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报讯(闫明星薛晗庆季萱/文兰锐/图)编者按他们秉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传统,弘扬哈工大精神、坚守哈工大规格、传承哈工大功夫,用坚定的行动、默默的付出与强烈的责任心从走上讲台到走进学生的心灵,赢得了广大学子的尊敬与爱戴。他们就是哈工大教师的代表、第二届“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他们耕耘在三尺讲台上的风采,深刻诠释了师者大爱。
尹逊波:让学数学成为一种乐趣
“风趣幽默,思路清晰,讲课引人入胜,能让学生将数学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善于活跃课堂气氛,讲课生动形象,拓宽了学生的数学视野。”“尹老师的课风趣幽默,使枯燥的高数课堂不再枯燥,使晦涩难懂的微积分别具魅力”……很难想象,“生动”“幽默”能和“数学课”画等号。但在学生评教中,“生动”“幽默”却成为宝钢优秀教师奖、首届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一等奖获得者、理学院数学系尹逊波教授的“符号”。
主讲“微积分”“工科数学分析”两门课程的尹逊波谈到如何将数学课讲得生动幽默时说:“唯有热爱和学无止境。作为教师,我们要热爱我们的事业,更要热爱我们的学生,而且要不断地追求、不断地学习,这样才能充满激情,做好教师这份神圣的事业。”
数学课非常枯燥,学生坐两个小时难免会分心走神。尹逊波经常会问自己,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呢?他想到了“故事”。在学生比较疲倦的时候,尹逊波总是适时地穿插一些“数学文化”的内容,比如数学思想、数学史、数学家的小故事等。
“工数课里面融入数学文化的内容,不是偏离主题,而是升华课堂知识和内容的一种方式。”尹逊波说:“有的数学家故事,看似在讲故事,实际是在讲述一个数学家的成长经历,对现在学生的成长、人生观的树立都是非常有好处的,学生都可以在其中有所学习和借鉴。”比如有的学生因对自己专业不满意而学习有所松懈时,尹逊波就会拿很多数学家的例子告诉他们,像柯西大学学的是工科专业、莱布尼茨拿的是法学博士学位,但这都不影响他们最后成为出色的数学家。对学生来说,通过对这些人物的了解,会发现那些他们眼中的“大神”原来在大学期间也和他们一样碰到过诸如专业选择的问题等。
其实挖掘故事并将故事和数学联系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尹逊波依然坚持。他说:“一切为了学生。”故事化的课堂让很多学生印象深刻,他们说:“这些故事让我们对柯西、拉格朗日、泰勒等著名数学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尹老师课讲得非常透彻,通俗易懂,对于我们刚上大学的本科生有很大的帮助。”“课讲得很棒、很细,学生听着舒服,还有每堂课的数学家故事让我长了很多见识,现在对数学越来越有兴趣了。”
很多上过尹逊波课程的学生,印象深刻的就是他上课从来不用教案。对此,尹逊波说是受到老一辈数学人的熏陶。“我刚留校时的指导教师刘锐教授对教学要求非常高,所有教学内容都记在脑子里,上课从不带教案。”尹逊波以此来要求自己,上课也不带教案,一支粉笔就是一上午。他说:“这对自己要求当然会更高,要求对课程理解得更透彻,但实践起来会发现你的注意力更集中,讲课效果会更好。”
艾达娜同学觉得尹逊波的课“特别赞”。她说:“尹老师思维非常清晰,很多东西信手拈来,激发了我们学习的兴趣。”学生在评教中写道:“你就是我们的波波男神!”很多学生慕名前来“蹭课”,有的是大一学生,有的学生从一校区赶到二校区坚持听课。每逢碰到这样的学生,尹逊波都会细心地解答他们的问题,还主动问有没有需要他帮忙的地方。有的学生大四毕业了,专门跑到办公室要和尹逊波合影。用学生的话说:“大学之中尹老师对我影响很大,所以毕业的时候一定要和他合影留念。”
尹逊波对“工科数学分析”进行考试信息化改革——期中考试机考、期末考试网上阅卷改革,在全校乃至全国也是比较领先的。对此,作为工科数学分析教研室主任的尹逊波说:“这是数学系推出的前瞻性动作,我们只是充当一个先锋。”尹逊波反复强调,“这不是一个人可以做的事情,是一个集体、一个团队整体努力的结果。”在他眼中,工科数学分析教学团队是一个新老结合、团结奋进的集体。大家都非常优秀,最多一学期全教研室12位开课老师中10位教师评教结果为A+。他自己更是连续6年评教均为A+。
“是学生成就了现在的我,因此只要学生有需要,我愿意为他们付出一切。”尹逊波说。
陈喜辉:让文学选修课“春暖花开”
“大二下学期我选的‘希腊神话欣赏’,陈喜辉老师真不是‘盖’的,如果你能静下心听每一堂课,绝对受益匪浅!”
“陈喜辉老师主讲的文学选修课,真心很不错,是枯燥的工科学习生活中不得不听的智慧与幽默……”
在哈工大校园里,陈喜辉老师的文学类选修课开设20余年,极受欢迎。尤其是“希腊神话欣赏”课,每学期选课名额都是“秒杀”。他也因此获得“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荣誉称号。
“这个奖励,是我教师生涯中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它凝聚了校友的情意和嘱托,包含着毕业生离校时的信任与希望;这个奖项,也包含了学校对本科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视与期望……”陈喜辉说,“20年来,我主要讲授文学类的选修课。一般说来,这类课程比较边缘化。但这些年,从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到校园文化,学校都十分重视文化素质教育,能量充沛、源源不断。”
陈喜辉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毕业分配来学校的。他说当时并不太情愿,因为觉得自己不适合做教师。第一次上讲台前,害怕忘词断片,备课的讲义中连顿号、语气词都写得完完整整,擦黑板都是“此处有括号”。“进教室时,脑袋里只剩下了T.S.艾略特的名句:世界将在‘嘘’的一声中终结。但同学们很善良体贴,竟然给了我掌声……”陈喜辉十分感慨:一个自己不适合甚至害怕的职业,从此成为喜欢的、带来格外快乐的职业,这种感觉打消了自己离开学校换个职业的念头。“都说学生要感谢教师,其实教师更应感谢学生。”陈喜辉说,在哈工大这种以“规格严格”著称的教学环境中,面对讲台下的优秀学子,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和进步,否则“讲台即地狱”。
之后陈喜辉开设了“文学欣赏”选修课,没想到大受欢迎。当时选修课门数很少,有一学期,“文学欣赏”选课近人。那一段时间他几乎独占了晚上的新教学楼(现格物楼)大教室。年,陈喜辉把希腊神话从原来的选修课中分离出来,开了一门“希腊神话欣赏”。希腊神话书籍几百种,影视满网络,简单复述故事肯定很冷。所以他一开始就设定了几个维度:知识性、思想性、现实性和趣味性,即用希腊神话故事作为素材,阐释故事中的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为了提升课堂效果,十几年来,他一直在加工、修改讲义和课件。“这就像做火锅,开始是清汤,不断投入各种肉菜调料,滋味会逐渐浓厚。有时我想专业课如同京川鲁粤、米其林三星,我这胡同里的自助小火锅,也许能在晚上营造一段温暖快乐的时光吧!”
“每天晚上,面对几百名学子青春的容颜、聪明的目光以及开心的笑容,真感觉‘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不亦乐乎’。”陈喜辉说,“后来发现教室还是‘治愈系’的,一般的头疼感冒、偶尔的忧郁无聊,上课都能治好,我想这也归功于青春的能量场吧。”
陈喜辉说,关于人文艺术类通识课,一直有“有用、无用”之争,如“大学语文”课能否提高论文写作水平等。“这相当于讨论玫瑰花能不能治疗感冒或当蘸酱菜。开一门选修课,仿佛园丁在楼前铺一片草坪、栽一棵丁香,没有也不影响生活,但有了会更美好。因为人是环境的产物,每棵树、每朵花都是人生的一部分,而不是人生的工具。”
从教已经30余年,陈喜辉至今仍然以讲选修课为主。有人说选修课就是拾遗补阙的花边课,但他不以为然,乐在其中。“这类课学时少、分量轻,但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能超过专业课。”陈喜辉打了个“庸俗的”比方:专业课能决定你能吃什么,但在食物如此丰盛的时代,真正影响饮食感受的,可能是文化和“三观”,而这些观念和态度,往往来源于专业课堂之外。
“近些年,我越发觉得哈工大的校训可敬可爱:它不是写在云端的玄虚口号,而是黑土地里自然生长的大树:默默向上,不炫不争;也不只是教与学的简单要求,而是可以作为一种人生态度:沿着规则,向着更好。哈工大人也是这样的风格。”有人说“功夫到家”只是技术层面的要求,陈喜辉不以为然:功夫远在技术之上,“功夫到家”的高级阶段,一定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因此,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建设“双一流”强校,文科教师责无旁贷。”
王秋生:师者匠心
教师,是一份职业,也是一所大学的文化基因,一份融进学校历史的文化传承。在哈工大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痴心教学,用粉笔勾勒学子前途,用一堂堂高质量课程浇灌着一届又一届莘莘学子,他们是老师,是哈工大的灵*所在。在哈工大的教师队伍中有这样的一位老师,他专注力学教学35年,怀揣一颗“匠心”默默地为学校培养着航天骄子。他为力学专业学生讲授专业课“弹性力学和板壳理论”并且均获得A+评价。他就是航天学院力学系教师王秋生教授。
每一位老师其实都有一颗匠心,都在用心去“打磨”着一个学生,用心去关怀着学生的成长。“作为一名老师,要爱学生,爱自己的职业,连自己的职业都不爱,何谈培养人才!”在谈到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理解时王秋生这样说。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一个青春焕发的毕业生到如今秋霜入鬓的老者,力学的讲台他一站就是35年。他热爱着自己的职业,也深深热爱着自己的学生。“作为老师,万事要从学生的角度想,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学生课程压力这么大,作为老师就应该精心去准备课程,要让学生简单易懂地接受知识,这样才能让学生更轻松,收获也更多。”满怀着笑意的王秋生,在谈到自己的学生时,就像一位父亲提到了自己的孩子一般开心。他给予学生们的也是这种阳光般温暖的关怀和笑容。
谈到教学时,他把教师应该有教学能力总结为“师功”。一门“材料力学”王秋生准备了15本教材,把每一本吃透学透,博采各家之长,总结每一本教材的精华,形成自己清晰的脉络。他说:“教学不能拘泥于一本教材,要吃透各家的优点,才能将每本教材最精华、最精彩之处教给学生,学生理解起来也更加容易,学习起来也有方向。”同济教材、西安交大教材、哈工大教材……每本教材的精华之处,王秋生早已烂熟于心。“只有读透更多教材,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推荐这些教材的优点。”教学过程中,他因材施教,对于不同专业的同学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将力学的知识和他们自身的专业紧密结合起来,使同学们的学习始终和应用与工程结合在一起,免于乏味。在他的课堂上,发散式的提问是一大特色,从一个知识点到另一个知识点,知识的体系在不经意间就被建立了起来。风趣幽默是同学们在给他评教时出现得最多的词,王秋生在教学中用诙谐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将复杂的力学概念和生活结合在一起。比如,“脆性材料”就好比是一个脆弱的人,受到打击时马上扛不住了;“塑性材料”则像个乐观的人,百折不挠……
“规格严格”是哈工大校训中的一句话,也是王秋生对“师规”的总结。所谓“师规”就是老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从教35年,王秋生坚持传统的板书教学。他说:“作为一名力学教师,写规整的板书才能让同学们跟上教师的思路。”在他的板书中,彩色粉笔的应用都有严格规范,每个公式、每个定义都是干净利落,令人印象深刻。正是这样的高标准、严要求铸就了王秋生在教学上的“哈工大功夫”,吸引了多个学院的教师纷纷“取经”学习。
王秋生说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师德”“师为”,学生对教师最大的印象可能不是教学的内容,而是教师的行为规范。对此他感慨颇深:“一个老师德行和行为规范是怎样的,他教出来的学生就是怎样的,老师的言行举止可能影响学生一辈子。”他在几十年教学生涯中始终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一届一届的学子。
师者,匠心之师。35年,王秋生送走了一届又一届毕业生。他用言传身教扩展了三尺讲台的宽度。同学们也给了他最真挚的评价:你在我心中是最美!
霍炬:讲台如舞台学生如朋友
教师的舞台就是三尺讲台。在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举办的青年教师培训班上,霍炬以“过来人”的身份与刚刚走上讲台的后辈分享了自己十余年钟情教学、钻研教学的心路历程。从年给老教师助课开始,年轻的霍炬就深刻地感受到备好课对上好课的重要性。
要练好基本功,没有捷径,靠的就是反复学习和磨炼。霍炬坦言,自己初次站上讲台时十分紧张,“我当时自己还是一个学生,讲台下是和我年龄差不多的学弟学妹们。紧张就不用说了,当然也有一种成为老师的责任感。”当年在给老教师助课时,他也曾有过同样的困惑。而看到老教师们一摞摞工整的教案时,他开始“参悟”到了其中的奥秘。
为了能像老先生们一样在讲台上挥洒自如,霍炬一边捧着他们的教案,一边翻着一摞摞的参考书,把“电路”这门课的知识体系和全部内容都“刻”在了脑子里。从第一次正式上讲台起,他从没照搬过老先生的教案或者教材的内容。他根据自己在备课过程中的总结、凝练,手写出自己认为最“顺”的教案。“每一次上课前,我总喜欢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新的理解和在科研中的体验在教案中融入新的东西。”
一堂课、两学时的内容,霍炬常常会花上两三天的时间来备课。很多学生在评教时不约而同地提到,霍老师无论是课上课下,总是有问必答,思路永远那么清晰。霍炬说:“上课是个良心活。功夫下到了,也就不难了。”
如今的霍炬已经囊括了校级、省级和全国教学比赛的各种奖项,担任国家级精品课程和资源共享课程的主讲教师。虽然他已经讲授过十几轮的“电路”课,早已熟记于心,但他始终保持着最初登上讲台时的心情。他说:“每一次上讲台,我都会有一点点紧张,一点点对于课程的新鲜感。这些‘一点点’促使我不断学习新的东西,就算是同一门课,我也会不断重新认识它。”每次上课前,他仍坚持与初为人师时一样的态度去备课。即使是出差回来深夜到家,也要把第二天上课的内容重新熟悉一遍。
老师站在讲台上,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很深的影响。霍炬说:“现在的学生更加自主独立,他们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所以要获取学生的注意力就需要让课程有足够的吸引力。”课堂上适时的小笑话为学生提神醒脑,前沿的最新案例为学生开阔视野,课间关心的询问,点滴细节让本来枯燥的知识有了生命力。跟霍炬的一名学生交流,学生竖起大拇指,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霍炬与学生一直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在学习上他不遗余力地教导学生,在生活上他则愿意分担学生的烦恼,解决学生的困难。曾经有过一个学生,经常去霍炬家做客。有时候一个短信,霍家的晚餐桌上就多添一副碗筷。
要做学问,首先要学习做人。霍炬平时是学生的好朋友,但在教学上却是严格的,对考试尤其严格。霍炬所在的电气学院,在哈工大历史上始终以“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教学传统著称,“铁将*把关”早已传为佳话。霍炬深受影响。他坚信,“铁将*”的标准永远不会过时。因此,他所在的教研室始终以“铁将*”的严格要求学生,具体来说就是先分阶段进行小考,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进度,督促学生学习;期末考试时注意试题质量,保证学生能够真正学到东西。霍炬认为,学习靠的是日积月累,并非突击所能成就;就像人生的每一步、每一个决定都会影响你的人生走向。
在霍炬的办公室,一幅学生送的字十分显眼——“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想。”学生们的诠释是:“霍老师在九思十想后,用七嘴八舌讲出了五脏六腑里的知识,从而站稳三尺讲台,用一支粉笔秀出了教师的风采。”而霍炬却有自己的“独特”理解——虽然学生说我“七嘴八舌”地总是唠叨,但他们能感受到我在教学中的“九思十想”,我也知足了。
韩权:痴心杏坛育英才
个子不高,穿着朴素,一副金丝眼镜戴在一双富有智慧的眼睛上。他很平凡,平凡得像很多低调务实的哈工大人一样,数十年默默工作在岗位上,像丁香花一样散发着清香;他不平凡,九年如一日执着于大学物理教学工作,用每一堂生动的课程浇灌着年轻的哈工大学子,让他们在哈工大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他用默默的付出,书就了一个大写的“哈工大人”。他就是理学院物理系教师韩权。
“晦涩难懂”,是大学物理这门课留给同学们的普遍印象。为什么韩权能获得同学们一致好评?他的课堂情况如何呢?带着疑问和好奇,我走进了他的课堂,听到一堂生动的物理课。清晰的板书、思路以及带着问题学习是他的物理课留给我的最大印象。在讲到光的干涉现象时,他将复杂的物理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彩色“肥皂泡”联系在一起,晦涩的概念在不经意间走进同学们的脑海里。通常来说,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的知识总比生搬硬套学得更扎实。在他的课堂上,物理学的知识就是这样在无意间走进同学们的脑海里。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权扎实、过硬的教学水平来源于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每一堂物理课,他总要花费4~6个小时去备课,备好课后还要花数小时去琢磨如何将知识简单易懂地传授给学生。“学生的听课能力很强,我一旦准备得不好他们会听得出来。”谈及教学韩权如此说道。严格要求自己,为每一堂课程把好关,做好功课,这样的信条,他从开始从事大学物理教学就一直坚持。“我觉得好老师不能光顾自己的科研,还要花更多的时间在教学上。”当谈到科研和教学的关系时,韩权如是说。他将教学作为首要的事来做,这是他的坚守。“好老师的标准首先要热爱和喜欢教师这个职业,还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过硬的教学水平。”这种信念来自哈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传承,也源于像韩权一样新一代“哈工大人”的信念与坚守。
在教学上韩权也提倡创新,用新的理念和方式让大学物理精彩起来。“对知识的学习感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以学习为乐事,在快乐中学习,既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还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秉承这样的观点,他尝试了“圆桌教学”,同学们围坐在一起,老师走到他们中间讲课、实验。原来枯燥乏味的物理课一下子活泛和生动起来,收起课本,避免“注入式”的授课,让物理学回归了探索和实践的本质。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问题,讨论也越来越活跃,这样的课堂颇有“杏坛讲学”的味道。课堂可以这样活跃,授课也可以如此的轻松。
生活中的韩权平易近人。课堂上他是严肃的老师,课下他是同学们的朋友。课间不长的休息时间,他经常和同学们交流包括学术、生活各个方面的问题,真正走入同学们的生活学习中。“作为老师要给学生一种温暖的感觉。”韩权这样说。
冰城的丁香花开花落一季又一季,白驹过隙,韩权送走了一届又一届学子,用“痴心”去对待教学,用“温暖”走进学生,三尺讲台在他的课堂上得到了扩展。
编辑:张东杰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