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国传统文化,饮食文化,且说成都姑姑筵
TUhjnbcbe - 2024/3/10 16:19:00

本文乃作者小页聊文化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姑姑筵”本是成都小孩们模仿大人做饮食炊爨的小玩具:小炉子、小锅铲、小菜刀,这在当时的杂货铺可买到,小孩们玩得很有兴趣。70年前,当笔者还是小孩时,一说起办“姑姑筵”,就兴趣盎然。那时候的小朋友哪会有今天这样琳琅满目的玩具。*敬临之于烹饪艺术,既无师承,也无菜谱,由于他见多识广,广搜博采,形成了他自己创造性的做法,谓之日:“*氏体系”亦无不可。他做坛子肉用的坛子是陈年绍酒坛子,其年代久远。酒汁浸人内坛皮层,洗净后,装人坛子肉的各种用料:公鸡或老母鸡、宣威火腿、鸭子、猪排骨等,加热后用文火煨,煨出陈年绍酒坛子内烹炙出的酒汁。如他做的“肝膏汤”、“鸡皮冬笋”等,味一般都淡,重在品汤。他的“*辣丁汤”以煤的原汤和家常泡菜出之,味很鲜美。

*辣丁汤

再如“豆腐鱼”这道菜,在少城公园(今人民公园)静宁餐馆,已是早餐食客必不可少的一道名菜了。大的岚炭炉子上猛火煆烧辣味豆腐鲫鱼,用醪糟糊子煨烧出来,其味无穷,“姑姑筵”以家厨为主。其做菜的人手少,做的菜中又多用文火煨,花费时间。*老设计的菜肴,选材严格,以高质量、高品位出之。故在经营上也独具一格:席有定数,每天出席二三桌,最多不过四桌,要提前几天预定。他还要记下客人名单,以便心中有个数,名单上有客人的身份、嗜好,吃什么或不吃什么,以利因人而施、安排菜肴,这样掌握了食客脾胃,投其所好,取得信任。这也是他最好的经营方法之一。有时他还自任招待,亲自端菜上席,并为食客们饕翁们解说。当时有名的秦篆书法大家盛光伟(壶道人)就说过:“听他讲解菜的做法,如听*石公谈道。”

豆腐鱼

当时省外来的**名人以吃姑姑筵为快,一次,张学良过蓉去昆明,在成都仅停宿一个晚上,见了刘湘便要求吃到姑姑筵。刘即召其总务处少将处长李召南吩咐。李召南不敢怠慢,直接去见*敬临,说明来意,并强调:这是刘湘省主席宴请张学良将*,今夜务必吃进嘴。*老拱手说:“办不到,三天前王元甫师长已来预定了。”李召南一听,立即去找王元甫,王当然首肯,惟当夜之魇早已请了客人,如何是好?李召南情急生智,马上去见荣乐园主人蓝光鉴,蓝熟读袁枚《随园食单》,以其中“以南池之水救北地之焚”的办法,当夜出一桌高档的“正宗川味”席桌代替。于是,才有了当晚张学良与刘湘在姑姑筵席上宾主尽欢,张学良极口称赞,并说与北京的谭家菜各有千秋。

北京的谭家菜

姑姑筵这个家庭餐厅逐渐成了文人墨客、**土绅、大小饕翁荟萃之所,而且由于*本人的身份与其出类拔萃的烹调艺术和他待人接物的礼貌、素质,使他与当时的不少**要人交上了朋友。外号有“公爷师长”之称的陈鸣谦,便是他的好友之一。他每次订席必然是姑姑筵。师长以下的官儿们要想得口福之乐,也去恭请*老先生指点于筵席间。那时邓锡侯、田颂尧、刘文辉三个*部都设在成都,哪些讲究品味的老饕们,还放得过*敬临么?要想吃到他的佳肴,你所订席中主位那一桌,就得为*敬临老先生备一个座位、一张请柬。他本人坐不坐你都得有礼貌地如此对待。因为他喜诗文,工书法,爱古董,尤喜旅游,他以卸任县大人出掌烹调,常与同僚好友以及徐休老门徒们觥筹交错。看来,一个厨师的文化水平十分重要了。不然怎么说饮食与文化是相结合的呢?相信我们今天的厨师会超过前人,一定会超过。

成都

大约20世纪30年代末期,姑姑筵搬到了与百花潭隔锦江岸的宝云庵开业,老先生又自撰一对联:提起菜刀,拿起锅铲,自命炉边镇守使;碗有佳肴,壶有美酒,休嫌路隔通惠门。当日到青羊宫赶花会的万千游人,络绎不绝,均看见这副对联,十分称赞,这当然是姑姑筵很好的文字宣传了。园内餐厅又有一对联:叹老夫无命作官,才租这大花园承包酒席;替买主下厨弄菜,好像是巧媳妇侍奉公婆。国民*湖北省*府主席杨永泰邀请*敬临作武汉三镇之游,*也想去开拓一个新局面。年当他到重庆之际,杨遇刺身死,*敬临乃滞留重庆,受到有“民主老人”之称的名流鲜英等人支持,于年5月在左营街管家巷近处的公安局隔壁开办重庆“姑姑筵”。*老先生照例在开张大吉时,在店门左右贴出一对联:流落在贵码头,装一个扭扭怩怩新嫁娘杀鸡为黍;公安局大门口,来几多漂漂亮亮高贵客下马闻香。

蒸公鸡

后又贴出一联:营业税、印花税、席桌捐、红锅捐,这起去了那起来,弄不清楚;蒸公鸡、炒母鸡、炖牛肉、烤猪肉、肥的精而瘦的嫩,都要整齐。从内容看,已超出消极发牢骚的范畴,使当地的国民*官员们感到不是味道,但亦无可奈何。适值四川大旱,重庆市*府号召节约救灾,令全市餐馆禁售高档饮宴,“姑姑筵”被停业了。以后他又被邀请到重庆南岸有名的汪山复业。那儿官邸林立,公馆盘踞,生意倒也不错。年日本侵略*的飞机滥炸重庆,汪山、*山遭轰炸。*敬临欲收拾回蓉而不可得,抑郁成疾,不久乃逝,“姑姑筵”餐馆从此也停业了。*敬临老先生的菜肴做法,独创一格;他的经营方式,别开一面。可惜他自已没有着作留存下来。但他的家属,那些与他合作过的“掌墨师”把他的衣钵继承下来。

炒母鸡

9世纪30年代初,在陕西街西口(今陕西街粮店),他的大儿子*明全开了“不醉无归小酒家”便餐馆,聘请聚丰园的老厨师张正华主厨,仍以家常风味的小烧小嫦、文火煨烧为主,做工细致,选料严格。光临酒家的顾客也就不一般,门口不时停有雪佛兰以及其他豪华汽车,那时成都私人汽车很少,可以想见他的食客是什么样的人物了。齐白石当年来成都,住南门文庙街王家大公馆,老画家刘既明夫妇宴请白石老人,就是去的不醉无归小酒家。请他点菜,齐拍石要吃“脱袍鳝鱼”,这本是湖南菜,他们不懂这道菜的做法,白石老人详细说明之后,“小酒家”厨师居然做了出来。“脱袍鳝鱼”者,就是去皮鳝鱼也,以川味出之,受到白石老人的赞扬。不醉无归小酒家的家常主菜,以红烧舌掌、葱烧鲫鱼、蒜泥肥肠、麻辣牛筋、炮豌豆、肥肠汤、白菜鸡汤、青笋拐弯、宫保鸡丁以及着名的家常泡菜等出之。

参考资料《中国饮食》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传统文化,饮食文化,且说成都姑姑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