、酒具,“泥盆火锅”中也可以加入海鲜、山珍等,与去湿的辣火锅不同,它是用来驱寒的,煮沸之后热气腾腾,且保温时间较长,适合高寒地区生活的人们食用。室外天寒地冻,家人则团团围坐在火盆旁品尝美味,同时论家常、说故事,满足了口腹之欲,也带来了精神上的愉悦享受,成为满族人最具特色的饮食方式。现在,岫岩、本溪、丹东、沈阳等许多偏远的乡村仍流传这种吃法。
因为天气冷,冬季漫长,东北地区作物只成熟一季,所以满族人为了解决冬季食物贫乏的问题,在秋季通过晾晒、腌制、发酵等方法将收获的食物储存起来以备冬季食用,即使是引入了农耕生产但依然继承了这种传统,如腌渍酸菜、酸汤子的发酵等,对白菜、玉米的食用与汉民族也有很大的不同。这种特有的储存食物的方法,体现了满族人的聪明才智,彰显出在寒冷地带所形成的抗击自然的能力。
3.饮食种类的丰富
渔猎与农耕、畜牧生产方式的结合,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饮食种类,饮食品种得到丰富扩大,摆脱了早期满族先民被动地向大自然获取生活资源不稳定的原始生活状态。两种生产方式取长补短,大大提高了人们的饮食质量,改善了饮食条件。满族人主食喜好粘食,因为狩猎、打仗等活动需要长途跋涉,路途中多是荒郊野岭,无法保证食物的及时补给,所以随身携带粘食干粮,其耐饥时间较长且又方便携带,最初是大黄米为原料,随着高粱、稻谷、豆类等品种的引入,粘食的种类也逐渐多样化,如“波罗叶饽饽”“苏叶干粮”“粘豆包”“粘火烧”“撒糕”“年糕饽饽”等,花样繁多。
值得一提的是,满族人烹饪中经常用到树叶,如椴树叶、栎树叶、苏子叶;满族人学会养蚕后,除了蚕茧的使用外,蚕、蛹、蛾等也一并入食。从这些可以看出,满族人将其就地取材的饮食天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满族先民由东北北部向辽沈地区迁移、定居的时期也是满族与蒙古族不断斗争、结盟的时期,满族饮食文化里也融入了蒙古草原的特色,牛羊肉、奶制品逐渐增多。
因此,辽沈地区满族饮食习俗是继承与发展并存,开拓了具有浓郁的满族特色的饮食文化。这些饮食习俗随着时代的更迭发展,有的被保留传承下来,有的也在消失。
饮食发展水平是一个民族、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尺,辽沈地区满族饮食的日益丰富,从侧面体现了满族社会经济的进步,它是社会经济生活的一个缩影,是一个民族兴起勃发的真实记录,从饮食习俗中体悟到民众的生活愿望和智慧、管窥到社会政治经济的演变,这是研究饮食文化的意义所在。
三、小结
在满族入关之前,当时的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人们,在由北部往东北南部迁徙的过程中,随着他们的生产方式以及生活的环境等方面发生了一些改变,他们的饮食习俗方面也自然而然地发生了一些变化,我们现在通过对当时的辽沈地区满族饮食习俗的成因及具体表现的一些事实的分析和探究,对我们现在研究满族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辽沈地区的满族饮食文化在得到繁荣的同时也见证了满族漫长而艰辛的发展历程。对于当今社会如何传承传统的满族饮食文化,对其做创新性研究开发,挖掘其现实价值,则是今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