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晒紫金茯茶从万里茶道走来向一带一路走去
TUhjnbcbe - 2024/3/12 18:48:00

湖北汉家刘氏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晒紫金茯茶,源于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紫金镇花园村的福山。紫金镇面积.3平方公里,域内多为崇山峻岭,地广人稀,古地名“茶园沟”已传承多年,有年以上树龄的古茶树多棵。其以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受外界干扰较少的极佳有机条件,被纳入中国有机茶生产的核心区域。

早在商周时期,晒紫金茯茶就被当做贡品献给了周文王。晒紫金茯茶的制作工艺,最早可追溯到汉朝。清代光绪十八年(年),谷城知县瞿元灿总结出谷城刘姓茶农“种、采、炙、焙”制茶经验,上报给湖北道台曹兰英,曹兰英又上报给湖广总督张之洞,张之洞批示:“望鄂湘蕃司地方多山各县仿照试行”。这是我国第一个官方发布的茶农种茶制茶文告,谷城刘姓种茶炙焙法由此刊行湖广多个县。

产业区域环境与茶树特征

一、产业区域

晒紫金茯茶产地范围为谷城县区域,其核心产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晒紫金茯茶原发基地位于紫金镇花园村福山。福山上有晒紫金寨、晒紫金顶等遗迹(东经.39°—.41°,北纬32.9°—32.15°之间),年平均气温15.4℃,年降雨毫米,无霜期天。茶种总面积亩,年产量吨。

图:晒紫金寨遗迹

紫金镇属秦巴山脉的延伸地带,地处谷城县西南部,西以保康过渡湾为界,南与神农架接壤,北与武当山毗临,邓保高速和G国道穿界而过,面积.3平方公里。域内多为崇山峻岭,地广人稀,古地名“茶园沟”已传承多年,有年以上树龄的古茶树多棵。其以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受外界干扰较少的极佳有机条件,被纳入中国有机茶生产的核心区域。

在境内从玛瑙观到垭子口,从陕峪关到涨潮铺,这些村镇,峰峦耸立,海拔0—米,坡度较大。茶叶多种植在山腰或峡谷,距村庄远达3—10公里。那里是林区,溪流纵横,山清水秀,终年云雾缭绕。历史上,晒紫金茯茶的主要产区有花园村、茶园沟村、铜锣观村、将*坪村、夫妇峪村、磨盘山村、玛瑙观村,茶叶品质最佳。

据记载:“茶园沟百里出好茶,教会年送佳茗十斤至罗马。所产的茶,因其地处崇山峻岭,树木翳天,所植茶树得水分已足,且高山得雾独多,每天午后,太阳不能照射,则蒸发少,故其茶叶厚而大,味浓而香,往往价格昂贵。”

二、环境特征

福山属于高纬度、高海拔、高温差地区,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具有四季分明、冬冷夏热、冬干夏湿、雨热同季的特点。这个高山村庄,是鄂西荆山山脉与大巴山脉东段南北气候的交汇点,冷暖气流相互激荡,茶树终年生长在云雾里,沐浴在蒸气中,茶叶清香远逸。

图:汉家刘氏茶园基地

汉家刘氏花园基地有福、禄、寿、禧四大茶山,夹于粉水、筑水之间,峰峰披绿衣,高山植被好,湿度高,云雾飘浮,如虑光筛子,吸收光波较长的红橙光和红外光,使光波较短的篮紫光和紫外光通过,有利于茶树更有效地利用光能,提高茶叶中物质的积累,促进芳香物质的聚集。

涧涧夹细流,境内河汊分布,云蒸雾绕,促进茶园小环境空气湿度大,鲜叶酶的作用趋于合成方向,便于有机物质的积累,提高茶多酚、咖啡碱和氨基酸含量,有利于茶叶高香滋味的形成。

紫金福山是悬崖绝壁,深坑巨谷。清代徐元英《咏福山》:“群峭接天摩,潺潺水似歌。山深人语少,林密鸟语多。茶农利用岩凹、石隙、石缝、沿边砌筑石岸,构筑盆栽式茶园,俗称石窝做法。岩岩有茶,非岩不茶。”

三、茶树特点

晒紫金茯茶的茶种,主要有福山奇种、福山小叶种、福山古茶、福山白芽茶等高山群体茶种。

晒紫金茯茶为灌木型中小叶种,树势开展,分枝密,从芽色分有四种,即福山小叶茶占70%,紫芽茶占10%,大白叶茶占15%,小叶白茶占5%。其中,福山小叶茶的产量最高,品质最好。

自然生长的茶树高厘米,树幅80厘米,分枝密。节间3.6厘米。叶片半上斜着生;叶长8.3厘米,宽3.6厘米;叶形椭圆;叶色绿,叶面平滑或微隆,光泽中;叶缘微波,嫩芽梢淡绿色,有少量紫芽;茸毛少,发芽密,持嫩性较强;发芽密度个/平方米,1芽3叶长6.2厘米,重0.46克;在3月中旬萌芽,4月初开采,属早芽种,萌芽终止期在10月中旬,锯齿粗、深而稀,叶身平展稍内卷,叶质中,叶端钝尖;侧脉6—9对。

花冠直径3.9厘米,属中花种;花萼5—7片,绿色,无茸毛;花瓣6—7片,白色稍带绿,子房多茸毛。始花期在10月下旬,盛花期在11月上旬至12月中旬;开花结果能力强,种子成熟期在10月下旬。

茶果直径1.5—3.4厘米,果皮棕褐色,果实为肾形或球形;果柄长0.6—1.3厘米,果皮厚1.5—2毫米,果实1—3室,每室1粒种子,种子圆形,少数长形,黑褐色,直径1—1.5厘米。

福山小叶茶,叶厚.8微米;上表皮厚26.8微米,下表皮厚13.4微米;栅栏组织二层,厚.2微米。第一层细胞排列较紧密,第二层较疏松;海绵组织厚.7微水,细胞结构较疏松,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的比例为0.73:1,春茶鲜叶含水浸出物42.65%。茶多酚28.77%,氨基酸总量3.12%。咖啡碱3.77%,儿茶素.99毫克/克。

福山小叶种茶种,已传至德国汉诺威种植50亩。

历史渊源与传承脉络

一、历史渊源

早在商周时期,晒紫金茯茶就被当做贡品献给了周文王。晒紫金茯茶的制作工艺,最早可追溯到汉朝。

公元前年,刘邦屯兵南阳时,曾到陕峪关寻求进陕入川通道。传说因汉兵夜宿谷城紫金福山茶厂,将茶农鲜叶弄得粘乎乎软绵绵而做不成绿茶,随后茶农将其揉条筑坛晾晒。篾席在阳光下发出金光,茶条在阳光下发出红光,又因雨淋生出*色菌点,口感颜色作用极象茯苓,遂命名为晒紫金茯茶。

公元前年,周亚夫将晒紫金茯茶作为贡品,送给汉景帝刘启,由此福山成为汉朝的御茶园。三国时期,诸葛亮将福山茶种带往四川、云南种植。

公元年,五代十国时期设立“回图务”,它既是茶叶北销的转运站,又是茶叶的直接销售点。

晒紫金茯茶始于汉朝,在宋朝得到大量推广。清朝初期,在蒙古、西北、俄罗斯、英、法、德等国,晒紫金茯茶渐渐兴盛起来。清朝中后期出现流传至今的完善制茶工艺。

晒紫金茯茶制作技艺,由谷城紫金福山,东传至汉口、长沙、安徽、江西、广西、台湾,西传至陕西、四川、西藏、云南,国外传至马来西亚、俄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等。

在清同治到光绪年间,晒紫金茯茶以特殊的青梅香味而被列为全国名茶之一,享誉海内外。

年10月,利玛窦学生何大化写给方岳贡的信中说:“持友兄书,至湖广省襄阳府谷城县茶园沟落籍。三月有成,传羊百只,今牧一人。山民赖生金丝菌茶,利牧羊。”

图:汉家刘氏的黑金尖

《谷城县志》记载:清咸丰八年(年)谷城茶叶产量占全省第13位,主要生产晒紫金黑茶和红茶。

清同治元年(年)晒紫金茯茶第一代传承人刘运兴,正式确定晒紫金茯茶名称和初始制作技艺。

清同治十二年(年)传教士毕礼,致信罗马教皇:“湖广教区盛时,始于司铎方济阁·刘克莱,时有羊数十万,及南方十三省,主牧区茶园沟方圆百里产佳茗,时有牧者返罗马,择优十斤敬献主。余照例。”

从清光绪年间开始,在两湖、江西、陕西、山西涌现了一批晒紫金茯茶老字号。

一直以来,在中国出口的商品中,以茶叶为最大宗。大量的茶叶通过“十三行”加工、包装,然后再运往世界各国。而晒紫金茯茶则主要以茶马古道销往俄国为主,得益于当时陆路运输,商人们凭借着万里茶道将华中、华南的丰富物产以最低的成本运达西北,再从西北转口外销。茶叶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每一个产茶季节,紫金产出的大量优质茶叶,从谷城的中码头,过江到邓县,或逆流而上,到白河县、到泾阳码头装上尖头船。这条熙熙攘攘、舟楫往来的南船北马的“万里茶道”,见证了晒紫金茯茶的兴衰沉浮。

清代光绪十八年(年),谷城知县瞿元灿总结出谷城刘姓茶农“种、采、炙、焙”制茶经验,上报给湖北道台曹兰英,曹兰英又上报给湖广总督张之洞,张之洞批示:“望鄂湘蕃司地方多山各县仿照试行”。这是我国第一个官方发布的茶农种茶制茶文告,谷城刘姓种茶炙焙法由此刊行湖广多个县。

中华民国25年(年),谷城县有茶园亩,产茶叶.19公斤。

二、传承脉络

第一代传承人刘运兴,出生于年,清代太学生。刘运兴22岁随父创业,年在汉口开设汉家刘氏茶坊,和刘子敬、刘峻周等研制晒紫金茯茶和湖北砖茶,出口俄罗斯,后和俄商卫诺夫在汉口合开阜昌砖茶厂。

图:谷城县档案馆保存的资料

第二代传承人刘正旺,刘运兴次子,出生于年10月27日,卒于年冬。在紫金福山开设茶叶工厂,研制晒紫金茯茶和黑茯砖茶,受到张之洞称赞。

第三代传承人刘兴汉,派名临训,出生于年6月24日,卒于年3月19日。幼年在汉口制售茶叶,继承父辈业绩,研制改进晒紫金茯茶和湖北茯砖茶。

第四代传承人刘豫生,刘兴汉次子,生于年6月20日,卒于年5月,传承晒紫金茯茶技艺,并发扬光大。

第五代传承人刘家国,出生于年3月22日,传承晒紫金茯茶,成立汉家刘氏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将其培育成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第六代传承人刘泰杲,出生于年5月9日,年获英国布鲁内尔大学硕士学位,传承晒紫金茯茶技艺,积极拓展国内北、上、广、深、武市场和国际市场。

图:晒紫金茯茶第五代传承人刘家国

晒紫金茯茶制作技艺的传承,至今已有6代,当前一线传承人16人。主要传承人代表刘家国,晒紫金茯茶第五代传承人,探索恢复晒紫金茯茶人工制作技艺,总结完善工艺流程,延展发酵时长,让晒紫金茯茶古老的“岩骨花香”得以重见天日。

刘泰杲,晒紫金茯茶第六代传承人,因从小耳濡目染祖辈种茶制茶,加上勤奋学习,深得家传,特别是改进晒紫金茯茶人工制作技艺,打造网络销售平台,将晒紫金茯茶销往世界各地。

文国良,高级制茶工程师,曾在湖南省益阳茶厂工作30余年,年受聘汉家刘氏茶业公司后充分吸收安化黑茶优秀工艺,帮助总结恢复晒紫金茯茶古老技法。

江有才,高级制茶师,入厂14年,潜心钻研晒紫金茯茶人工制作技艺,使晒紫金茯茶古老手工制作技法得以完整保留。

许立志,中级制茶师,入厂12年,熟悉晒紫金茯茶人工制作技艺每一道工序,其制作手法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他们是晒紫金茯茶制作技艺传承与发展的主力*,遍布在谷城县紫金镇茶园沟村等8个重点产茶村和汉家刘氏加工厂。

图:汉家刘氏的黑茯茶

晒紫金茯茶手工制作技艺的发明、传承和传播,是对祖国茶叶事业的一大贡献。随着茶叶产量的大幅度增长和科学的进步,从二十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开始,晒紫金茯茶已逐步改为机械制作。如今这种全程手工制茶已很少见到。有的也是应用在一二道工序上,所以说它是已处于濒临消失的状态。

工艺特色与社会价值

一、采制工艺

1、纯手工制作,制茶工艺繁复。需历经鲜叶采摘、摊凉、萎凋、手搓揉捻、装坛渥堆、晾晒、筛分蒸制、渥干、装篓(桶)、二次蒸制、三次渥堆、三次蒸制、手筑装匣、定型成砖、低温杀*烘焙干燥发花、成品包装等16道程序。

2、加工技艺高超。如倒青、走水、簸茶、拣茶、筛分、归堆、入坛、入烘等流程,使用的大都是竹、木、陶、布等制成的工具,达50多种。使用的热能是木炭和花栎柴薪。其纯手工制作淬炼出晒紫金茯茶品质优异和独有的“岩骨花香”。制作周期长,制作数量极其有限,一个师傅半月只可制出5到10公斤成毛茶,烘焙时间大抵也在20—70天。

3、一料两品、一工两技。承先于唐宋元明时期的团饼茶,晒青、蒸青绿茶散茶,增加入坛渥堆、蒸制入篓、入烘慢焙干燥,形成晒紫金茯茶独特做法。后再演变出红茶制作工艺和茯砖茶的制作工艺。

随着茶叶需求量快速增加,外地茶商为了缩短制作时间,省略了入坛渥堆、晒青工艺。直接杀青、揉捻、渥堆发酵成“功夫红茶”,或蒸制后直接入匣,压制成砖茶,进入烘房发花烘干,形成“茯砖茶”。

4、主要工序要求

鲜叶采摘。纯手工采摘鲜叶,手法要快,见芽采摘,一芽一叶,不能落下新梢,俗叫“滥丛”,不能带下鱼叶、散叶、老梗等。采摘要适时,过早或过迟采摘都将影响茶叶的内在品质。

摊凉萎凋。茶青采摘回来后,要立即摊凉“倒青”萎凋4—8小时。让鲜叶在自然温度下失水,使硬脆梗叶成萎焉凋谢,叶片柔软,韧性增强,便于造型。

揉捻理条。开青助手抓一把茶青放在筛上,师傅两手持筛一转,茶青就均匀散开,极为迅速。手搓揉捻,是用力沿着逆时针方向不停转动。力道可大,也不可小。揉出之茶,显出桑蚕头尾。否则理条不紧,或者理条碎断,叶芽分离,影响品相。

装坛渥堆。包括晾晒、拣剔、筛分蒸制、渥干、装篓等工序。

晾晒:经过50个小时以上的密闭发酵,坛内茶叶散发出诱人的“岩骨花香”味道。快速出坛摊晾,在阳光下自然晒干。晒青晒出柿红色、蜂蜜甜味。

拣剔:全人工操作,将自然晒干的半成品茶置于竹器中,人工精选拣剔老梗、杂物后,过筛去掉茶灰细沫。

筛分蒸制:将精选、拣剔、过筛后的半成品茶,放入木制或铁桶蒸笼中,高温熏蒸40—60分钟,利用高温迅速钝化酶的活性,停止发酵。

渥干:蒸制后放入木制和竹制容器中,进一步渥堆,8—9天为宜,一般每2-3天要翻动一次。

装篓:人工分装入篓,打包入库,阴凉通风不霉变。

二次蒸制。要精准把握二次蒸制后,一定要让紫金晒*金茯茶的茶条变软,手摸有一定粘度,糖分充分溢出。

三次渥堆。进一步加速毛茶氧化发酵,使更多的多酚类物质与氧化酶充分聚合,形成氨基丁酸。

三次蒸制。进一步蒸发水分,缩小体积,固定外形,保持干度以防霉变,散发低沸点青叶气味,激化保留高沸点芳香物质,获得独特的“岩骨花香”滋味。

手筑装匣。将三次蒸制后的毛茶,按预设标准秤定数量,倒入木匣纸模之中。

杠压定型成砖。用木杠用力压实,边角要到位、斤两双足,定型成砖,再用棉麻绳捆好。

入烘干燥发花。成砖定型包装后放入茶窑之中,用花栎木薪炭低温杀*、烘焙、干燥,成毛茶烘焙时间大抵也在20—70天后,开始发出茂盛金花。

成品包装。纯手工制作的晒紫金茯茶,从鲜叶采摘,到最后装篓,压制成砖,需历经16道程序,百余天的淬炼,最终成就了晒紫金茯茶“岩骨花香”这一独有的优异品质。

二、主要特征

晒紫金茯茶外形条索紧结,精瘦细长、匀整卷曲。色泽红褐鲜润,有光泽。压制成砖后,外表黑褐油润,内含菌花漂香。冲泡后汤色红浓明亮,滋味浓醇甘爽,梅子香浓郁持久,清澈艳丽。叶底嫩红鲜亮,呈燕尾状。兼有红茶的甘醇、黑茶的厚重,蜜香四溢,妙不可言,具有“红、浓、香、陈、醇、花”六大特征。

晒紫金茯茶一般采用传统木桶包装,有利于茶叶储存时内含物质继续转化,使滋味变醇、汤色加深、陈香显露、金花茂盛。

陈年的晒紫金茯茶,茶性和而不寒,久藏不坏。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之说,香久益清,味久益醇。

三、重要价值

1、历史久远。晒紫金茯茶最早出现在汉朝,后又承继了唐宋元明时期的团饼茶,晒青、蒸青绿茶散茶,增加入坛渥堆、蒸制入篓、入烘慢焙干燥,形成了具有千余年历史的古老制茶技艺。

2、工艺独特。历经16道工序,倒青、走水、簸茶等皆遵循古传技法。所使用的工具大多是竹、木、陶、布等传统器具。使用的热能是木炭。“倒青”快,“开青”匀,揉茶显桑蚕头尾,晒青呈柿红色、蜂蜜甜味。萎凋、揉捻、入坛力道轻重有别,蒸制时间长短恰到好处。成砖发花,更是低温慢烘。

3、传播广泛。光绪十八年(年),谷城知县瞿元灿总结出谷城刘姓茶农“种、采、炙、焙”制茶经验,获湖广总督张之洞批示。至此晒紫金茯茶制作技艺由谷城紫金福山东传至汉口、长沙、安徽、江西、台湾,西传至四川、西藏、云南,最远到达德国、法国、俄国。

四、代表产品与相关制品

晒紫金茯茶的代表产品有福山奇种、福山小叶种、福山古茶、福山白芽茶。

1、福山奇种,选用福山本地群体种的一芽一叶精制而成,外观如福建岩茶,汤色红艳明亮,耐泡性好,熟苹果香型。

2、福山古茶,选用福山多年原生古茶树的一芽二叶精制而成,外形紧细秀长,金*芽豪显露,锋苗秀丽,色泽乌润,汤色红艳明亮,叶底鲜红明亮,似兰花香味。

3、福山白芽茶,选用福鼎白茶种繁育而生本地茶树的独芽精制而成,条形精瘦细长,匀整卷曲,色泽红褐鲜润,茶汤柿红微*,清澈艳丽,叶底嫩红明亮,呈燕尾状,有股淡淡蜜香。

图:汉家刘氏的邦公红茶

五、冲泡方法

饮用晒紫金茯茶时,把晒紫金茯茶放在瓦锅中,加入山泉水,明火煮沸后,稍置放,待微温饮用,倍感味甘醇香,有提抻、益脾消滞、生津解暑的功效,若加适量冬蜜搅匀饮之,可治痢疾。储存五年以上的陈晒紫金茯茶,可治小儿惊风等症。晒紫金茯茶冲泡后隔夜滋味不变,汤色不浊,喝时清凉祛暑。可用玻璃杯泡、保温杯泡、盖碗泡。

六、品鉴方法

晒紫金茯茶色泽黑褐光润,汤色红浓明亮,滋味醇和爽口、略感甜滑,香气醇陈,有青梅、苹果香味及独特的菌花香味,叶底红黑褐,并且耐于久藏,越陈越好。如果说对其它茶类人们追求的是“青春”的滋味,那么对晒紫金茯茶而言,它打动人的则是岁月的沧桑,那愈陈愈香的特质是其它茶类不具备的。

七、储存方法

1、不宜密闭,可放入紫砂罐中养育。

2、若茶有仓味,可置于空气中,待其仓味散尽再储存。亦可放置木桶、茶篓中置干燥仓内存放三月以上,仓味尽除。

3、若茶汤口感“紧”或“涩”,可将茶片剥散或摊开,待其自然“回润”,益增其滋味之丰富及香气。

4、远离厨房及有怪味处。

5、千万不可烘焙,即使低温亦不可。

6、散仓味,以每年10、11月吹北风时,让自然风吹最佳,因北风干燥,湿度在50度上下(平常约70度),另外在非下雨天时用电风扇微风吹亦可,注意勿受太阳光直射。

7、有气之茶(以50年代居多)如不立即品饮时,应保留其外纸及竹壳,以护其气,品饮前再将外纸去除,剥开“回润”,经常品饮,即可渐入佳境,“回润”至适当时,即可用纸包裹储存。

8、无气或略有仓味的茶,宜将外纸斯去。

9、清理干净,适度透气后再储存。

10、整筒竹壳茶饼若无仓味,可用外纸包裹存放,纸有调节作用可挡过度湿气。

11、以冷气送风会过于干燥,想去除仓味时可用此法,但仓味去除后,仍需以自然空气,适当的湿度来“回润”。

八、养生功效

晒紫金茯茶属于温性茶,除了具有其它茶类所共有的保健作用外,更具有消暑祛湿、明目清心、帮助消化的功效。既可饱食之后饮之助消化,亦可以空腹饮之清肠胃。在闷热的天气里,饮用晒紫金茯茶能够清凉祛暑,倍感舒畅。

晒紫金茯茶在晾置陈化后,茶中便可见到有许多金*色“金花”,这是有益品质的*霉菌,它能分泌淀粉酶和氧化酶,可催化茶叶中的淀粉转化为单糖,催化多酚类化合物氧化,使茶叶汤色变棕红,消除粗青味。

图:汉家刘氏的湖北砖茶

科学试验与晒紫金茯茶爱好者饮食实践证明,晒紫金茯茶除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氨基丁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外,所含脂肪分解酵素高于其它茶类,故晒紫金茯茶具有更强的分解油腻、降低人体类脂肪化合物、胆固醇、三酸甘油酯(甘油三酯)的功效,长期饮用可以健胃养神、减肥健身。

晒紫金茯茶,主要的保健功能是:1.提神醒脑,消除疲劳;2.除油腻、助消化、醒酒;3.利尿解*,杀菌消炎防病;4.降血压,防止动脉硬化;5.防辐射,抑制癌症;6.保健美,减肥胖,延年益寿。

因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晒紫金茯茶愈来愈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九、适宜人群

晒紫金茯茶具有清热利湿、通便驱痢、散瘀通脉、理气止痛、消脂降压、降糖安神等作用,适用于高血压、高血脂(血粘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高)、高血糖(糖尿病)、尿酸高引起的痛风症等人群。

汉家刘氏的传承与保护成就

晒紫金茯茶,是历代民间制茶工匠薪火相传匠心智慧的结晶,为使这一古老茶叶加工制作技法永不失传,汉家刘氏采取了积极的各项保护措施。晒紫金茯茶第五代传承人刘家国说。

图:国家非遗晒紫金茯茶原始种苗保护基地

建设晒紫金茯茶博物馆

晒紫金茯茶博物馆,建立了整套晒紫金茯茶制作技艺影像与文字资料档案。现有清朝年间刘氏祖辈在谷城紫金购买茶园的契约书等历史传承资料纪录7份;现保存晒紫金茯茶人工制作工具土灶、蒸笼、土陶罐、竹刷、木板、木耙、木杵、簸箕、竹筛、篾席、白麻棉布、竹篓、麻绳、木制风车、木炭、花栎柴薪实物50余件;从古流传至今的晒紫金茯茶开采节、晒紫金茯茶传说、晒紫金寨及茶艺表演等晒紫金茯茶古文化。

建设晒紫金茯茶保护基地和标准工厂

汉家刘氏茶叶加工厂于6年9月恢复成立,已在紫金镇建设茶叶生产基地0亩,恢复福山茶种面积亩,在紫金镇花园村建有平方米的手工作坊和4平方米的现代化标准工厂。

打造晒紫金茯茶传承队伍

汉家刘氏茶叶加工厂现有员工42人,其中县级晒紫金茯茶制作技艺一线传承人16人,分布在紫金镇茶园沟等8个重点产茶村。

湖北汉家刘氏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现有一线传承人优秀代表7人,专职从事晒紫金茯茶人工制作技艺保护工作。湖北汉家刘氏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传承人签定晒紫金茯茶工艺保密协议。每年拿出20万元支持晒紫金茯茶人工制作技艺保护项目开展传承传播、游客展演、技术培训活动,培养年青一代“晒紫金茯茶工匠”。

与华中农业大学、襄阳农科院等开展校企合作,定向培养“晒紫金茯茶工匠”传承人。将汉家刘氏茶叶加工厂建成高校及科研院所教学实习基地,使茶学系学生增强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了解茶叶的市场与发展。同时,选送优秀能手参加全市工匠大赛、谷城茶王赛。

打造知名品牌与保护知识产权

湖北汉家刘氏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每年选送晒紫金茯茶参展茶博会,推动晒紫金茯茶由“名茶”向“名牌”迈进。

年,“汉家刘氏”注册商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荣誉称号。

年5月,汉家刘氏茶获得“湖北名牌”荣誉称号。

年2月,晒紫金茯茶、汉家刘氏黑茯茶制作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证书。

谷城县*府定向支持

近年来,谷城县人民*府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府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从组织领导、活动开展、挖掘整理、资金投入等方面,对晒紫金茯茶给予了重点扶持。对制定标准化基地建设、标准化生产提升、品牌战略营销、现代质量监管体系、茶旅融合发展等多个计划进行指导。

“从万里茶道走来,向一带一路走去。”晒紫金茯茶第五代传承人刘家国表示,晒紫金茯茶制作技艺,已经传承了百年历史,谱写了六代茶人传奇,现在要潜心挖掘,竭力保护,让其发扬光大,再创辉煌。这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茶人的神圣使命。(记者姚逸宁通讯员楚南茗田佳祎)

责编:郭子敬

1
查看完整版本: 晒紫金茯茶从万里茶道走来向一带一路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