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李娜2021年全国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主题征
TUhjnbcbe - 2024/3/15 22:30:00
北京治白癜风好医院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schedule_100357_1/

年全国“《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主题征文活动顺利举办。活动主题要求围绕《红楼梦》进行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目的是为了展示广大师生整本书阅读的学习成果,促进红学的传播与交流。

获奖名单

中学生的征文作品虽如小荷一般刚刚冒出新角,却清新可喜、细柔动人,展示出丰富的生命活力,是中国红学未来的生力*。征文活动成果丰富,同时也显示出《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一些不足。

一、作品基本类型

本次征文活动要求组织投稿的中学,根据本校稿件数初步遴选后,按排名前5%推荐,并附征文作品列表;再加上中学生个人投稿数,中学生组征文共计篇,分别来自9个省市、34所中学,遴选后作品共计篇。

内容及篇数如下:人物赏析类篇,主题探讨类篇,综合评论类篇,艺术鉴赏类97篇,文化探究类29篇,二度创作类23篇。

人物形象赏析的作品体量最大,占遴选后总数的54.2%。它们或是评析某个(类)人物的性格表现,或是推测人物的命运结局,或是不同类人物之间的个性比较,或是综合论述几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其中林黛玉形象高居榜首,其他依次是宝钗、宝玉、凤姐、晴雯、探春、湘云、刘姥姥、袭人、平儿、元春、鸳鸯、香菱、妙玉、尤三姐、惜春、龄官、贾*、贾瑞、迎春、邢岫烟、秦可卿、秦钟、紫鹃、林红玉、贾芸、贾环、贾母、甄世隐等。

电视剧《红楼梦》中陈晓旭饰演林黛玉

主题探究类作品占遴选后总数的16.4%。中学生作者比较热衷于从宝黛爱情悲剧的角度阐述《红楼梦》主题,有的同学从命运、性格、家族、社会四个角度论述宝黛爱情悲剧的深层缘由,分析得较为全面而富有深度。这说明中学生已能从较宽的思维层面来探究《红楼梦》的主题内涵。

综合评述作品多半会从主题、人物、语言等多个方面评析《红楼梦》,内容比较丰富,但往往缺乏深度,陷入泛泛而谈之境。另有部分感悟式评点文章,多为中学生的内心感想,主观性较强。有的同学指出,《红楼梦》无法变成“省时”的干货,只有细嚼慢咽才能体会《红楼梦》的回味悠长,可谓鞭辟入里。这体现出整本书阅读的学习理念。

艺术鉴赏类作品中,文本情节的解读集中于湘云醉卧、宝钗扑蝶等经典回目;表现手法则涉及《红楼梦》的伏笔、谐音、冷热交织等;谈语言艺术的多从《红楼梦》中诗词曲赋、人物语言等层面展开,审美欣赏则多从意象、色彩等角度进行评析。

文化探究类作品以谈饮食文化类居多,或评述贾府精美奢侈的饮食文化,或探究其深层内涵,一些作者能够从精美佳肴与奢侈生活的描写中,看到底层百姓被压榨的辛酸,发现其中暗含的贾府衰败征兆,可谓洞隐烛微。

文仪斋年画《红楼梦十二金钗》

二度创作类作品贵在其新、其巧,量虽不多,却难能可贵,不落窠臼,文字细腻,富有趣味,它们带有中学生的独立思考,呈现出中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题咏作品较少,文笔也较稚嫩。

二、创新特点和“整本书阅读”理念

总体上看,中学生作品有“三新”。

其一,立意新。

诸多获奖的作品往往能打破陈规,立意新奇。例如《涸辙鲋小,莫嘲禹门浪高》一文,别出心裁,将《红楼梦》中宝黛钗等人在封建社会中不同的人生选择与“涸辙之鲋不惧禹门浪高”联系起来,富于哲思,立意新而深。

《高贵而又遗憾的红楼梦》一文标新立异,一方面承认《红楼梦》艺术上的价值略高一筹,另一方面又认为《红楼梦》曲高和寡,其受欢迎程度远逊于其他三大名著,并挖掘其中缘由,颇有见地,文笔也较老练。

其二,标题新。

优秀的作品不仅胜在其内容,也胜在其形式。《红楼一曲最殇情》一文设置了四个小标题,即“红楼”“一曲”“最(醉)”“殇情”,巧妙地将文章的四个部分结合在一起,且与主标题相呼应,使得全篇紧密连贯,别致精巧。

戴敦邦绘探春

《说说探春的大与小》一文,每将“大”和“小”对举并出,体现出一定的辩证思维,也透露出作者的匠心。又如《聚“蕉”红楼》一文,运用谐音艺术,聚焦于《红楼梦》中的芭蕉意象,标题与思路均新颖而巧妙。

其三,语言新。

征文中的佳作语言也是笔下生花,超凡脱俗。《问西风》一文以“西风”贯穿全篇,借助“西风”和“熙凤”的谐音,文字不俗,悲情满溢。

《携“脂批”,登“红楼”》一文,从人物、场景、情节、真假四个角度来谈脂批的作用,最后以联结篇,颇具新意。

《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一篇,对妙玉的理解独抒己见,不同凡响,文笔亦属优等。

此外,中学生在小说人物、主题、情节等层面分析文字确实可圈可点。一方面,不管是对人物形象的解读,还是对文本主题的阐述,亦或是对艺术表现的发掘,中学生作品对《红楼梦》中经典场景提及次数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安徽教育科研》年第11期

相关解读与分析,有助于中学生更好地把握书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更深刻地感受书中精彩的场面描写,从而提升阅读经典文本的能力。另一方面,中学生作品每每体现出“整本书阅读”的意识。

有的同学在文中讨论《红楼梦》为什么不能碎片化阅读的问题,这正透射出“整本书阅读”的理念初见成效;另外一些作品从纵向命运进程分析人物形象,表明这部分同学已经初具“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理念,甚至勇于对“碎片化阅读”表达自己的否定性意见。

三、存在问题、原因及改进建议

通览中学生组全部稿件可知,目前中学生对《红楼梦》原著的阅读与解析,既表现出清新、浓情、别致的一面,也存在一些偏狭、浅显或过于成人化的现象。

概而言之,主要体现为重人物分析、主题探究、情节评鉴,其中也渗透对情节主线、生活细节的理解和评析,但语言鉴赏、生活习俗等

1
查看完整版本: 李娜2021年全国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主题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