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奚勇
《礼记》有云:“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傅莹从事外交工作数十年,经验丰富、谈吐得体,被称为“中国最美外交官”。在亲笔撰写的《大使衣橱:外交礼仪之旅》一书中,傅莹以自己的外交成长经历为主线,讲述了一位外交官学习礼仪知识、完善礼仪实践的故事。这本书探讨了如何在外交场合穿对衣服、吃对东西,也试图探讨礼仪背后的内涵,其要点是如何怀着尊重他人之心,得体地展现和表达自己。
《大使衣橱:外交礼仪之旅》
傅莹 著
中信出版集团
英国女王的招待会
年12月6日,初冬的伦敦日落得早,傍晚七点多就寒意渐浓。此刻的驻英国大使傅莹,穿着一件长及脚踝的黑色丝绒大衣,里面是一件中式晚礼服,脚上是一双高跟鞋,手里拿着彩色石头镶嵌的小手包,包中有一份邀请出席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白金汉宫举行的年度外交招待会的请柬。
傅莹在前往白金汉宫的路上遭遇堵车,为了准时赴约,她选择步行走过林荫大道,在七点半之前来到招待会入口处。此刻大部分宾客都已入场,门口还有人零星抵达。
英国王室非常重视请柬发放的安全。邀请函是实名的,注明不可以转让,收到请柬需要回复。在入口处须出示本人请柬,以及随请柬一同寄来的、刻有浮雕徽章的卡片,上面印有一串专属号码。警卫会核对客人证件姓名、请柬号码与来宾名册是否一致,以确认身份。
应邀出席外交活动,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做出了时间的承诺,意味着自己愿意把这段时间拿出来,参与主人安排的活动。英国人比较守时,尤其在外交场合,一旦答应了应邀出席,或者是邀请了客人,就视之为彼此的“时间承诺”,会按照约定的时间履行日程,除非有不可抗力的特殊情况,否则不会轻易改变。
这个承诺也意味着,在外事活动中自己应该投入全部注意力来倾听、交流,其他事都暂时退居其后。例如,不能把手机摆在餐桌上,如果手机突然振动或者屏幕亮起来,会让邻座进餐的人感到不安。如果自己忍不住一次次地把目光投向手机,也会让别人失去与你交谈的兴趣。
外交招待会的高潮是女王接见各国使节。时钟指向20:30,女王在爱丁堡公爵和威尔士亲王等王室成员的陪同下出现了。“女王在守时上倾注了一生的执着,她的公务活动都需要提前好久就约定好,无论什么天气、什么环境,她鲜有迟到或者临时缺席的情况。”
女王也因此对宾客有着同样的期待。与英国王室商定的日程和安排想要调整或者修改,难度是极大的。“作为外国使节,接到王室的邀请需要慎重决定,一旦接受了邀请就要信守承诺。女王就是这样用自己的守信守时,来规范着英国社会的守信守时习惯的。”
《大使衣橱》指出,现代国际外交礼仪规范基本是源自英国和欧洲大陆。礼仪和服饰的发展,与社会财富的增长乃至人际交往的需要密不可分,同时,国家和民族的礼仪中也会包含民间百姓约定俗成的生活规范。英国源自宫廷的礼仪和服饰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和商品社会的发展,不断改良并向大众普及。英国与其他欧洲国家之间的相互影响比较大,由此形成的礼仪文化也比较广泛地在世界上传播。
繁细的西式餐桌礼仪
西式餐桌礼仪之周全,可以用繁细来描绘。
追溯餐桌礼仪的历史,据说是由欧洲的骑士精神演变而来。公元12世纪,当意大利文化影响到法国时,餐桌礼仪与菜单用语变得更为优雅、精致,开始出现教导礼仪的书。时至今日,欧洲国家基本上延续这套餐桌礼仪,外交场合的餐桌礼仪和规则也反映的是这套规范。
每一位外交使节都经常收到各种请柬。傅莹在英国任大使期间也会收到许多餐叙和宴会的邀请,有早餐、午餐,还有晚餐,虽然不可能有约必到,但是重要邀请不能错过。傅莹也经常回请别人,或者因为工作需要而邀请各界人士来官邸、使馆做客。
外国人到中国来,在餐桌上也需要有一个学习的过程,学会用筷子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了解中国餐饮习惯的外国人,一不留神就会陷入窘境。傅莹年轻时当翻译,常遇到这种情况,会尽量提醒和提供帮助。
有一次,傅莹陪同一位年长的北欧客人访问桂林,餐桌上的冷盘中不可缺少地摆放了当地特产:奶白色小块辣豆腐乳。当看到这位客人用叉子把一整块腐乳往嘴里送时,傅莹悄声劝阻。客人的手在空中停顿了一下,把腐乳放在了自己的盘子里,然后尝了一点,转头笑着略带夸张地对傅莹说:“谢谢你救了我。”这时她旁边的随行官员也正在叉腐乳,她提醒说:“如果我是你,就不会把它整块地送到嘴里去。”对方会意地放弃了。
外交餐桌上的交流有许多小技巧。
傅莹在澳大利亚任大使时,有一次在堪培拉的大使官邸请意大利大使共进午餐,这是很早就约好的,也是对他的回请。但是,当天傅莹还安排了去悉尼的日程。傅莹盘算午餐一个半小时,之后赶路去悉尼应该来得及。结果他吃饭不慌不忙,每道菜都细细品味,谈兴也很高。
使馆招待员知道傅莹后面有日程,试图提速,一道菜还没有吃完,下一道菜就摆在旁边。意大利大使看到这个架势,忍不住问:“您是在赶傅莹走吗?”傅莹只好老实地承认,确实需要赶去悉尼,他表示理解,打电话让司机提前来接。
外交无小事,细节尤为重要。
年,傅莹在金边的联合国临时机构参加维和行动,一度在柬埔寨外交部执行监督任务,午饭就在附近小西餐馆吃。当地气温特别高,餐馆有空调,各国维和人员会早早地来到餐馆,既是等饭也是纳凉。这里餐食简单,很干净,桌子上铺着白色的桌布,摆着刀叉和水杯。傅莹等着无聊,听大家闲谈时,自己喜欢横过来竖过去地摆弄刀叉。一次,小队里的希腊人坐在傅莹对面,看她一直摆弄刀叉,终于忍不住问:“你为什么这样心绪不宁呢?”
这件事对傅莹触动很大。她在《大使衣橱》里写道:“在外交场合,即便是一个简餐,餐桌礼仪也是不能忽略的。人的肢体语言会传递出各种信息,例如,双手交叉抱胸会给人以距离感,眼睛不肯直视对方会让人觉得有所隐瞒,手上小动作多会显得焦虑。”作为外交官,个人的仪态中有国家形象的成分,因此,一定的自我约束和仪表管理是必要的,坐姿优雅可以在外交场合赢得更多好感和尊重。
菜名里的文化交流
外交宴会本身也能传达出许多文化信息。
表达中国菜式和表达西式菜品的理念有所不同。西式菜单介绍菜品时强调食材、做法和浇汁成分,而中国菜名不仅要求写实,也追求写意。
例如,西式冷盘中有“四季豆培根卷”“鲜番茄奶酪拼盘”,主菜中有“香煎小羊排配香醋汁”“柠檬汁烤鸡胸”“约克夏布丁”等,甜品中有“菠菜奶酪千层饼”“芝士蛋糕”等。看到名称,对其中的内容和模样已经大致可以想见。而中式菜名多采用形象比喻的方式,有时还会融入某些历史典故、神话传说,直译难免令人一头雾水。例如“佛跳墙”“八仙过海”“叫化鸡”等,介绍一道菜就需要讲一个相当曲折的故事。
还有的菜名,中国人习以为常,但是倘若直译成外文,难免令人费解。例如,“红烧狮子头”译成“烧狮子头”,“龙虎斗”译成“龙虎大战”,“麻婆豆腐”译成“麻脸女人做的豆腐”……因此,菜名直译是不可取的。此外,中文善用象征之美,如以“白玉”命名豆腐,以“翡翠”命名青菜,以“芙蓉”命名蛋清,美则美矣,翻译出来令人不明所指。
傅莹在书中回忆,早年有一次在国内陪同外国代表团参观访问,午餐时饭店的菜单中有道“四喜丸子”,英文直译为“四个快乐的肉球”。客人们大为期待,心心念念等着品尝这一道菜。待到模样普通的肉丸子呈上桌时,显然有点失望,不过吃了一个后还是表示:“好像是比刚才更快乐了一些。”傅莹介绍说,“四喜丸子”是鲁菜菜系中一道传统名菜,用四个色、香、味俱佳的肉丸子寓意人生福、禄、寿、喜四大喜事,表达吉祥之意。
东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是比较难跨越的,现在已经有更加专业的菜单翻译机构,力图在中外菜单的不同表述和内涵中寻找平衡点。傅莹对菜名英译难题的处理办法是尽量达意,避免被表面的形式所累。
为了推广中华饮食文化,傅莹曾专门采购了一种圆形的团扇,扇柄上挂着中国结吊坠,将其做成了“菜单架子”:正反两面打印了中英文菜单的薄纸剪成圆形,装进扇框里。外国客人对这小小的物件爱不释手,多会带走留作纪念。后来,还采用了把打印出来的菜单装在一面小拨浪鼓上的做法,也成为受欢迎的外事纪念品。
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除了外交活动之外,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国际交往也越来越多,从事经济活动的企业高管、从事教学和研究的学者等,都有经常性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中国留学生出现在世界各国的校园中,国人的旅行足迹遍布五大洲。在傅莹看来,中国礼仪之邦的面貌是由每个人的行为举止共同构建的,个人修养的叠加反映着国家的基本精神状态和礼仪形象。
或许对大多数人来说,专业的外交礼仪距离自己仍相当遥远。但是,在中国成长为世界级大国的今天,如何看待全球多元文化的并存发展,如何在自己所处的位置恰如其分地展现风采,如何更好地营造与世界、与他人的关系,这些与个体息息相关的内容,在《大使衣橱》中均有提及。“如果能从中了解国际交往的一些规则,读到有趣的故事,培养守时、守信的好习惯,树立起通过尊重他人赢得尊重的能力和品格,应该也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